第一章:許你浮生若夢
“女士們,先生們,本架飛機預定在20分鐘后到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飛機正在下降。請您回原位坐好,系好安全帶,收起小桌板,將座椅靠背調整到正常位置......”耳邊傳來空姐溫柔的中文提醒廣播。經歷12小時的長途飛行后,坐在靠窗位置的向之宜把桌板上的資料整理后放進隨身托特包,收起小桌板,輕輕揉搓雙眼,隨后抬起雙臂想伸個大大的懶腰。
不巧手肘碰到鄰座中年胖大叔的胸部。
“mi scusi......”向之宜下意識地用意大利語向對方道歉,但立馬想到自己目前身在中國,也不確定對方是否可以聽懂意大利語,趕忙改口用中文說:“抱歉啊,剛才不小心碰到你了?!?p> “沒有關系,對我這體型來說,這座位確實擁擠了。提醒我下次得升艙才行了!”大叔很隨和地自嘲著,還幫她找了個借口避免高密度空間內的尷尬。
“姑娘來上海旅游?”
“嗯......”之宜頷首。
其實,之宜此趟來滬的目的并非是旅游。盡管,作為國際性大都市的上海確實很吸引人。她聽人說上海還被稱為“魔都”。它的魔,具體是魔在哪里?
內心其實有點好奇,告訴自己等完成了要辦的那件事,就好好探索下這個魔都來解惑。
之宜不是個善于交談的人,生活軌跡非常簡單甚至可以說枯燥至極。平常學校家里兩點一線,身邊朋友一個手就數(shù)得過來。平時,可以不用應酬的社交絕對不會主動加入。
她就是典型的“社恐癥患者”。
為了避免無話可說的尷尬,之宜感激地朝大叔點頭,莞爾一笑后獨自望向窗外。
終于,飛機平穩(wěn)地降落在浦東國際機場。
透過窗看此刻的上海,更確切地說,應該是浦東國際機場,畢竟它離市區(qū)還是有點距離。
午后三點的陽光已經變得柔和,沒有日出時候的嬌弱,或正午時候的刺眼炙熱,也沒有日落時候的失落感,正好是她認為一天中最舒服的時刻。
看似龐大的機場里,雖然停機坪停了很多飛機,但地勤人員駕著機場小車有條不紊地引導。機場擺渡車源源不斷從眼前開過,還有不斷起飛跟降落的飛機......此刻,乘客們因機場聚集在此,結了一次短暫的“緣”......
而她之所以得到來上海的“緣”,是為幫她外公完成數(shù)十年來的夙愿。
一個月前的意大利米蘭
米蘭一家醫(yī)院的病床上,躺著一位臉色蒼白的耄耋老者。身上插滿了各種管子,有氣無力地跟親人囁嚅著。說完一句話后需要努力喘口氣歇上一會兒。這樣的年紀跟病情,不難推測出這位老者已經在做最后的交代。
將自己的后事給兩個女兒交代后,他用疲憊的眼神示意一直站在后面的外孫女向之宜。之宜擦干眼淚俯身上前靠近自己的外公。
“之宜......”外公向宗揚吃力抬起他已經被病痛折磨得蒼白而纖細的手,摸了摸他往日最疼愛的外孫女的臉。然后仿佛用盡了全身力氣般,突然想讓自己上半身坐起。
“哎......爸,你這是干什么?”之宜的大姨向婉琴趕忙搶先升起床頭來阻止這老頭子最后的任性。
“枕頭后面,有東西,外公請你幫件事,回趟中國,找到它的主人還給......她......”這句話說得比此前更有力氣些。剛剛或許是壓到了身上的管子,向宗揚露出了痛苦的神情,歇了會繼續(xù)說道:“我欠她,很多,幫我說聲對不起......”說完眼淚從充滿溝壑的臉上潸然而下。
交代完了所有需要交代的后事,向宗揚壓在心中的大石仿佛輕了一半,又示意讓他躺下。
室內安靜得出奇,只聽得到監(jiān)護儀的“滴滴”聲,和偶爾幾聲身邊至親的啜泣聲。而走廊上卻人來人往,醫(yī)生護士在不停忙碌著。
“之宜......”媽媽向婉棋拉了拉女兒的衣角,示意女兒站遠些。臨死之人,只有出氣而沒有進氣,讓小輩太靠近不太好。
其實她也說不清這里面是什么學問,但作為母親,還是希望女兒可以離得遠一些。雖然對方是最疼愛她的外公。而她,正因為是之宜母親,所以還是顧慮這個說法。
半個小時后,向宗揚在女兒跟外孫女三人的陪伴下平靜地離開了人世。
因為悲傷已經在得知外公生病的那一刻起就慢慢釋放,此時對于外公的離世,她反而覺得,是一種受盡磨難后的解脫。
她看著外公一天天消瘦下去,因病痛夜不能寐。相比干脆地死去,痛苦地活著才是折磨。
現(xiàn)在,他終于解脫了。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按照遺愿,后事從簡。來悼念的也大多是米蘭商會的同胞。即便去掉繁文縟節(jié),料理完后事已經是一周之后。
外公祖籍浙江嘉興??蔀楹闻e家搬來米蘭?小時候的某一天,發(fā)覺自己跟學校里的同學長得不一樣后,之宜曾問過母親向婉棋。
據(jù)母親說,1949年前夕,外公因身份問題留在國內太危險,就先去了香港,后輾轉來到意大利,最后定居在米蘭。國人吃苦耐勞的品質在國外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經過幾十年的辛苦打拼,在當?shù)負碛辛艘粋€規(guī)模不小的服裝加工企業(yè)。主要負責大牌成衣加工以及中國傳統(tǒng)服裝的制作。
至于是外公的什么身份導致不得不離開中國,之宜她一直不太了解也沒有細問。
對于25歲的向之宜來說,雖說從小生活在國外,但她是個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熏陶長大的孩子。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碑斔€是五六歲的小屁孩時,就已經知道了這句常在母親口中念叨的“中國名言”。
因為家里做服裝生意,她的大學選擇了米蘭馬蘭歐尼時裝設計學院。在服裝設計領域,這幾乎是全意大利最好的學校。雖然她內心最想要去的是法國巴黎高級時裝學院。至于原因,因為是浪漫的巴黎??!巴黎,自帶浪漫光環(huán)的城市,哪個女孩子不愛呢?
可巴黎的臟亂差,還有治安問題一直讓媽媽對它,甚至整個法國都持有負面印象。最后抵不過媽媽的堅持,還是選擇留在家門口上學。
自打她有記憶起,對媽媽的要求都是說一不二的。
當年外公來到米蘭后遇到外婆,然后有了兩個女兒。數(shù)十年來,一邊打拼事業(yè),一邊撫養(yǎng)孩子,直到在華人圈里小有名望。十年前外婆因病去世。堅持不婚主義的大姨多年來一直獨身。而母親的“他”曾是來意大利的中國留學生,兩人在之宜呱呱墜地不久后選擇分開,多年來居然未曾相見。在家中,母親也不曾主動提到“他”......
向家的女兒,貌似都不太有姻緣吶......就連她自己,一直是母胎單身。
所以對于父親這個詞,她并沒有太多的記憶跟理解。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她會跟著外公一個姓的原因。
盡管遭遇父親角色的缺失,但是,外公作為家中唯一的男性,會給予之宜她父輩般的溫暖跟力量。讓她大學以及研究生深造都讀服裝專業(yè)的理由不言而喻。就是希望她留下來繼承家業(yè),在異國把向家人的產業(yè)守護好并傳承下去。
米蘭,作為世界時尚藝術中心,還是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幾乎是世界上大半奢侈品的誕生地。
普拉達、范思哲、芬迪、華倫天奴、阿瑪尼之類數(shù)不勝數(shù)。雖說米蘭城市規(guī)模比首都羅馬小一些,但是這里華僑華人人口體量挺大。很多人到這里后因地制宜、入鄉(xiāng)隨俗做起服裝加工生意,現(xiàn)在市區(qū)很多商業(yè)批發(fā)區(qū)都由華人來經營了。說起來,之宜還是有滿滿的自豪感。
之宜一直認為自己是個中國人,雖然她拿的是意大利護照。
自從有記憶起,家人間抑或周邊接觸的也多是講中文的華人。家中的外公、外婆、大姨、母親跟她一共五口人共同居住在一幢三層小樓里。
家中的裝修古樸大氣散發(fā)濃濃的書卷氣。大概是因為有排滿一整排墻壁的中文古書籍。她的啟蒙書籍,是明末程登吉的《幼學瓊林》。外公常常在飯后戴好老花鏡讀給她聽。
“雪飛六出,預兆年豐;”外公讀一句要她跟著念一句。
“日上三竿,乃云時晏?!边€是小奶音的之宜乖乖跟著念。
“這意思啊就是天上飄下的雪花是六角形的,可用來預測年歲的豐收;太陽升起有三竿的高度,表示時間已經不早了......”
在似懂非懂中,她對中國古典文學開始有了濃厚的興趣。
小時候一到過年,一家子身穿自家做的唐裝,到3個街區(qū)距離的唐人街上的“中華酒樓”吃晚飯搞聯(lián)歡會......這大概是她對童年最深刻的記憶。
從小,外公就時常告訴她,她的根在中國。不久的未來,在世界的東方,會有巨龍?zhí)K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