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

四十六 玩伴

  “你每日在學(xué)堂讀書,聽翰林學(xué)士講史,便應(yīng)該知道,這世上最壞的就是太監(jiān)!”

  朱元璋拉著朱雄英的手,正色說道,“大秦朝的趙高,還有大漢朝的十常侍,大唐那些可以廢立皇帝的權(quán)閹,好好的天下都讓他們給禍害了!”

  “咱立下規(guī)矩,太監(jiān)不得讀書認(rèn)字,更不能聽軍國大事。大孫,你想出來這個辦法,是可以練兵的法子,他們哪有資格學(xué)?”

  說著,又轉(zhuǎn)頭對樸國昌說道,“趕緊去料理了,拉遠(yuǎn)些?;仡^,給太孫身邊,再選一些清秀伶俐的小太監(jiān)過來!”

  這,便是皇權(quán)吧!君王輕描淡一句話,就能定這些太監(jiān)的生死。

  老爺子說話的時候,絲毫沒有避諱邊上其他的淮西勛貴們。這些死人堆里爬出的功臣等,也都是一臉理所應(yīng)當(dāng),絲毫不以為意的模樣。

  但朱雄英不同,他也不是什么圣母。而是不可能,看著幾條鮮活的生命,就這么被抹殺。

  “不行!”朱雄英直接拽住要去傳話的樸國昌,開口道,“皇爺爺,不能殺!”

  說著,他拉著朱元璋的大手,繼續(xù)說道,“是孫兒要他們來操練的,若是殺了他們,他們豈不是因?yàn)槭菍O兒而死。孫兒不是心軟,而是.......而是他們無罪,不該死啊!”

  “倘若他們帶著孫兒胡鬧,或是引著孫兒做壞事,自然該殺。但他們什么都沒做,就是陪孫兒玩而已?!?p>  “不是孫兒心軟,您總是對孫兒說,您是亂世之中崛起的皇帝,治天下當(dāng)用嚴(yán)刑峻法??扇蘸蟮搅藢O兒這代人,應(yīng)該是太平天下。當(dāng)仁厚慈孝,為天下的表率?!?p>  “皇爺爺,您不要?dú)⑺麄?,饒了他們吧!?p>  朱元璋聽了,沉默良久。

  隨即咧嘴一笑,把朱雄英抱在懷里,對其他勛貴們笑道,“咱這大孫,心眼太善!”

  眾勛貴都跟著大笑起來,好話如潮。

  魏國公徐達(dá)笑道,“殿下,您那個練兵之法能不能教給臣,讓臣拿去練兵?”

  朱雄英想想,“現(xiàn)在還不成,這法子說簡單也是簡單。而且,現(xiàn)在孤手下只有這幾個人,也還看不出多大的成效!”說著,對朱元璋笑道,“皇爺爺,您能不能給孫兒選一些伴讀,最好是勛貴子弟!”

  “看看,跟咱想到一塊去了!”朱元璋大笑道,“伴讀不好選,給你選一些玩伴吧!”

  人有小善,才能有大善。小善都不為,滿口仁義道德的,也定然是偽君子。

  靠著對老爺子軟磨硬泡,朱雄英讓幾個小太監(jiān)太過無妄的殺身之禍。

  等回了坤寧宮,聽聞此事的朱標(biāo),難得的開口稱贊朱雄英幾句,說他做得好。

  馬皇后也滿面欣喜,說她的大孫是個良善之人。

  ~~~~

  翌日,剛下了早課,賈貴來報(bào),皇上給皇太孫選了一些玩伴,都是勛貴子弟,已經(jīng)在殿外候著了,等候召見。

  召見他們的地方,在東宮的景仁殿,這是太子朱標(biāo)小時候讀書的地方。

  朱雄英坐在寶座上,選為皇太孫玩伴的眾勛貴子弟,緩緩入殿。

  當(dāng)先是曹國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潁國公傅友德之子傅讓,楚國公廖永安的侄子廖銘廖鏞。隨后是故中軍都督,江國公之子淮陰侯吳高。故海國公吳楨之子,靖海侯吳忠等等。

  數(shù)十人都是功臣之后。

  “臣等,叩見太孫千歲!”這些人都年紀(jì)不大,都是十五六歲的樣子,跪在朱雄英面前都面有喜色。

  在他們看來,即便是進(jìn)宮陪皇太孫玩耍,也是一種莫大的榮譽(yù)。

  “起來吧!”朱雄英語氣溫和,看著他們也心中歡喜。

  在他心中,這些人已屬于他的自己人。未來,更是他的得力臂助。

  “你們之中誰最大?”朱雄英開口問道。

  傅讓說道,“臣年紀(jì)最大!”

  潁國公傅友德生有四子,傅讓排行第三,大兒子尚榮春公主為駙馬。二兒子被過繼給了傅友德的弟弟,傅讓尚未婚配,是宮中的侍衛(wèi)。四兒子最小,卻在今年征討云南的戰(zhàn)事中,戰(zhàn)死了。

  歷史上,傅讓的下場也很不好。

  朱元璋老年時猜忌大將,洪武二十七年,在宮中的宴會上對傅友德說傅讓品行不端。當(dāng)時的開國功臣,已被殺得所剩無幾。

  傅友德知道自己也難逃劫難,便親自殺了兒子,隨后自刎而死。

  看著面前英武的青年,朱雄英緩緩開口,“以后,爾等皆是孤的親衛(wèi),你便為統(tǒng)領(lǐng)吧!”說到此處,見李景隆也眼巴巴的看著他,“李景隆是副手!”

  “臣,謝過殿下!”二人說道。

  “你們平日在家中都干什么?”朱雄英笑問。

  江陰侯吳高開口道,“臣在家中,也是就是騎馬射箭,看看兵書?!?p>  他父親和大伯,都是當(dāng)年跟著朱元璋起兵的淮西二十四將之一,他是根正苗紅的淮西勛貴子弟,說話時候帶著濃厚的淮西口音。

  朱元璋晚年尚未猜忌功臣之前,對這些功臣子弟都是不錯的。比如吳高,日后就是神策軍指揮使,高官厚祿。后朱棣登基,吳高避而不見,被廢為平民。

  “你們當(dāng)中誰的弓馬最好?”朱雄英又笑問。

  本以為這些武將子弟都互不服輸,誰知眾人竟然齊刷刷的看向一人。

  李景??!

  “臣等之中,李校尉弓馬最為嫻熟,每年的修操比試,在勛貴子弟中都是第一等!”傅讓開口道,“不但如此,李校尉是文武全才,兵法謀略也更勝一籌!”

  朱雄英再次打量起李景隆,不得不承認(rèn)這廝不但生了一副好皮囊,也確實(shí)有兩下子。不然不會從小就被朱元璋喜歡,日后更是成為建文帝的心腹,執(zhí)掌五十萬大軍,討伐朱棣。

  “金玉其外敗絮其內(nèi)?”朱雄英心中感嘆。

  這個人可以用,但以后絕不能大用。起碼,不能用他帶兵打仗,不然大明家底再厚,也輸不起。

  “皇爺爺選你們給孤當(dāng)玩伴,也不單只是為了玩而已!”朱雄英環(huán)視眾人,繼續(xù)笑道,“孤帶你們,是要練兵的?”

  眾人聽得一愣,皆是不解。

  “練兵?”李景隆猶豫下,張口問道,“殿下,可是讓臣等給您練兵?”

  “非也!”朱雄英笑道,“練你們!”說著,對侍立一旁的賈貴說道,“賈貴!”

  “奴婢在!”

  “集合!”

  “是!”賈貴謙卑的笑了笑,隨后走到殿外,對著遠(yuǎn)處喊道,“殿下口諭,集合!”

  眾人越發(fā)不解,但隨即就眼神發(fā)亮。

  只見數(shù)個小太監(jiān),雙手成拳放在腰間,按著大小個排好,每個人都是邁著同樣的步伐小跑,嘴里還喊著口號。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立定!”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