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子來看程華了,奎子看到程華后就一直嘆氣,直到嘆出了眼淚。
程華說,奎子聽說你要搬到阿勒泰嗎,你幫幫兄弟吧,我也去那,我不要再待在這里了,我對不起錦媛,我不配她照顧我后半輩子。
奎子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了,點頭答應(yīng)著,奎子總覺得自己太對不起程華了,如果當年的消息再準確些了,程華就不會受這么的苦了。
后來程華被奎子帶去了阿勒泰,照顧著。阿勒泰的水真好啊,環(huán)境也好,可是再沒有什么讓程華能提起興致去做的事情了。唯一讓他能每天提起精神做的,就是挨到晚上在奎子的幫助下坐起來,看著天看著會不會有星星,想著錦媛會不會也在看星星。還想著他在皮匠鋪子里做學徒的那三年里偶有閑暇時候和錦媛的談天說地,想著那雙干凈靈動的眼睛,想著錦媛喜歡看天上的星星,想著錦媛給孩子們指著星星的樣子。最后,自然也再想想自己。每晚睡前,程華都會反復(fù)摩挲床頭柜上放著的小黑皮箱。
錦媛改了嫁,嫁給了一個根正苗紅參與過抗戰(zhàn)和解放戰(zhàn)爭的兵,又生了一兒一女。后來的丈夫或許在戰(zhàn)場廝殺中受了大半輩子的苦,家里大小事務(wù)就全都推給了錦媛,讓從小到大沒做過太多家務(wù)活的錦媛愈加消瘦與憔悴,后任丈夫的態(tài)度也讓錦媛愈發(fā)心寒,錦媛后半輩子可以說過得一點都稱不上幸福。偶有閑暇,錦媛會想起程華,也偷偷往阿勒泰寄了些錢。錦媛不止一次想寫些信一并寄過去,可是都在貼郵票的時候止了步。
劉皮匠盡全力照顧著錦媛和程華的兩個孩子,可他們依舊受了委屈,一種無力感襲上老人的心頭。
劉皮匠離開前對秀秀說,去阿勒泰看看你爸吧,有機會去接綿子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