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五胡十六國第一名將
慕容恪,字玄恭,鮮卑族,被譽為“五胡十六國第一名將”,性格謹慎大度,十五歲開始掌握軍隊,多次以弱勝強,穩(wěn)固了慕容氏的遼東霸主的地位。
后趙國王石虎死后,中原大亂,前秦入關(guān)略地,占據(jù)幽冀,后趙大將軍冉閔自立后,慕容恪率軍攻打,終將冉閔引入平原,以“連環(huán)馬”之計擒殺。
景昭帝慕容儁死后,官拜太宰,封太原王,輔佐幼主,總攬朝政,毫無私心,以“德治”為基,構(gòu)筑國家最大版圖,引起周邊鄰國恐慌。
慕容恪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四個兒子,其母高氏不被寵愛,所以一直不為父親慕容皝所注意。
公元336年,時年慕容恪十五歲,其父每次和他對話,都能說出經(jīng)世之理,慕容恪得到了慕容皝的看好,遂把軍隊交給了他。
公元338年五月,后趙皇帝石虎以燕軍違約獨攻段部鮮卑,得勝,又以劫掠而歸為由,發(fā)兵數(shù)十萬北伐,圍困大棘城(今遼寧義縣)。
燕趙兩軍相持十余日,趙軍不能克,遂后退,慕容皝派慕容恪率2000騎兵于清晨出城追殺。
石虎見城內(nèi)師出,大驚,棄甲潰逃,慕容恪乘勝追擊,大敗后趙軍,斬獲三萬余級。
同年十二月,段部鮮卑首領(lǐng)段遼遣使向后趙請降,中途反悔,又遣使請降于前燕,并與前燕合謀設(shè)伏,欲消滅趙軍。
時后趙皇帝石虎已派征東將軍麻秋、司馬陽裕等率兵3萬前去受降,前燕王慕容皝自統(tǒng)大軍前往迎段遼,派慕容恪帶精騎7000埋伏于密云山。
慕容恪大敗麻秋于三藏口(今河北承德),趙軍死亡大半,麻秋步行逃脫,司馬陽裕被俘。
公元341年十月,燕王慕容皝以慕容恪為渡遼將軍,鎮(zhèn)守平郭,前燕自從慕容翰逃亡,慕容仁被殺后,無人能鎮(zhèn)守遼東。
慕容恪行至平郭,撫舊懷新,屢破高句麗兵,高句麗畏之,不敢再入燕境。
公元345年十月,慕容皝令慕容恪攻打高句麗,慕容恪攻拔南蘇(今遼寧撫順市東蘇子河與渾河合流處),派兵留守。
公元346年正月,慕容皝派慕容恪與世子慕容儁、慕容軍、慕輿根及1.7萬騎兵襲擊扶余國。
慕容儁坐鎮(zhèn)中軍指揮,而慕容恪則統(tǒng)帥諸軍冒矢石進擊,攻克扶余,俘扶余國王玄及部落5萬余口而還。
公元344年二月,慕容皝親自帶兵攻宇文逸豆歸,以建威將軍慕容為前鋒將軍,劉佩為副將,命慕容恪與慕容軍、慕容霸及折沖將軍慕輿根等率兵分三路并進。
最終大破宇文軍,燕軍乘勝追擊,攻克宇文氏都城紫蒙川(今遼寧朝陽西北),宇文逸豆歸敗逃,死于漠北,宇文氏從此散亡。
公元350年,后趙大將軍冉閔占據(jù)鄴城,滅亡后趙,自立為帝,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公元351年八月,慕容儁遣慕容恪攻破中山(今河北定州),隨著慕容恪攻占中山后,冉閔攻取了襄國(今河北邢臺),欲圖幽州,前燕占領(lǐng)幽州后,也想繼續(xù)南進,圖據(jù)中原,一場大戰(zhàn)不可避免。
公元352年四月,冉閔將與前燕開戰(zhàn),大將軍董閏、車騎將軍張溫苦諫冉閔,不可同前燕開戰(zhàn),冉閔不納,移軍于安喜(今河北定州)。
慕容恪隨即引兵而至,魏燕兩軍交戰(zhàn)十次,燕兵皆敗,冉閔素有勇名,號稱“霸王再世”,所部將士精銳,燕軍畏懼。
慕容恪陣前激勵將士,指出冉閔有勇無謀,其軍饑疲難用,定可擊破。
冉閔所部多步卒,欲引燕騎兵至叢林作戰(zhàn),慕容恪采納參軍高開之策,急派輕騎截擊之,然后佯敗誘敵至平地,并將燕軍切分為三部。
慕容恪自率中軍,選善射者五千人,以鐵鎖連戰(zhàn)馬結(jié)方陣而前,另兩部各置一側(cè)配合主力進擊,冉閔恃勇輕敵,果然中計,直突燕軍中部鐵馬方陣。
燕軍側(cè)翼部隊即從兩面夾擊,大敗冉閔軍隊,斬七千余人,冉閔突圍東走二十余里,坐騎忽死,被燕軍所俘,冉魏滅亡。
公元352年,冉閔被慕容恪軍俘虜后,其子冉操投奔鎮(zhèn)守魯口(今河北饒陽)的大將王午,七月,王午自稱安國王,對抗前燕。
八月,慕容儁遣慕容恪、太尉封奕、尚書令陽騖攻打魯口,王午憑借城池之險進行抵抗,并把冉操送于燕軍。
慕容恪料魯口城池堅固,暫難攻克,遂將城外的莊稼盡數(shù)收割,撤回中山(今河北定州市)。
十月,慕容恪屯安平,積糧,修筑攻城器具,準備攻討王午,時中山蘇林起兵于無極,自稱天子,慕容恪率軍先攻討蘇林。
十月,慕容儁派廣威將軍慕輿根幫助慕容恪,斬蘇林,不久,王午為其將秦興殺死,呂護又殺秦興,繼承安國王。
公元354年二月,慕容恪再次發(fā)兵圍魯口,次月克之,呂護逃往野王(今河南沁陽)。
四月,慕容儁以慕容恪為大司馬、侍中、大都督、錄尚書事,封太原王。
公元361年二月,寧南將軍呂護,鎮(zhèn)守野王(今河南沁陽),暗中投靠東晉,東晉以呂護為前將軍、冀州刺史。
呂護欲引東晉軍偷襲燕都鄴城(今河北臨漳),未及行動,事情敗露,三月,燕王遣慕容恪統(tǒng)軍前往野王平叛。
慕容恪率軍5萬,冠軍將軍皇甫真領(lǐng)兵1萬,進至野王城外,呂護閉城固守,慕容恪遂于野王城外修筑深溝高壘,切斷守軍外援,以待機擊之。
七月,呂護軍被圍數(shù)月,外無救兵,內(nèi)無糧草,呂護被迫令部將張興率領(lǐng)7000人馬出城迎戰(zhàn),張興被傅顏斬殺,當夜,呂護以黃甫真營陣為突圍口,率城中銳卒試圖突圍。
皇甫真事先已做好防備,慕容恪領(lǐng)兵從側(cè)翼出擊,呂護所部死傷慘重,呂護單騎逃往滎陽(今河南滎陽),燕軍攻克野王,結(jié)束野王之戰(zhàn)。
公元355年,前燕攻滅石氏、冉魏的勢力,開拓疆域,成為地跨幽、冀、并、平四州的政權(quán),掙脫東晉,慕容儁自稱為帝。
段龕以為與慕容儁同出鮮卑,致書慕容儁稱帝之非,加之段部所據(jù)廣固,勢力漸強,已威脅前燕的統(tǒng)治,慕容儁遂決意發(fā)兵攻廣固。
十一月,慕容儁以慕容恪為大都督、撫軍將軍,尚書令陽騖為副將,率軍進攻廣固,十二月,燕軍至黃河北岸,慕容恪先以輕舟渡河,試探虛實。
公元356年正月,慕容恪率軍渡過黃河,距廣固百余里,段龕率軍3萬人迎戰(zhàn),慕容恪于淄水戰(zhàn)敗段龕,數(shù)千名士卒投降燕軍。
段龕逃回廣固,閉城固守,慕容恪率燕軍在廣固城外修高墻挖深塹圍困之,并招撫廣固四周諸城,段龕所署徐州刺史王騰等于二月投降慕容恪。
慕容恪圍廣固七個月后,段龕難以支撐,遂派人向東晉求援,八月,東晉派徐州刺史荀羨前往解圍,荀羨行至瑯琊,畏懼燕軍不進。
恰逢王騰帶軍攻打鄄城(今山東鄄城),荀羨遂進攻陽都(今山東沂南),斬王騰,不久,廣固城內(nèi)路人相食,無以為守。
段龕悉眾出戰(zhàn),被慕容恪在圍里擊敗,單騎逃回城中,十一月,段龕計窮,只得出降。
慕容恪安撫百姓,平定齊地,遷鮮卑、胡、羯三千余戶至薊,留慕容塵鎮(zhèn)廣固,以尚書左丞鞠殷為東萊太守,章武太守鮮于亮為齊郡太守,率軍而還。
廣固城之戰(zhàn)后,東晉泰山太守諸葛攸進攻東郡(今河南濮陽),慕容恪領(lǐng)統(tǒng)陽騖、慕容臧率兵進擊,大敗晉軍,諸葛攸退回太山(今山東泰安)。
慕容恪乘勝渡過黃河,占領(lǐng)河南部分土地,并設(shè)守宰,此后,前燕轄境迅速延至黃河以南,對東晉構(gòu)成了威脅。
公元365年二月,慕容恪與吳王慕容垂共攻洛陽,三月,克之,俘虜揚武將軍沈勁。
慕容恪惜之為奇士欲赦免,慕容虔上書說:沈勁雖為奇士,卻終不可為己所用,留之必患,遂斬殺沈勁。
慕容恪奪取洛陽后,隨即略地至崤山、澠池,關(guān)中大震,前秦天王苻堅親自到陜城進行防備,不久,慕容恪率軍撤回鄴城。
煙雨行舟晚
謝謝各位書友投票打賞,煙雨會繼續(xù)努力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