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qū),地鐵站的大樓中。
在巨大爆炸聲后,大樓一樓被黑色的濃煙所籠罩,讓人看不清前方的景象,并且還發(fā)出了強烈的刺鼻的氣味,嗆得人呼吸困難。
但這樣的煙塵,并沒有遮擋機器人的視野,它們不等黑煙散盡,便向著大樓之內沖了進去。
它們藏身在黑色的煙塵中,向著幸存者打出了一串串致命的子彈。
反而是幸存者,由于視線被黑煙所遮擋,所以無法進行有效的反擊。
即便是僥幸有子彈擊中了機器人,但這些流彈也完全不能給予它們有效殺傷,不能夠影響它們的戰(zhàn)斗力。
與此同時,機械士兵的偵查坦克,也在大樓外部使用著20mm機關炮,對著幸存者的各個射擊口進行掃射。
如果說,普通機械士兵的8mm自動步槍,能夠對幸存者的窗口進行火力壓制,而重型機械士兵的12mm重機槍,能夠在對幸存者進行火力壓制的同時,打穿窗口墻壁,對墻后的人員造成穿透性殺傷的話。
那么,20mm機關炮的話,就是能夠直接把窗口打爛,將整個位置打得坑坑洼洼的存在。
在它的持續(xù)壓制下,各個窗口被打得碎屑橫飛、破片四濺,出現(xiàn)了大大小小的坑洞。
至于將窗口作為射擊孔的幸存者,要么在機關炮打到自己的位置之前,急匆匆地撤離了,要么沒來得及躲避,直接被炮彈連人帶墻的給打了個透心涼——
37mm火炮,它更加明顯的火光、聲響,以及較多的成員、較重的身軀,都讓它成了明顯的目標。
處于隱蔽狀態(tài)還好,可一旦開火,發(fā)射炮彈的時間越久,固然能夠形成更有效殺傷效果,但也意味著自己的處境更加危險。
炮口的火光、開炮的響聲、揚起的灰土、火藥的味道,這全都是暴露自己位置的信息。
因此,在經受了37mm火炮的幾輪打擊后,幾輛偵查坦克終于鎖定了其所在的位置,并同時將炮彈對著它的方向傾瀉了出去。
在這樣的火力覆蓋下,炮組成員即便已經躲在了墻壁后面,也依然是傷亡慘重。
挨了這種炮彈,即使當場沒死,也多半活不下來了。
于是,在機器人的自動步槍、重型機槍、機關炮的三重壓制之下,幸存者已經很難依托大樓向下方發(fā)起反擊了。
在這樣的不利情況下,“外界分隊”被迫放棄各個射擊口,轉而向著大樓深處更加安全的地方撤退。
而這也意味著,尚在樓外的一眾機械士兵們,再不用擔心在向著大樓沖鋒的時候,遭到幸存者的長槍短炮的打擊了,自然也就能夠不受遲滯的沖進大樓之內了。
“外界分隊”的外圍防線被突破了,而大樓之外的區(qū)域,現(xiàn)在也被突破了。
現(xiàn)在,幸存者們已經被徹底封死在大樓之內了。
他們最后能夠依托的,也只剩下這一層層樓道了。
圍繞樓道展開的一層層爭奪,將是整場巷戰(zhàn)中最殘忍的階段,也是決定幸存者生死存亡的最后時刻。
從一樓開始,這些機械士兵將逐層往上進攻,直至將所有幸存者消滅。
而且,它們不僅僅有著源源不斷地涌進大樓的機械步兵,還有著幾輛裝載著20mm機關炮的坦克,正不停地對著大樓進行壓制。
如果交戰(zhàn)地點出現(xiàn)在了靠近窗戶的位置,那么幸存將受到內部機械士兵、外部偵查坦克的兩重夾擊。
如果只在樓道比較靠內側的位置進行交火,那么“外界分隊”等于將一部分的樓道空間拱手送給了敵軍,等于白送給了它們一部分區(qū)域。
大樓總共才7層,如果“外界分隊”再主動放棄一部分的區(qū)域,這也就意味著,它們將會能夠更加快速地向上推進、能夠更快地將幸存者逼至頂樓的角落,再用一發(fā)炮彈,將聚集在一塊的人群輕松帶走。
真要說有什么能夠給幸存者帶來一絲慰藉的話,那就是偵查坦克雖然屬于輕型坦克,但既不能沖進大樓,也沒有能力轟塌大樓。
如果機器人能把整個大樓徹底炸塌的話,那幸存者就連血肉搏殺的機會都沒有了,也就只能跟隨著倒塌的樓房一起命喪于此了。
所幸,以偵查坦克的20mm機關炮來說,雖然能把窗口打得支離破碎,但還很難轟塌大樓。
交火,還在繼續(xù)著。
在幸存者這邊,伴隨著傷員的不斷增多,他們明顯在戰(zhàn)斗中落了下風。
在二樓的大廳中,雙方能夠依托的掩體都不多,也就導致互相之間都更容易被瞄準。
雖說這里早就聚集了不少的幸存者,但機器人一方卻持有更多的自動武器,具有更加強大的火力。
幸存者的武器,質量只能說是堪堪能用,并且多數(shù)人并未受過太多訓練,使用的也是栓動步槍。
自動武器的數(shù)量不足、手榴彈的數(shù)量也沒幾個、栓動步槍的穿甲彈也即將告罄。
卡殼、啞彈、炸膛、泥沙堵塞、缺乏保養(yǎng)、槍管過熱,這都是他們所要面臨的棘手難題。
許多新兵由于經驗匱乏,既不知道該怎樣瞄準、又不能夠打出足夠的精度,而且他們中的許多人,甚至直接站在沒有任何阻擋的平地上,不經隱蔽的與敵人進行交火。
雙方武器射速的差距,導致幸存者即使人數(shù)較多,但火力上卻沒有任何優(yōu)勢。
在這樣的交戰(zhàn)中,機器人的身上只是多了些劃痕,但幸存者卻不斷有人重傷倒地。
此消彼長之下,再加上更多機械士兵抵達二樓,幸存者的隊伍終于抵擋不住了。
該后撤了,否則當敵軍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形成絕對的火力碾壓后,二樓的人員將如割草般被消滅。
實力本就處于下風,如果還要以少打多,那么只會徒增傷亡。
迫于無奈,二樓的幸存者只能朝著更上層退去。
但機器人在取得優(yōu)勢后,并不打算讓幸存者輕易退卻。
它們打算盡可能的殺傷二樓的人員,讓他們難以保存有生力量、不能從容地在三樓穩(wěn)固防線。
攻破二樓的速度越快、二樓阻截人員的傷亡越慘重,其余的幸存者就越會被威懾住,機械士兵也就越能夠一鼓作氣的沖破層層阻截。
所以它們開火的頻率沒有絲毫停頓,并盡可能的將彈藥傾瀉到幸存者聚集的區(qū)域。
在這樣的壓制下,二樓新兵很快從交替掩護的撤退,淪為了慌不擇路的潰退,一路上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而機器人在失去了火力遲滯后,便能夠更加從容的將槍口,對準潰退人員的后背了。
很快,大批的幸存者被背后的子彈打中,躺在了血泊中。
其他想要帶離他們的人員,卻發(fā)現(xiàn)機器人早就將槍口對準了慘叫著的傷員——
只要有人敢回去救助傷員,機器人就會趁著他們行動變得遲緩的機會,毫不留情的進行開火。
在這樣毒辣的戰(zhàn)術中,撤退人員在自己的性命都顧不及的情況下,只能獨自逃命、優(yōu)先保證自己的存活。
只剩下重創(chuàng)的傷員,無助的倒在地上流血而亡。
二樓,淪陷了。
當敵人攻打到三樓的時候,就意味著大樓幾乎失守一半了。
照這速度,大樓用不了一個小時,就會完全淪陷。
眼見著這種情況,趙勇氣得直跺腳,但又無可奈何。
最后,他對著剩下的人員大吼:
“把所有的自動武器拿上,去三樓路口跟他們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