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

第19章 李正泓再訪諸葛

穿越三國,從落草為寇開始 MR卡文 2169 2021-08-23 18:10:00

  聽說是向當?shù)卮髴艚桢X,王黎不由得松了口氣。

  畢竟李奇在名義上還是曹操麾下的人,又不是曹操直接來借,這錢借出去能不能還得上還真得兩說。

  雖然自己也算是當?shù)氐拇髴羧思?,不過李奇的意思很明顯,只要事情辦得好,他就不用拿錢出來了。

  于是王黎就成了李奇在民間的代言人,四處游說商賈借錢,并表示自己也帶頭借了。大家一定要相信李奇,相信朝廷——雖然現(xiàn)在的朝廷已經(jīng)名存實亡,但話還是要這么說的。其余商戶本不想借,但是想想申氏家族的下場,也不由得不借。

  有了錢的李奇開始招募士兵,但是沒有花更多的錢去收購馬匹。

  畢竟買馬是一筆花銷,養(yǎng)馬也是一筆花銷,完事兒訓練騎兵還是一項非常復雜且專業(yè)的工作,并不容易完成。

  李奇的打算,要么等劉備穩(wěn)定了投靠劉備,要么自己朝西發(fā)展。而西方益州山路崎嶇,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根本就不利于騎兵。

  不足月,李奇在西城、上庸的募兵工作初步完成,加上原來的黃巾余黨和申氏降兵,足有一萬余人。

  趙云、裴元紹練上庸兵,廖化、周倉練西城兵,李奇還讓他們定期搞搞比賽,若勝利一方,可以獲得殺豬宰羊的犒賞。

  一日,李奇正帶著周倉在西城郊外勘察地形,偶遇數(shù)名士卒模樣的人相攜前行,看上去像是受了傷。

  李奇心里一驚,莫不是附近在打仗?

  可我咋不知道呢?

  李奇忙令周倉等人將傷兵帶回城中治療,并問起他們的來歷。

  傷兵不敢隱瞞,道:“我等原是荊州之兵,因征束中郎將趙韙集荊、益兩州之兵于益州起義,不想敗于益州牧劉璋,我等好不容易逃出益州,幸遇太守收留?!?p>  趙韙?

  李奇不太熟悉這個人,不過他既然能集荊、益兩州之兵,想來在荊州還是應該有名氣的。

  這事兒得去問問諸葛亮!

  李奇閑下時寫了兩本書,一曰《數(shù)學》,二曰《物理》。

  里面記載的都是李奇自己能夠掌握的基礎知識、公式以及應用題。

  比如力學、運動、壓強、浮力等,其實很多知識古人已經(jīng)能夠從經(jīng)驗中摸索出來并運用到實踐中去了,但是缺乏完整的理論和精細的算法。

  李奇的這套理論知識,可以幫助擅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黃月英更好的發(fā)揮自己的特長。

  他將此作為禮物,帶著保鏢周倉,前往南陽郡治下的鄧縣隆中拜會諸葛亮。

  黃月英收到禮物,喜不自勝,歡歡喜喜的回房間做作業(yè)去了。

  諸葛亮笑道:“我已料到正泓必來隆中,只是不知道還會帶來如此有意思的禮物?!?p>  李奇驚問:“孔明何以知道我會來隆中?”

  諸葛亮道:“我不僅知道你會來,還知道你為什么而來!”

  李奇愣了半晌,這家伙不會在身邊安了個間諜吧?

  李奇笑道:“請孔明試言之,我因何而來?”

  諸葛亮道:“因趙韙兵敗江州,我說錯沒有?”

  在明知道諸葛亮聰明絕頂?shù)那闆r下,李奇依然被諸葛亮這句話給驚呆了。

  因為連李奇自己都是剛剛才知道趙韙這個人,諸葛亮怎么可能知道自己會因為這個人來找他呢?

  諸葛亮笑道:“昔令尊李權為劉焉父子所害,今趙韙聯(lián)合荊、益兩州的勢力反叛劉璋,本應是太守聯(lián)合趙韙出兵西川,為父報仇的大好時機。只可惜趙韙起兵時,正泓還未達到西城;今正泓在西城、上庸立足已穩(wěn),卻又不料趙韙敗得如此之迅速。正泓兄錯失良機矣!”

  李奇這才轉(zhuǎn)過彎來:差點忘了,原來在荊襄名士的認知中,自己是李權的兒子啊!

  難怪這么容易就把趙韙舉事與自己聯(lián)系了起來。

  諸葛亮又道:“今趙韙兵敗,若是往荊州方向退走,尚有一線生機;若是往西川之南,江州一帶退走,則神仙也難救矣?!?p>  李奇這就沒辦法了。

  一直以來,李奇雖然占據(jù)著西城、上庸兩地,但是并沒有感覺到有多踏實。

  說實話,就這兩地的位置,曹操可以打他,劉表可以他打,劉璋可以打他,甚至連張魯都可以打他。好在曹操現(xiàn)在自顧不暇,而劉表也不是那種惹事生非的人,張魯與劉璋則是相互防范,李奇這才能夠安之若泰。但是形勢一旦發(fā)生變化,李奇或許比劉備還要危險。

  所以,他一直在物色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

  西川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但是李奇的兵力對于盤踞西川多年的劉璋來說,還遠遠不夠看。

  他聽聞趙韙在西川造反,原本想看看有沒有摸魚的機會,結(jié)果還沒下水,趙韙就已經(jīng)玩兒完了。

  諸葛亮道:“趙韙雖敗,但西川的土著勢力與東州勢力一直不和,若正泓有想法,可以籍父之名,與西川土著勢力取得聯(lián)系。待時機成熟時,便可里應外和?!?p>  李奇苦哈哈的點了點頭,表示認同諸葛亮的建議。

  只不過這個建議并沒有操作的空間:試問西川若有與李權相熟者,自己在他們面前如何冒認是李權的兒子?若不熟,人家又憑啥支持你?

  諸葛亮見李奇猶豫不定,便岔開了話題,說:“稍后在寒舍吃一頓便飯,嘗嘗月英的手藝如何?”

  李奇這才笑道:“如此甚好!”

  諸葛亮搖著羽扇走入屋內(nèi),喚黃月英道:“夫人,飯菜弄好了沒?”

  黃月英驚呼一聲:“呀!忘弄了!”

  諸葛亮:“……”

  說好的賢妻呢?

  黃月英拿起《數(shù)學》請教李奇道:“圓內(nèi)兩條平行線所夾弧恰好相等,可是我沒有找到相應的公理來證明啊。”

  李奇拿起一根筷子,往平行線之間斜著一放,將筷子的一頭放在上面平行線與圓的交差點上,將另一頭放在下面平行線與圓的交差點上,說:“等角對等弧的定理不難找吧?”

  黃月英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諸葛亮:“什么叫定理?”

  李奇解釋道:“定理是指在既有命題的基礎上證明出來的命題。這些既有命題可以是別的定理,或者廣為接受的陳述,比如公理。”

  諸葛亮:“那什么又叫公理?”

  李奇又道:“人們公認的正確道理??酌鳎@種事情就交給夫人去研究,我們還是討論天下大勢吧!”

  李奇想最大限度的激發(fā)黃月英的創(chuàng)造才能,但是也怕把諸葛亮給帶偏了,畢竟他現(xiàn)在才二十一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