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蘇黎頒布新農稅后,蘇黎的名聲和民心簡直高到爆。
不過蘇黎并沒有停下她的腳步。
因為天才出欄……額不,是學成了。
咳咳。
時隔一年,教育改革終于可以上線了。
蘇黎簡直喜極而泣。
其實這一年半因為蘇黎對理學的不喜,民間已經(jīng)自發(fā)的排斥理學,但總歸偏輕微,畢竟百姓還是崇拜讀書人的。
所以還是有不少的頑固分子在反對,天天寫詩文diss朝廷,動不動就在縣府的衙門前靜坐,搞的地方官一個頭兩個大。
不得已上報蘇黎后,蘇黎直接把刑不上大夫從法律里剔除了,并明文加了一條:凡阻礙朝廷公務和政策實施者皆斬!
皇帝已經(jīng)如此明示了,官員怎能不領情呢?
轉頭就把這些頑固分子都抓了起來,送到菜市口排排跪了。
這些文人就是被宋朝捧太高了,還真把自己當個寶了。
蘇黎轉頭便不理此事了,只是默默在打補丁計劃中加上了重修律法一事。
……………………………………
乾清宮
看著眼前新鮮的天才,蘇黎十分欣慰,當即便分封了官職。
嗯,除于瓊英和張曉,全封了夫子。
蘇黎有些尷尬的咳了咳,她暫時沒想好讓他(她)們干啥(我也沒想好),干脆就都去教書吧!
先培養(yǎng)下一代嘛~
于是,忙里偷閑早下班的工部尚書又在門口看到了王振。
工部尚書:哦,這該死的緣分!
僵硬的接過陛下關于明京大學的建設文書,又僵硬的行了拜禮,才僵硬的轉身回去加班了。
工部尚書:我的工作熱情總被陛下精準的掐滅,好想致仕怎么辦?
算了算了,好不容易才漲了俸祿,還是再多干幾年吧。
翌日
蘇黎又在朝會上發(fā)表了關于新學的教育改革。
朝臣,嗯,朝臣沒有意見。
畢竟文人排排跪還擺在眼前呢!
陛下厭惡理學的程度遠比他們想象中深啊。
蘇黎一錘定音后,還是讓王振頒布圣旨詔告天下。
然后又登報傳賣,其余報社也緊跟發(fā)刊。
對的,大明日報已經(jīng)不是唯一了,但它的地位還是唯一的。
但其他的故事報,八卦報,娛樂報和繼假貨漸多后的測評報等,皆是遍地開花。
王振見沒人敢撼動大明日報的地位,也就不管了。
而蘇黎?她更不會管了,她要的就是商業(yè)繁榮。
所以,蘇黎的政策之所以實施快,落地穩(wěn),就是多虧了大明日報用白話文把用意,好處都拆分了細細的描述清楚,百姓知道這不是坑他(她)們,而且還有好處,自然不會反抗。
再聯(lián)合蘇黎現(xiàn)在全民信仰的聲望,那就更沒得說了。
包括女子也可上學。
百姓接受度也挺高,畢竟先有朝廷堅決禁理,后有紡織廠和其他廠招女工,百姓也認識到了女性的價值。
而女性手有余錢后,那么女子讀書便有了資本。
一切順理成章。
雖然還是有不肯支持的,但現(xiàn)在是講自愿,而不是義務。
所以蘇黎也沒辦法,能有現(xiàn)在的局面已經(jīng)是很好了。
但她很雞賊的把各地受教育率和女子上學率加進了地方官的政績考核。
想升官?把教育普及了一切好說。
于是,各地因修小路而多余的人工又被召集起來,建學校。
先建小學,再建中學。
大學先只定京城一所。
因為老師不夠。
大學未建好,但蘇黎先把錄取通知掛出去了。
京城人民非常配合,這就要說到中華民族的另一個特性了,那就是崇拜性盲從。
即:你強你對聽你的。
所以很快便收齊了四千人,還有之前讓王振記的待定天才。
場地也不另找了,就文華殿了,四千多人一至,文華殿立刻人滿為患。
為了皇宮的安全性,蘇黎就把走讀取消了,改成住宿。
但大明幅員遼闊,四千人分一分,學校根本集不齊老師。
這就很尷尬了。
只能讓學生自己把握,學不會了可以請求畢業(yè),朝廷包分配。
想深研的也行,朝廷也包分配。
然后蘇黎才把于瓊英正式放入朝堂,可以上朝了。
之前于瓊英屬于遙控商部,因需要學習和年齡太小,所以并不能上朝。
現(xiàn)在穩(wěn)定了,蘇黎自然把她提上來了。
而另一個軍事天才張曉,她是英國公張輔的女兒,今年已經(jīng)十六了,蘇黎想讓她發(fā)展明朝的女兵建制。
因此,蘇黎把她安排進了……錦衣衛(wèi)。
如今的錦衣衛(wèi)主要為兩部分,指揮使帶領的一半繼續(xù)干老本行,副指揮使專營市管部。
蘇黎讓張珂進錦衣衛(wèi)后暗訪各地,順便收些孤女和棄女。
當然,蘇黎也會明文招募女兵,一共給半年時間,收到多少看命了,到時候便由張曉接手訓練了。
說到錦衣衛(wèi),蘇黎想到錦衣衛(wèi)最近遞的消息,眼神暗了暗,南部,應該明年便會發(fā)作了。
也罷,就一次清個干凈吧。
蘇黎揮退了眾人,起筆寫了幾道密旨,交由錦衣衛(wèi)傳遞。
那密旨是送到南方兩大軍區(qū)的,只有八個字:戰(zhàn)事將起,速練林兵。
玄學暴富可行嗎
日常求票|?'-'?)?? 難難難,終于要到麓川之役了,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