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是!
俄頃,尚食丞帶人流水般的在案幾上擺上食物。
鄭國和馮劫面前的,是羊肉鍋盔、醋調的蘿卜絲、香菇青菜、韭菜豬肝和一小盆八寶粥。
扶蘇看了一眼正艱難的咀嚼著羊肉鍋盔的鄭國,正色說道:
“是朕考慮不周,來呀,將羊肉鍋盔撤下去,把朕今天親手做的獅子頭給治粟內史端上來!”
解衣衣之推食食之,這是籠絡人心的慣用手段。
鄭國放下手中的鍋盔,微微搖頭:“臣謝陛下,但這與禮制不和……”
扶蘇擺擺手,正色說道:“孔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更何況昔年治粟內史修建溝渠,為大秦建萬世之功。不過是一道菜,算不得什么!”
溝渠指的是鄭國渠,萬世之功引用的是鄭國當年的原話‘臣為韓延數(shù)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
聞聽此言,鄭國也不再推辭,只是拱手再拜后默默用餐。
扶蘇看了一眼自己案幾上,廚子擅作主張加的一盤鹿肉膾。
這是早上的時候,守門的衛(wèi)兵發(fā)現(xiàn)的,不知從哪里溜達過來的一只梅花鹿,于是,它就接著溜達進了湯池宮的廚房。
嗯,膾者,生肉也。
寄生蟲警告!
扶蘇擺了擺手,示意韓讓把鹿肉膾送到馮劫那去。
“臣謝陛下賞賜!”馮劫面露激動之色,用筷子夾起一片鹿肉,沾了沾碟中芥末,開始大快朵頤起來。
扶蘇一笑,隨即邊欣賞舞蹈,邊享用晚餐。
……
翌日清晨,扶蘇身穿繪有日月星辰十二紋章的玄衣纁裳,頭戴旒冕神清氣爽的從椒蘭殿中走出。
內殿中,釵發(fā)凌亂、滿臉紅暈的趙姬在整理著身上的宮裙,侍立在一旁的幾名宮女則掩嘴偷笑,只是眉眼中帶著幾分哀怨和艷羨。
“陛下,左右丞相及車隊已在宮門外等候。”韓讓走上前,身后跟著的幾名小內侍雙手捧著數(shù)把長劍。
穆公劍、秦皇劍、我自己做的劍……扶蘇掀起眼前的門簾(旒),選擇困難癥頓時發(fā)作,于是閉著眼睛胡亂指了一下,選中了用藍田玉裝飾的八面劍。
見到扶蘇做出選擇,韓讓接過八面劍跟在扶蘇身后向外走去。
宮門外,停著一輛由六匹毛色相同的高大駿馬拉著的大車。
輪皆朱斑重牙,文虎伏軾,龍首銜軛,左右吉陽筒,羽蓋華蚤,建大旗(三辰旗),十有二斿[liú],畫日月升龍。
黃屋左纛,這是始皇帝為后世皇帝所欽定的專屬座駕。
金根車后面,還跟著五倆副車,當年博浪沙刺秦的時候就是這些副車吸引了火力……
在這幾輛車之外,還停著八十一架馬車。
按照周禮,諸侯貳車九乘,秦滅九國之后,兼其車服,所以皇帝的車隊有屬車八十一乘,法駕半之。
屬車中有一些是尚書、御史的座駕,戈矛弩箙(fú),因為秦朝尚黑,所以原有的朱紅色大旗被改成了黑色。
還有一些是輕車,洞朱輪輿,不巾不蓋,建矛戟幢麾,站著有手持勁弩的衛(wèi)士,車上插著五彩幡旗。
車隊的最前端,是三十六輛大車,上有九斿云罕,鳳皇闟(sè)戟,皮軒鸞旗,最前面幾輛上坐著內史王賀和中尉府的屬官,后面則是拉著金鉦黃鉞的馬車。
今天要和大臣們一起去新建好的榨油坊,所以用的是乘輿大駕。
民以食為天,國以農(nóng)為本。
雖說只是一間小小的榨油坊,但在扶蘇看來,這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只有朝廷中樞足夠重視了,地方上才會有足夠的動力去推廣油菜的種植。
當扶蘇從宮門走出的時候,手持長戟的中郎們齊聲高呼:“警——”
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尉繚率領所有千石以上官員一起上前參拜。
扶蘇在身披鐵甲的中郎們組成的甬道中,向金根車走去。
按照禮制,本來今天為扶蘇駕車的應該是太仆蒙恬,但蒙恬在九原郡監(jiān)視匈奴動向,并組織屯田,所以今天駕車的是中車府令楊喜。
“陛下!”楊喜躬身行禮,身上穿著半甲的正裝,佩劍置弩,束帶著冠,修剪整齊的短須看上去整個人顯得威武沉穩(wěn)。
扶蘇點點頭,再次掀起眼前的門簾,踩在小凳子上走進金根車。
按照禮制,皇帝法架需要由將軍參乘,但是王翦王賁都已離世,所以此次參乘的殊榮,就落在了太尉羌瘣的肩上。
等扶蘇坐好后,羌瘣欠著身子也坐了進來,扶蘇用手中的權杖敲了敲車廂,層層命令立刻傳到了車隊最前端的靜室令公子昶那里。
“皇帝法架,啟!”
隨著一聲令下,公子昶立刻帶領中尉府的三千騎兵先一步出發(fā)。
緊隨其后的,是手持棨[qǐ]戟和旌旗的雄壯武士,共三百六十列,每列四人,戟上有赤黑繒作成的套子,旗幟則紋飾各種獸類,隨風飄飄。
三百六十列象征周天之數(shù),每列四人則代表年有四時。
在儀仗隊之后,則是四百名手持長戟,騎在高頭大馬上的郎騎,這些都是宗室或官吏子嗣,多是年歲不大的,年奉三四百石侍郎、郎中。
郎騎后面跟著的,是前導車中的鐘鼓車。
鐘鼓車共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樹一建鼓,羽葆飄揚,有二鼓吏持槌擊鼓,下層坐了四個樂手,兩兩相對,吹奏笙簫。
鼓樂之聲震天響起,就是要用最響亮的聲音告訴所有人:
皇帝駕到!
再之后,是一千五百列身穿黑色鎧甲,戴著羽飾頭盔的重裝步兵,這是從關中諸郡遴選出的良家子,身高均在八尺以上,是郎中令蒙毅執(zhí)掌的宮門衛(wèi)士。
六千人腰懸短劍,身負盾牌勁弩,手舉長槍,行進間整齊劃一。
隨扈在金根車周圍的是兩百名中郎,他們和前面的郎騎一樣,大多是秦某代,但也有例外,比如當年李斯的中郎身份,是呂不韋所推薦。
區(qū)別中郎和侍郎、郎中的辦法,一般是看年齡,年長者為中郎。
整個車隊中后段,分布著從藍田大營和中尉府調選的五千精騎,沿途還有各亭長率領亭卒約束黔首。
千乘萬騎,卻只為一人,也難怪當初目睹了這一切的劉邦會心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