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是不能割舍的,就跟殿下不可能不要遼國,去大武國享受榮華富貴?!?p> 遼國二皇子看著白夜態(tài)度很堅決,心里有些嘆息和惋惜,一時之間不知道應(yīng)該說些什么。
陳易繼續(xù)說到:“殿下不用覺得可惜,我恰恰覺得我們這樣的關(guān)系是最好的,無論是對于我們兩個人,還是對于大武國和遼國來說,都是最好的安排。”
遼國二皇子有些猶疑的看著陳易,他覺得陳易是借口在推脫罷了。
“殿下想想,殿下真的坐上了那個位置就萬無一失了嗎?四皇子野心不小,他不會善罷甘休的,所以殿下在軍中的勢力還是太少,如果有一天四皇子起兵了,殿下要如何?”
遼國二皇子直接說:“想辦法瓦解他的勢力?!?p> 陳易點(diǎn)了點(diǎn)頭,進(jìn)一步說到。
“可是殿下你把我留下,會得罪大武國,在另一邊還有宣羅國虎視眈眈,如果在四皇子起兵的時候,大武國舉兵來犯,宣羅國橫插一杠,殿下又待如何?那就是四面楚歌了!”
遼國二皇子一聽,有些驚疑不定。
“事情也不一定會像陳侍郎所說的那樣吧,而且到時候你也會幫我的?!?p> 陳易大方的點(diǎn)頭承認(rèn):“我是會幫殿下的,可我只是一個人,再厲害也抵抗不了這多方的勢力同時的行動啊,就算四皇子沒有起兵,大武國也不會坐視不管的,這是挑釁?。 ?p> “而且殿下,遼國和宣羅國打了這么多年,宣羅國會不會趁機(jī)坐收漁翁之利也未可知啊,但是如果我在大武國就不一樣了,不管什么事情,我能說服女帝幫你?!?p> 陳易真誠的看著遼國二皇子,看著他的眼睛說道。
“哪怕有一天四皇子起兵,我也能說服女帝幫你牽制宣羅國,等你解決完四皇子為止。”
遼國二皇子沒有說話,說實話,這些問題他之前從來沒有想過。
二皇子想著只要把陳易留下來,一定會協(xié)助自己治理好遼國。
把遼國發(fā)展壯大,沒有考慮過大武國女帝的想法和做法,自己都覺得好的人才,雖然在大武國沒有收到重用,可是陳易畢竟是大武國的官員。
陳易的本事女帝能夠不知道?
設(shè)身處地的想想,自己手底下有個厲害的手下,就算是不重用也不會讓他另投主子,哪怕是毀掉也不會讓別人用。
一方面是知道的太多,另一方面就是給自己弄了一個隱藏的敵人。
所以自己真的留下了陳易,大武國開戰(zhàn)也是有可能的。
相反的,自己放了陳易,自己和大武國結(jié)盟,有什么事情還能有個有能力的朋友幫忙,這也算是好事。
當(dāng)然,大武國也有可能騙自己,不過陳易如今能夠深入遼國幫著自己。
陳易有沒有盡力,遼國二皇子是看在眼里的,自己的那些個謀士盡力了也沒有想到那些辦法。
這樣厲害的人可不能得罪了,而且看樣子,陳易并不想留下來。
自己強(qiáng)行留下,陳易也未必會同現(xiàn)在一樣的用心,他要是在背后搞點(diǎn)小動作,遼國二皇子覺得自己很難察覺到的,最后吃虧的還是他自己。
陳易看著低頭思考的遼國二皇子,時而皺眉時而伸展,陳易完全沒有緊張。
他知道遼國二皇子會想明白的,放他離開才是正確的選擇。
“而且殿下,我還能夠保證,殿下登上皇位,問我能夠說服大武國女帝和遼國進(jìn)行通商,并且扶持遼國的百姓學(xué)會耕種?!?p> 遼國二皇子立即抬頭,有些不敢置信的看著陳易。
陳易笑著點(diǎn)了點(diǎn)頭:“這只是和大武國結(jié)盟的開始,以后會有看多的東西進(jìn)行交流,比如武器,比如各種工具和技術(shù),我們都可以相互交換?!?p> 遼國二皇子不得不承認(rèn),他心動了,如果沒有陳易,他很難從大武國拿到這些好處。
而憑借著陳易的能力,辦成這些事情輕而易舉。
同時,遼國二皇子也能夠感覺到陳易是欣賞自己的,要不然他也不會生出要把陳易留下的想法。
陳易看著遼國二皇子的表情,他就知道了這件事情穩(wěn)了。
至于最后遼國二皇子會不會食言,陳易已經(jīng)不擔(dān)心了,反正他自己完全走的掉。
就看是以什么樣的方式了,能夠光明正大的回去自然是最好的。
其實自從上次陳易清晰的感受到遼國二皇子想把自己留下的想法之后,這段時間,陳易一直在琢磨這件事情該怎么辦,怎么說服遼國二皇子。
陳易心里已經(jīng)有了草稿,這次只是順勢而為,沒想到效果是這么的好。
而陳易所說的那些通商之類的事情,并不是簡單說說騙遼國二皇子的。
他是真的這樣的打算,如今的大武國看上去沒什么問題,但是里面千瘡百孔了。
就沖和遼國二皇子做人一筆交易,遼國二皇子拿出的錢竟然是大武國國庫的銀子的幾百倍,這是真么概念?
一個國家的國庫只有幾百兩銀子,陳易覺得自己說出去都沒人回信。
可是,那確是事實,這件事情是多么的可怕?
所以正是因為這樣,陳易十分恐懼戰(zhàn)爭,大武國根本就消耗不起,這樣的事情多來幾次,大武國的弊端早晚會爆發(fā),那一天就沒有任何可以挽回的余地了。
陳易也沒有信心自己能夠力纜狂瀾,畢竟沒錢就是沒錢,變不出來的。
和遼國通商,幫助遼國百姓學(xué)會耕種,遼國百姓生活好了,自然就不用去搶奪物資,也不用想著戰(zhàn)爭了,自然就會安定下來。
這對于承受不起戰(zhàn)爭的大武國是最好的情況。
如果不是因為宣羅國太過于激進(jìn),總是挑起事端,陳易也想幫著宣羅國的百姓開墾荒地,進(jìn)行土地改造,增加糧產(chǎn)。
只有和平才能謀發(fā)展,在民不廖生的時候,人們只會本能的找吃的。
最快的方法就是掠奪和戰(zhàn)爭。
所以,就算到時候系統(tǒng)不給他發(fā)放相對于的任務(wù),陳易也打算將自己的想法實施。
這是有利于大武國發(fā)展的事情,必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