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下定決心與曹操為敵
兩軍士將傅巽一把拽住,便向議事廳外走去。
殺雞儆猴,劉琮倒是要看看,在場眾人還有誰敢勸降。
可傅巽畢竟是名士,若是就這么把他拖出去杖罰三十,只怕會引起眾人不滿。
“主公?!蔽钠该Τ隽袆竦溃案倒┮彩且黄眯?,他畢竟是您的叔父輩,若是對他如此,只怕會引起眾人非議?!?p> “哼。”劉琮擺擺手,示意那兩軍士放開傅巽,“有文將軍替你求情,我也念在先父對你有知遇之恩,暫且饒你一命,只是,先父拼死打下的基業(yè)萬不能丟!”
傅巽羞愧難當(dāng),低下頭,快步回列。
側(cè)立在旁的蔡瑁本想說些什么,可本在喉嚨邊的話,又被他給咽了回去。
平時看起來懦弱無能的少公子劉琮,竟在這大是大非上有如此主見,看來要勸說他投降是不可能的了。
劉琮回頭瞟了眼蔡瑁,確定他無話可講之后,緩緩踏步向前,朗聲喝道:“眾將聽令!”
文聘率先出列附和:“末將在。”
“加固城池,操練兵馬,等曹操前來與他決一死戰(zhàn),我哪怕拼上這條命,也絕不能讓荊州之地,讓先父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打下的荊州,拱手相送給他!”
劉琮一番慷慨激昂,說的不少人心潮澎湃,在場不少人本就在主戰(zhàn)派和主降派之間飄忽不定,如今他們的主公都下定決心要與曹操抗?fàn)幍降?,那豈有不效忠之意。
議事完畢,眾人離去,唯有蔡瑁留下:“公子,這傅巽也算是荊州名士,朝廷的尚書郎,您在眾卿面前如此說他,讓他折損了顏面,只怕他會怨恨于您啊。”
劉琮怎會聽不出蔡瑁的話外之音,可傅巽敢當(dāng)眾勸降,若無蔡瑁的支持,給他十個膽子也不敢,“舅舅,這傅巽就是該教訓(xùn)教訓(xùn),若非先父好心收留他,恐怕他現(xiàn)在還在外流離失所呢,此等自私自利的小人,沒有杖罰他已經(jīng)是最大的寬容?!?p> “只是這傅公悌...”蔡瑁盤算著如何說的更委婉些。
“舅舅,您這么替傅公悌說話,莫非您也是主降派?”
劉琮話鋒一轉(zhuǎn),頓時兩人之間的氣氛變得微妙起來。
蔡瑁愣在原地,的確,他話內(nèi)話外無不在提醒劉琮,可沒想到眼前的公子竟然絲毫不給顏面,竟如此直白地說了出來。
稍過一會,劉琮笑著說道:“不可能,舅舅為人正氣,這荊州之地是您與先父拼盡死力打下來的,您又怎么會把它拱手相送給曹賊呢。”
蔡瑁忙笑著掩飾臉上的慌張:“公子說的是,我可是您的舅舅,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您,更不用說會把荊襄之地交出去害您?!?p> 說完,他便先行告退,只是蔡瑁離開時心里犯著嘀咕,劉琮繼荊州牧之位還未幾天,怎么突然性情大變,原本對他這個舅舅唯命是從,可現(xiàn)在,他說的話是一點都不好使了。
望著離去的蔡瑁,劉琮心里很清楚,此人奸佞狡黠,既然軟的不行,他定然會用對付大哥的方式來對付他,逼迫他交出荊州。
劉琮可不是坐以待斃之人,先下手為強,蔡瑁前腳剛走,他也匆匆離開議事廳,向著文府趕去。
剛才在議事廳時,是文聘力排眾議,力主戰(zhàn),他定然是可信之人。
...
文府。
文聘一回到府內(nèi),便著下人斟酒,猛飲幾杯,好不痛快。
荊襄之地,本就是他隨先君南征北戰(zhàn)出生入死打下來的,怎能拱手想讓給漢賊。
況且,他奉先君之命鎮(zhèn)守荊北,為人臣者應(yīng)當(dāng)死戰(zhàn),可沒想到在議事廳里,蔡瑁把持大權(quán),眾人主降。
本以為事無轉(zhuǎn)圜余地,可誰知道剛繼位荊州牧的少公子劉琮竟然來了,本以為他是不學(xué)無術(shù)懦弱無能之輩,畢竟與大公子相比可有些差距,沒想到他還竟然有些骨氣,頗有先君當(dāng)年之風(fēng)!
文聘一想到這兒就欣喜不已,忙著下人再斟滿酒,舉杯一飲而盡。
還未喝完一壺,便聽見府外一人趕來:“將軍因何事如此高興!”
見是劉琮趕來,文聘忙放下酒杯,起身迎道:“見過主公?!?p> 劉琮望著桌上的酒壺,笑著問道:“文將軍今天好是愜意,因為何事這么高興?!?p> “主公,今天可是個好日子,我文某是一介武夫,是粗人,不懂說話,今天在議事廳上,眾人紛紛勸降,真是讓人憋屈,可主公您一來以后,就不一樣了!那氣勢,把那傅巽給唬的,嘖嘖。”文聘到現(xiàn)在還對他贊嘆不已。
“好,既然文將軍如此有雅興,那我就陪文將軍好好喝一杯?!?p> 劉琮示意下人斟滿一盞酒,拱手向文聘敬道:“文將軍,曹操領(lǐng)兵南征,您鎮(zhèn)守荊北,恐怕會是一場惡戰(zhàn)?!?p> 見劉琮振振有詞,文聘只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好,承蒙主公不棄,文某就算拼了這條性命,也定不會讓那曹賊踏入荊州一步!”
“干!”
一君一臣,將這一壺酒都喝了大半。
酒過三巡,見時機差不多,劉琮一轉(zhuǎn)話鋒,言道:“文將軍,今日我前來,可不僅僅是與您來喝酒的?!?p> “不知主公有何要事相商?!?p> “如今曹操率兵南征,我荊州君臣之間卻是浮現(xiàn)主戰(zhàn)主降之勢,不知哪些人是主戰(zhàn)派,哪些人為主降派。”劉琮才剛穿越過來,對荊襄的形勢還不是很了解,需要有人能告訴他現(xiàn)在的情勢如何,方能早做準(zhǔn)備。
文聘看得出來,劉琮是真心想與曹操決一死戰(zhàn),守住先君基業(yè)。
可若說荊州內(nèi)主戰(zhàn)派有多少,屈指可數(shù)。
今天議事廳上,劉琮一番話慷慨激昂,眾人雖附和著他的話,可都是面和心不和。
他雖貴為荊州之主,可實際的話事人卻是自己的舅舅蔡瑁。
而蔡瑁,便是最大的主降派。
“我知道,襄陽城內(nèi)的那批人,都是勸投降的,就連我的舅舅,也不例外?!眲㈢淅涞卣f道。
文聘大吃一驚,從他的神情上不難看出,一切都被劉琮給說中了。
他沒想到,劉琮竟有如此見地,要知道,他能登上荊州牧之位,可是多虧了蔡瑁,如今他連蔡瑁都這么提防,眼前之人,頓時讓文聘心感敬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