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文斌猶豫了片刻,心中有想法,但現(xiàn)在劇都已經(jīng)拍了兩集,臨時換主角顯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至少不可能一拍腦袋就草率決定,得把后果之類的東西先計劃清楚,衡量利弊。
過了一會,
施文斌突然自言自語道:“嗨,人家陸總只要路人角色?,F(xiàn)在想再多,說不得都是一廂情愿?!?p> 施文斌想起昨天在酒席上陸彥的態(tài)度,男三號角色不要,非一根筋只要路人角色。
如果這位陸總不答應,他公司下的藝人黃大強恐怕也沒辦法來演自己這部戲的主角。
琢磨措辭片刻,施文斌在電腦版的聊天軟件上找到陸彥的賬號。
自從昨天酒席上加了好友,兩人一句招呼都還沒有打過。
【陸總,你好。我是施文斌導演,昨天見過面的,我有事找你。如果有機會,我希望你能讓黃大強試演一下主——】
施文斌打字的雙手剎那頓住,一個心聲冒了出來。
——我真的有必要再問陸總這個問題嗎?
——陸總其實不是早就隱晦地告訴自己他的想法了嗎?
施文斌雙手離開鍵盤,躺靠在椅子上,一只手抱胸,一只手撫摸著下巴的胡茬,露出思索的神情。
事情沒自己表面想的那么簡單。
里面大有玄機。
施文斌開始回憶昨天和陸總在酒席上的一幕幕,得益于導演對畫面的敏銳,很多細節(jié)他都沒有忘記。
陸總,是星創(chuàng)公司的老板;黃大強,是星創(chuàng)公司的藝人。
陸總希望黃大強出名——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想要出名,黃大強參演的角色越重要越好,主角>重要配角>路人角色。
但是昨天自己給黃大強一個重要配角的身份,對方幾乎是沒有什么猶豫就拒絕了,始終強調(diào)著要求給黃大強一個路人角色,堅決不松口。
可作為一家文娛公司,怎么可能不希望自己公司下的藝人出名?
不同意重要角色,非要路人角色。
這就很反常。
自己當時就應該深入琢磨這點蹊蹺。
全怪當時心緒不佳,另外有那二十萬的“茶水費”,利令智昏,讓自己沒有第一時間察覺。
到這里,就是陸總帶來的謎題——為什么只要求黃大強演路人角色。
而隨著施文斌腦海里的回憶一幀一幀播放,他找到了解題思路,找到了打開真相大門的鑰匙。
——是0.1鏡頭的比例!
陸總要求黃大強演路人角色,難道是心甘情愿的嗎?
顯然不。
如果沒有后面附加的0.1鏡頭比,他也許就真的信了,但實際上酒席上的陸總卻始終強調(diào)0.1鏡頭比,且堅決不允許改變。
難道真是為了出鏡率嗎?
一個路人角色出鏡再多,沒有臺詞劇情,也絕對沒有出名的可能。
所以陸總這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壓根就不是為了劇集播出后的0.1鏡頭比,而是用巧妙的辦法在向自己推薦黃大強。
因為0.1的鏡頭比要求,自己就必然會去關(guān)注黃大強這個人。
而關(guān)注后,自己就會發(fā)現(xiàn)黃大強的優(yōu)點長處。
這陸總的終極目的,根本不是小小的路人角色,而是自己這部戲的主角!
施文斌被這環(huán)環(huán)相扣、天衣無縫的計劃驚得瞪圓了眼睛。
不說其他,就陸總的這通天手段,莫說是同齡人里,相信就是所有的文娛公司老總之間,也是難有望其項背者。
施文斌繼續(xù)想下去,突然“嘶”了一聲,頭皮發(fā)麻,雙臂泛起一片雞皮疙瘩。
陸總的智慧還遠不止此!
試想,如果當時的陸總按照正常流程,在酒席上向自己推薦黃大強去演主角,就算后來面試通過了。這個行為也是陸總求自己,自己是主動,而陸總是被動。
但現(xiàn)在,陸總不直接要求黃大強來演主角,卻讓自己去發(fā)現(xiàn)?,F(xiàn)在自己發(fā)現(xiàn)了,因為之前陸總設(shè)下的種種鋪墊和圈套,自己反而得去求陸總讓黃大強來演自己戲的主角。
現(xiàn)在自己是被動的,而陸總卻是主動的。
離譜。
陸總的手段和智慧真是令人大開眼界。
古有杯酒釋兵權(quán),今有一席顛倒主次。
更為要命的是,自己發(fā)現(xiàn)了這個圈套,卻還必須得跳下去,除非自己不希望自己的劇能有好的表現(xiàn),不希望黃大強來自己這部戲的主角。
施文斌看著屏幕上陸彥的頭像,苦笑著搖搖頭——被拿捏了……不過被這樣厲害的人下套,不冤。這個局,換誰來都逃不出陸總的手掌心。
還有陸總給的二十萬,如果當時自己冷靜點,應該也能發(fā)現(xiàn)一定的蹊蹺。
花二十萬要一個路人角色,這顯然不正常。
再仔細想想陸總當時怎么說的?
他把這二十萬說成“茶水費”,為什么不說“辛苦費”、“勞務(wù)費”、“一點心意”諸如此類,舉不勝舉。
為何偏偏說“茶水費”?
這里面是有門道的,沒點文化底蘊可能都沒發(fā)理解陸總潛藏的意思。
古往今來,一直有“端茶送客”、“人走茶涼”……之類的俗語。
陸總偏偏用“茶水費”來形容這二十萬,這說明什么?
說明陸總是在暗示自己,如果把袁樂康送走,這二十萬的“茶水費”就是他替墊付的違約金!
這也就說的通了,為什么陸總一見面就給二十萬,似乎很草率。
其實不是,這是陸總用行動向自己表示誠意。
從這個角度一想,這位陸總雖然心思縝密得可怕,但也替自己著想,知道自己手頭緊,拿不出解約演員的違約金,所以一開始就把錢交到自己手上,好讓自己沒有后顧之憂。
換言之,陸總其實是間接給自己劇組投資了二十萬?
陸總這么聰明的人莫非也看好自己的劇組?
施文斌眼睛一亮,來了精神。
陸總此刻在他心里已經(jīng)成了深不可測的大人物,這樣的大人物顯然不會做虧本的買賣。
他既然投資劇組,那就說明劇組未來可期!
施文斌想了想,在酒席上的時候,陸總好像是有說過自己劇組未來可期的話。
——一切都在陸總的計劃之中。
施文斌現(xiàn)在已經(jīng)徹底不知道該怎么形容陸總。
他思索了片刻,還是決定給陸總發(fā)個消息,告訴一下陸總,自己已經(jīng)明白了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