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劉軒召集所有頭目開會。關(guān)、張、趙、李加上侍衛(wèi)頭領劉漢到齊。
“我們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是,沒錢了。去塞外,還有很多東西要準備,這些都是需要錢的。說說,有什么辦法可以籌錢?”
戰(zhàn)場搜刮的錢財,于禁和臧霸帶走了大半,關(guān)、張二人練兵用了一些,劉軒討官花了一千兩。
現(xiàn)在劉軒的褲兜比臉還干凈,去塞外需要的糧草還沒著落,劉軒無奈只能召集眾人開會,看看有沒有辦法籌到一些錢。
幾人一聽也是頭疼不已,上陣廝殺自己在行,怎么籌錢,這可不是自己這些人的特長。
“我家里還有些錢糧,要不先用著?”
張飛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好不容易看到希望,萬一因為錢糧的事無法開拔,那就太可惜了。
“有多少?”
劉軒知道張飛頗有家資,滿懷希望的問道。
“這個,銀子能湊千兩,糧食,能有上百石。”
一石有六十斤左右,六百斤糧食,在民間是富戶,但是在軍隊里面,還不夠這五百鄉(xiāng)勇一天吃的。
其他人東湊西湊,也沒多少東西。最后只有白銀二百兩,糧食還是張飛的一百石。
劉軒無奈,這些人沒什么經(jīng)濟頭腦,和他們商量純粹是浪費時間。
還是和專業(yè)人士交流比較好,劉軒找到蘇雙,問問他有什么好辦法。
“從關(guān)外販馬是個發(fā)財之道,其他人販馬,有層層的收稅,最后到手的錢聊聊無幾。將軍是朝廷命官,又是奉旨自備錢糧,走這路子還是合適的?!?p> 劉軒問計蘇雙,讓蘇雙大喜。這些買進賣出的低賤事兒,想來劉軒是不屑于自己去做的,肯定要有人幫他出面,這是自己的機會,可得抓牢了。
“販馬這事,我不懂。不如蘇兄幫我如何?”
蘇雙一看按照自己預想的發(fā)展,連忙答應下來。
“分成怎么算?”
要想馬兒跑,就得喂好草的道理劉軒還是知道的,讓蘇雙自己說個數(shù),也好讓他能積極的替自己賺錢。
劉軒的話讓蘇雙陷入沉思。蘇雙本來打算,能借著劉軒的門路,把自己的貨去一些門稅就好,現(xiàn)在劉軒要和自己分成,這可是和劉軒綁在一起的好機會。
當年劉軒就勸過自己和張世平入伙,只是當時劉軒的前途未卜,自己和張世沒敢答應。
沒想到短短兩年時間,劉軒竟一飛沖天,坐到了中郎將的位置,這可是很多從軍之人,一輩子都不敢想的成就。
自己既然錯過了一個騰飛的機會,這次的機會說什么也不能錯過。
“這個,……劉將軍,你看……能不能封我一個糧草官?我專門為你籌備糧草?”
蘇雙忐忑的問道。
劉軒想過這問題,只是覺得蘇雙的影響力小了點。不過眼下也沒有合適的人選,先讓蘇雙當著,以后再有合適的人選再說。
“那就麻煩蘇兄了?!?p> 劉軒行了一禮,算是正式聘蘇雙為糧草官。
蘇雙只是一試,沒想到劉軒竟然真的答應了下來。連忙扶住劉軒道:“將軍信我,蘇雙必效死力,不讓將軍為糧草操心?!?p> 這對蘇雙來說意義重大。這代表著自己脫離了賤籍,正式踏足官宦。
知道劉軒現(xiàn)在沒錢,拿出自己全部積蓄做本錢,開始運作販馬事宜。
糧草問題解決了,劉軒開始操心裝備的事情。
算算時間諸葛亮快到了,諸葛連弩是他發(fā)明的。打造一批帶著上路,這是對騎兵非常重要的。
劉軒收購了大量的小麥,這時代稻貴麥賤。司馬相如曾言:“五味雖甘,寧先食稻黍。”可見人們對稻米的渴望。
劉軒作為一個北方人,對吃面食有著超乎尋常的執(zhí)著,對大米沒多少興趣。在他的認知里,大米是南方人的主食,北方人吃的再飽,也不頂時候,一會兒就餓。
這些面食不受歡迎,是因為面食的做法較少。餅子、疙瘩湯、有點手藝的能搟個面條,沒有發(fā)酵,面食自然不受歡迎。
而且小麥去皮麻煩,麩子去的不干凈,吃起來剌嗓子。
對這些劉軒早已想好對策,在一條不大的河旁邊,修建了堤壩,這條河量不大,好在長年有水。
畫出大體輪廓,讓木匠照著做了一架水車。好在這東西沒什么技術(shù)含量,劉軒一說,木匠就領悟了。
用了三天時間,一架不是太大的水車就造好了。看著緩緩轉(zhuǎn)動的水車,劉軒終于有了穿越的優(yōu)越感。
看著被水車帶動的石磨,見過的人無不驚訝萬分。
“竟然不用騾子拉,幾根木頭就能帶動石磨,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少爺是墨家傳人嗎?這么精巧的機關(guān),除了墨家的機關(guān)道,沒聽說過有人造的出來?!?p> 看過磨坊的趙云贊嘆不已,要是在自己家鄉(xiāng)也按一架,那自己的家人就省力多了。
劉軒又讓人用絲線,織了一塊比一塊粗的紗布,用作篩選過濾面粉。這樣篩出來的面粉,細膩潔白,再加上有老面發(fā)酵,做出來的面食香甜,柔軟,不剌嗓子,受到眾人喜愛。
蘇雙吃過劉軒做的面餅后,立刻看到其中的商機。和劉軒商量后,帶著新產(chǎn)出的面粉四處販賣。時間不長就打開了銷路,換回了大量的小麥。
這是劉軒特意要求的,他怕都換成金銀,附近的小麥買完了,去更遠的地方買,耗費的時間太長,啟程的日子越來越近,時間上趕不及。不如換成麥子節(jié)省時間。
新加工的面粉受到歡迎,磨坊黑白不停,面粉依然供不應求。這讓劉軒短短幾天時間就聚集了大量的小麥。
劉軒知道這水車的技術(shù)含量太低,很快就會有人模仿出來。干脆派蘇雙帶人四處給人建水車,一架一百兩銀子。
剛開始所有人都覺得貴,沒想到蘇雙在建了一個,集澆地磨坊為一體的水車后,人們才恍然大悟。
這水車竟然還能澆地,這樣一來,旱地就變成水澆地了,糧食的產(chǎn)量直接翻番,這其中的經(jīng)濟利益就大了。
很快蘇雙忙的不可開交,賺了翻了天。
也有腦子活泛的,開始自己試著造,只是關(guān)鍵的軸承技術(shù)在蘇雙手里,自己造的水車,要不就被水沖到,要不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斷裂。無可奈何只能求助蘇雙。
這種賺快錢的買賣做不長久,和劉軒商量后,找了幾家有實力的人家,把造軸承的技術(shù)給他們,他們每造一架水車,蘇雙抽十兩銀子,算是技術(shù)入股。
這樣水車建的快,蘇雙賺的也快。這樣水澆地變多,糧食也會增產(chǎn),這樣糧價下來,百姓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劉軒覺得這樣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