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簡介
太上老君為道教“三清”尊神之一的道德天尊,全稱“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并不等同于老子,老子為其化身。
太上老君與老子
按《史記》記載,老子為周代史官,構建了獨特的道論,創(chuàng)建了諸子百家之一的道家,被后世奉為道祖。這是歷史上的老子。
老子《道德經》中,蘊含著治國理政的方針和大量修行導引的內容。漢代形成了兼具政治理想和修身治身之說的黃老學,并在朝野產生巨大影響力。黃老學除了作為政治理念之外,還兼具某些宗教意蘊。譬如《后漢書·光武十王列傳》中記載光武帝之子楚王劉英的事跡,稱“晚節(jié)更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又稱“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可見此時黃老學已經是具有宗教功能的學說。在這一過程中,可能已經出現(xiàn)了對于老子的神格化。
東漢末年張道陵創(chuàng)立道教,《神仙傳》中談及張道陵學道,稱“忽有天人下,千乘萬騎,金車羽蓋,驂龍駕虎,不可勝數,或自稱柱下史,或稱東海小童,乃授陵以新出正一盟威之道”。既然自稱柱下史,那就必然是老子了。老子所傳經典《道德經》也為張道陵重新詮釋,寫為《老子想爾注》?!独献酉霠栕ⅰ分欣献右呀洺蔀樘侠暇?,是大道的化身,稱“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昆化,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今布道誡教人,守誡不違,即為守一矣;不行其誡,即為夫一也”。這一說法被后世道教繼承,如唐代成玄英《老子義疏》疏釋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時稱,“太上,即是玄天教主太上大道君也。言道君在玉京之上金關之中,凝神遐想,為常應之處”。同時,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疏稱“即是太上之教廢也”。如此,大道即是太上之教,道、教、太上三者一體。此處的大道乃是老子所述之道,即老子所教之道,老子即太上無疑。
由此,老子與太上老君的關系密不可分,太上老君之名正式出現(xiàn)在老子的身上。從這一層意義上說,老子演化為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則是神格化的老子。
道教信仰體系中的太上老君
在道教信仰中,太上老君的名諱有著特殊的含義。葛玄《老子道德經序訣》稱:“老者處長之稱,君者君宗之號,以老君天上天下,歷化無窮,先億劫而生,后億劫而長,天天宗奉,帝帝師承,故賜以太上老君之號”。杜光庭《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稱:“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真莫先,眾圣共尊。故曰太上老君。老者,壽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長壽,故曰老也。君者,尊號也,道清德極,故曰君也。以明老君為眾圣之祖,真神之宗,一切萬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為宗祖也?!碧侠暇獗闶侵粮邿o上、先于天地、超脫生死的至尊神靈。
在此,太上老君本就是道,二者不一不異,因此《云笈七簽》卷一道德部便首論《道德經》,而后自然過渡至老君。按照《云笈七簽》體例,不同內容列出小標題分別述說,而此處無此分別,說明在道教神學體系之中,大道本就是老君,老君是大道的顯化,大道與老君并不是兩個獨立的范疇,因此不能分別述說。也因此,大道所具有的、能被人說察知的屬性,老君同樣也具備。
《云笈七簽》引葛玄《五千文經序》稱:“老君體自然而然,生乎太無之先,起乎無因,經歷天地,終始不可稱載,窮乎無窮,極乎無極也。與大道而輪化,為天地而立根,布氣于十方,抱道德之至純,浩浩蕩蕩,不可名也?!逼湟唬暇皇軙r空束縛,至高而無極,至小而無內,生于太無之先,不可稱述。其二,大道是不可稱述的,老君也是超越人的認知能力、不可思量的,因此《云笈七簽》稱老君“起乎無因”,是“自然而然”的,是“不可名也”的。老君是通過大量的譬喻來說明那不可說的“大道”,因此大道的不可稱述與老君留書二者并無矛盾。其三,老君與大道一體。老君是大道的實體顯現(xiàn),聚形為老君,散則為氣。因此,大道的輪轉也正是老君的輪化;大道化育天地也同樣是老君化育天地。但純粹的大道本身,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因此顯化為有形的老君來廣播教化。其四,老君是道德的根源。原初的大道即是老君,老君“抱道德之至純”,是道德教化的根本。
通過對于《云笈七簽》引文的論述,可以看到老君是超越有形與無形的神明,是作為萬物的根本的大道的自身體現(xiàn)。在此意義上,唯有老君及其顯化才是神明。
但大道與老君本身卻是化育萬物的存在,而不是孤零零與萬物隔絕,因此老君又有無數的顯化。如《云笈七簽》引《太上老君開天經》所稱,“伏羲之時,老君下為師,號曰無化子,一名郁華子,教示伏羲,推舊法,演陰陽,正八方,定八卦,作《元陽經》,以教伏羲……神農之時,老君下為師,號曰大成子,作《太微經》……燧人時,老君下為師……黃帝時,老君下為師……”。老君化身眾多,教化世人,則世人與大道之教便無隔閡——這也是大道化育眾生所本然具有的親近。同樣,老子也只是老君隨感應化的化身之一,只能說老君是老子,而不能說老子就是老君。
“三清”中的道德天尊
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的三位尊神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據《集說詮真》引《讀書紀數略》云:“三清者玉清圣境,元始居之;上清圣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p> 道德天尊,全稱“太清道德天尊”,也稱“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尊神之一,在“三清”之中位為最后,相傳居住大羅天上太清仙境。
道教宮觀中的三清殿,都有道德天尊之神像或神位。其神像常作一白須白發(fā)老翁,手執(zhí)羽扇,居元始天尊之右側位。在道教大型齋醮禮儀中,也均設有道德天尊的神位,亦居元始天尊之右側位。道德天尊之神誕日為農歷二月十五日,是日大多舉行祝誕聚會或祈福延壽道場。
太上老君的神仙形象及歷史演變
東漢時期道教已有太上老君的說法,東晉葛洪詳細描述了太上老君的形象并豐富了老子的神仙傳說,唐宋之際出現(xiàn)了“一氣化三清”的說法,元代出現(xiàn)了“老子八十一化”的說法,都是對老子神仙之說的繼續(xù)。
東晉時候的“老君”有了具體的神仙形象?!侗阕觾绕るs應》記載:“老君真形者,思之,姓李名聃,字伯陽,身長九尺,黃色,鳥喙,隆鼻,秀眉長五寸,耳長七寸,額有三理上下徹,足有八卦,以神龜為床,金樓玉堂,白銀為階,五色云為衣,重疊之冠,鋒鋋之劍,從黃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窮奇,后從三十六辟邪,雷電在上,晃晃昱昱,此事出于仙經中也?!?p> 被確定神仙形象的太上老君在歷史中還兼有多種身份。據《神仙傳》記載:上三皇時為元中法師,下三皇時為金闕帝君,伏羲時為玉華子,神農時為九靈老子,祝融時為廣壽子,黃帝時為廣成子,顓頊時為赤精子,帝嚳時為祿圖子,堯時為務成子,舜時為尹壽子,夏禹時為真行子,殷湯時為錫則子,文王時為文邑先生,一云為守藏史?;蛟圃谠綖榉扼?,在齊為鴟夷子,在吳為陶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