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發(fā)布會過后,厄易斯教授找到我。
他說:“我一直有一個疑惑,想來問問你?!?p> “您盡管問?!?p> “還記得您說了由于空間扭曲,在地球附近產(chǎn)生了一個基很強的引力點?!?p> 我點點頭,示意他繼續(xù)說。
“這個引力點,按理來說應該一直留存到現(xiàn)在啊?地球、太陽、月亮,是怎么恢復如初的呢?”
“教授,不知道您聽沒聽過一件事,歷史。”
他“嗯?”一聲,接著聽。
“在將近三千年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p> 他點點頭,明顯是知道這件事的。
“有專家稱,清除核泄漏的后遺癥至少要八百年,而反應堆核心下方的輻射,自然分化要幾百萬年?!?p> “但現(xiàn)在,那里檢出核輻射處于正常狀態(tài)。”厄易斯教授好像明白了我的意思。
“是的,大自然的力量是人類無法想象的。人類斷定需要幾百萬年才能分化的輻射,地球的大自然卻只用了二十年。諷刺的是,那里沒有恢復如初。切爾諾貝利成了無數(shù)動植物的天堂,更有不少人自愿進入隔離區(qū),過著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
“希望這種歷史,不會再重演。”他感嘆。
“嗯?!?p> 但我還沒有忘記厄易斯教授最開始的疑問。
“對于您的問題,現(xiàn)在應該很好理解了吧。地球的大自然都能如此迅速地消化核輻射,宇宙的大自然呢?消化一個引力點,讓日月地歸位,還是難事嗎?
“根據(jù)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引力就是在平坦的宇宙中凹下去的一個坑。”我盡量用他能理解的語言,“一個天體,他的質量越大,體積越小,這個坑就越深,引力就越大。”
“那這跟我的問題有什么關系呢?”
我一笑:“關系可大了。我們去到那里造成的時空扭曲,進而產(chǎn)生的引力。那是一個坑,卻不是某個天體凹下去的。
“你來想象一下,把一個軟的,面積很大很大的布攤開,邊緣撐起,中間騰空。這時候,你放上去一個彈珠,它會怎么樣?”
“會凹下去?!彼粲兴?。
“那如果放下去一個西瓜,凹下去的坑面積是不是大了?”
“嗯?!彼卮穑耙哺盍??!?p> “如果我放下去一個體積像彈珠一樣小,但質量能夠匹敵整個銀河系的球,它會怎么樣?沒錯,原先的‘坑’會變成一個‘洞’,這就是黑洞的由來。”
“所以......”
“時空扭曲造成的引力,就好像你用手指按壓這塊布。你手指的力量固然會比彈珠的重力要大,所以彈珠會像你手指按下的坑滾過來,這就是那個引力強到足以撼動太陽的原因。”
“我好像明白了?!?p> “時空扭曲就是改變了平坦宇宙的形狀,在改變的位置,宇宙將會變得凹凸不平,而凹下去的地方,就是引力點。
“如果是一塊彈性布,我把它中間折一下,邊緣固定,那它會怎么樣?”
“會自動復位,而且上面的坑也會消失......”
“沒錯,這就是我要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