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科技之錘

063 可能要發(fā)財了!

科技之錘 一桶布丁 2226 2021-07-02 09:59:39

  能考上博士的人,大都探知欲很重,有了問題就會在腦海中反復回現(xiàn),不解決就沒法心安。

  余興偉的性格更是如此。

  他很想找到覺得那人眼熟的原因,但隔著寧為工作間的砂玻璃只能看到兩個模糊的人影在那里圍著小黑板不停擦寫討論著,他也不好進去打攪,便干脆溜出了實驗室。

  他當然知道實驗室大樓安全管理規(guī)定,帶訪客進門是需要刷身份證并進行實名登記的,花兩分鐘瞟上一眼,就能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很劃得來。

  而且他現(xiàn)在的任務并不重,主要就是輔助三個研究生搞搞爬蟲。

  兩分鐘后,余興偉如愿以償。

  “魯東義?原來是他??!我去……難怪這么眼熟?!?p>  弄清真相的一瞬間,余興偉腦中浮現(xiàn)的卻是隔著那層砂玻璃,兩個人在工作間里討論時的輪廓,莫名的對正在進行中的項目信心有增添了幾分。

  ……

  這是寧為經(jīng)歷得最舒服的一次學術(shù)探討。

  大概是因為魯東義并沒有表露出任何考察或者面試的意思,兩人只是很平等的交流。

  流程只是純粹的提出問題,相互思考,然后解決問題,所有提出的這些問題相互關聯(lián)又極為系統(tǒng),真要細分的話,甚至能列出兩到三個流體穩(wěn)定性問題的細分領域。

  比如pipe Poiseuille flow的線性穩(wěn)定性問題,帶邊值的穩(wěn)定性問題等。

  這一交流就是一整個下午,直到余興偉敲了敲門,探了半邊腦袋進來,問了句:“六點了,我們準備先去吃飯了,要不要給你們帶兩份?”

  “好呀,勺園食堂的包子給我?guī)蓚€?!濒敄|義手里拿著筆,正看著寧為的板書出神,嘴里隨口應了一句。

  “勺園食堂?”余興偉撓了撓頭。

  寧為汗顏,好吧,魯教授怕是還以為自己還在燕北大學呢。

  “那個,魯教授,不如我們還是出去吃吧?”

  “不去浪費時間?!?p>  “那換成梅園食堂的包子行嗎?”

  “梅園?”魯東義疑惑的扭頭看了寧為一眼,這才反應過來:“哦,好,謝謝?。 ?p>  “給我?guī)Х蒿埦托?,嗯,加個雞腿?!?p>  “雞腿?我也要個!”

  “好!”余興偉干脆的答應了聲,然后關上了門。

  ……

  然后又是一晚上,直接到實驗室外面熄了燈,兩人終于告一段落。

  “那個,魯教授,晚上你睡哪?”

  寧為有些為難。

  這兩天他都是直接睡在實驗室里,這可就一張單人床。

  “哦,我該回酒店了?!濒敄|義說道。

  “行,我送你出學校打車?!睂帪榱⒖痰?。

  一整天的攀談,寧為已經(jīng)將魯東義當成了不錯的朋友。

  那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大概正好契合了古人那句君子之交淡如水。

  走出了實驗室,兩人開始走在校園里,速度并不快,似乎都很珍惜最后這點時間的攀談。

  “對了,你之前說現(xiàn)在實驗室設計一個新的算法?”

  “是啊,湍流算法,主要作用是……”寧為大概將自己的構(gòu)思告訴了魯東義。

  “哦,這一塊我不太懂。”

  魯東義答道:“怎么不繼續(xù)研究數(shù)學,想到做這個項目?”

  瞧這話問的……

  說得好像做算法項目是耽誤時間一樣。

  “想在本科階段再發(fā)篇SCI?!?p>  寧為很坦然的說出了自己的目的,然后又補充道:“有獎金的?!?p>  “額?”

  魯東義詫異的眨了眨眼,側(cè)頭看了眼寧為,然后想了想,說道:“如果是這個目標的話,那你這個項目很賺?。∑鸫a能發(fā)三篇SCI了?!?p>  “什么意思?”這次換寧為感覺困擾了,虛心求教道。

  魯東義疑惑道:“你不是這個目的嗎?不然以你剛才表現(xiàn)出的東西,完全可以在Publications Mathematiques de l IHES上再發(fā)篇論文了。”

  寧為搖了搖頭。

  各種頂級期刊上,各種研究性論文浩如煙海,沒有深入某個細分領域去潛心研究,他還真不知道哪些方向可以發(fā)論文。

  魯東義明白了,不管這家伙數(shù)學理論有多扎實,但在這一塊,寧為真是個菜鳥。

  “好吧,你這個命題很新,研究方向是新的算法解決互聯(lián)網(wǎng)頑疾,所以你現(xiàn)在就可以先把自己的想法稍微概括一下,先發(fā)一篇letter不過分吧?”魯東義解釋道。

  寧為恍然的點了點頭。

  沒錯啊。

  為這款全新的算法,寫一篇letter真不過分。

  反正這種新科技的快報不需要寫太多理論上的分析,只要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性,就有很大機會能過審。

  “那還有兩篇呢?”寧為虛心求教道。

  “因為你的第一篇Letter主要是算法構(gòu)造、實現(xiàn)方法等等一些理論上的東西,等到算法寫出來,你可以進行實驗室環(huán)境下的測試,收集詳實的數(shù)據(jù),這樣你就能正式發(fā)一篇article了?!?p>  “不過注意啊,你發(fā)Letter前,我建議你最好先去申請發(fā)明專利。雖然算法這塊我不太懂,但我記得算法應該屬于方法類,是可以申請發(fā)明專利的。”

  “因為發(fā)明專利注重新穎性,如果先發(fā)了Letter,在專利實質(zhì)審查中會被判喪失新穎性,專利就會被駁回,但是反過來先申請發(fā)明專利則不會影響你發(fā)Letter。”

  “還有一點,因為發(fā)明專利從申請到最終授權(quán)往往需要經(jīng)歷很長一段時間,沒個兩、三年一般搞不定。申請發(fā)明專利后,你要是能在短時間內(nèi)把第一篇article發(fā)出來,就有充足的證據(jù)表明你的專利已自主實施了轉(zhuǎn)化?!?p>  “你拿著這篇article可以向知識產(chǎn)權(quán)局申請發(fā)明專利優(yōu)先審查,這樣原先2-3年的審查可能1年就搞定了。另外,發(fā)第一篇article的時候還可以考慮不把程序代碼放到article里面,而是單獨拿出來申請軟件著作權(quán)?!?p>  “軟件著作權(quán)審批大約需要2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里你還可以在現(xiàn)實場景里開展應用并搜集相關的數(shù)據(jù)。正常情況下,如果應用效果好,發(fā)第二篇ariticle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第二篇article正好可以用來為你的軟件著作權(quán)打廣告?!?p>  聽了這番話,寧為只覺得茅塞頓開,整個人都頓悟了。

  說白了,這就是把他準備用一篇論文完成的東西,分解成三篇論文,而且還非常合情合理。

  就像連招一樣,層層鋪墊,最后不僅收獲1篇Letter、2篇article,還額外得到1個專利和1個軟著,此外還節(jié)約了專利審查的時間并給自己的軟著打了廣告。

  難怪有些人做研究非常簡單,有些人做研究卻愁到頭禿……人家是干一份活拿三份好處,你是干三份活拿一份好處。

  有如此明晰的方案,他之前哪里還需要糾結(jié)怎么多發(fā)SCI?

  三篇啊!

  如果這能成的話……

  寧為覺得自己可能要發(fā)財了!

  

一桶布丁

跟大家推薦本書《師姐,請自重》感興趣的書友可以去瞅瞅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