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日本之于大明
“這就是你們的山寨?”
“是的......這里是山寨里最隱秘的射擊點,從下面根本沒法攀爬上來......”
朱翊鈞挾持著那名山賊,兩人靜悄悄地來到了山賊的藏身處,這個營寨的布置屬于山賊們的平均水準:既臟又亂且差。
糟糕的營盤布置既不利于防守,也很容易因為衛(wèi)生問題滋生瘟疫,哪個山賊要是在這種山寨受傷還活了下來那就真是倒了血霉,這種衛(wèi)生條件和醫(yī)療水準,無非是為他在死前平添幾分痛苦而已。
不過這個高地倒是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想從營寨里爬上來非得從外面繞遠路不可,趁著朱翊鈞打量地形的工夫,山賊畏畏縮縮地看向他。
“我知道的都告訴你了,能不能放我走......”
“當然可以?!?p> 朱翊鈞一把揪起山賊的頭發(fā)、逼他把自己的喉嚨暴露出來,左手短刀干脆利落地割開山賊的氣管和側面的頸動脈。
溫熱而充滿活力的鮮血從山賊的脖頸上濺射而出,花灑一般滋得到處都是,一滴滴滑膩的鮮血在樹葉中聚成一個小型血泊,而后在重力的影響下緩緩墜落。
朱翊鈞滿不在乎地找個合適的位置爬伏下來,點燃兩桿鳥銃的火繩,靜靜地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時機,他一個外人想加入織田家,就得抓住這個納投名狀的機會才行。
他這些天殺的山賊盜匪太多了,為了威懾其余心懷不軌者,朱翊鈞把部分罪大惡極、民怨極大的盜匪和豪強腦袋砍下來,三個一組插在削尖的木刺上做成串串擺在路邊。
偃州動蕩最嚴重的時候,所有通向偃州城的交通要道旁都擺滿了風干的人頭,一窩窩黑且密的蒼蠅圍著人頭下干涸的血泊嗡嗡作響,簡直是一幅堪稱視覺污染的地獄繪卷。
朱翊鈞一開始自己都被惡心吐了,但砍的次數多了之后也就見怪不怪,這個做法合適不合適他不知道,反正他“立串串”以后當地百姓是拍手稱快。
不少以前深受其害的百姓攜親帶友地去瞻仰那些“串串”,沖上面的人頭大吐濃痰以寄托“哀思”,發(fā)泄平時積壓的怨憤。
就連明軍的風評也被很快扭轉了過來,朱翊鈞有祝廣昌十余年的統(tǒng)軍記憶,但見了明軍不跑、還往軍營里送吃食勞軍的這還是第一次。
只能說雖然明軍軍紀敗壞,但大部分百姓離兵災、兵痞還是很遠的,而盜匪和豪強則是肉眼可見的吸血鬼,而且平時實在是不干人事,已經把農民欺壓到一定程度了。
據剛剛那個山賊俘虜的說法,他們這個山寨是附近規(guī)模最大的一群山賊,光是浪人和失去主家的武士就有二十幾人,余下還有上百名普通山賊。
在浪人和落魄武士普遍被海賊、倭寇雇傭再就業(yè)的環(huán)境下,這支山賊在日本本土已經算得上是山賊勢力的頭部群體了,即便是日本大名也要謹慎對待。
前幾天,一個自稱是織田家少主的金發(fā)小姑娘帶著百來名足輕和武士把山寨圍了起來,雙方已經在正面對峙了很久,所以后方的海灘上才只有這兩個雜魚把守。
朱翊鈞聽到這個消息后不禁虎軀一震,織田家......結合日本歷史,這一時期應該差不多到“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的時期了。
織田信長在日本也算得上是戰(zhàn)國的傳奇人物,他從尾張起兵,一路平滅日本各軍閥勢力、占據了全日本最重要的中央區(qū)域,被認為是最有可能一統(tǒng)日本、結束戰(zhàn)國時代的男人。
然而信長卻在勢力達到極盛之時遭到了部下的背叛,帶著未能一統(tǒng)日本的遺恨死在了本能寺的那場大火之中,本能寺之變至今還是日本的熱點話題。
之后他的部下“猴子”為他報仇雪恨、侵吞了織田家的殘余勢力,又經歷幾場關鍵戰(zhàn)役最后一統(tǒng)日本。
這個“猴子”就是后來“萬歷三大征”中朝鮮之戰(zhàn)的主角,他自稱“天下人”、巔峰時期坐擁三十萬百戰(zhàn)精銳,輕而易舉把大明孝子朝鮮打得抱頭鼠竄,甚至揚言要把中國和印度打下來分封給國內諸侯。
“猴子”的狂妄不是沒有依據的,刨除掉吃空餉的士兵,大明所有軍隊加在一起也就八十來萬,其中近五十萬都屯在北部防線上,三十萬日軍的規(guī)模已經算不上小了。
而且大明這八十萬都是什么質量?除了遼東軍、甘肅邊軍、白桿兵、廣西狼兵等有名有號的部隊,其余明軍的戰(zhàn)斗力菜的可以,幾千人能被十幾個女真人追得滿地跑。
日軍這三十萬都是打老了內戰(zhàn)的精銳部隊,而且這一時期的日本和西洋來往甚密,單論火槍的技術甚至已經反超了大明。
“猴子”的軍力非同小可,甚至稱得上是大明的勁敵,單從紙面上來看確實有資格跟大明叫板。
然而他的不幸在于遇到了李如松,李如松堪稱遼東軍最后的高光時刻,習慣了步兵混戰(zhàn)的日軍根本沒有見識過大規(guī)模野戰(zhàn)炮+大規(guī)模騎兵團的殺傷力,被李如松帶著遼東軍打得節(jié)節(jié)敗退、差點被一口氣推下海。
朝鮮之戰(zhàn)中,大明在陸上有李如松無敵的遼東軍,在海上有陳璘帶水師痛擊日軍,東亞各國在旁觀了這場戰(zhàn)役后不禁感嘆于大明的武德充沛,朝鮮也對自己的父親更加死心塌地。
然而這也是大明最后的高光了,對于一個維持了二百年的帝國而言,三大征實在是過于傷筋動骨。
再加上遼東軍的靈魂人物李如松在之后討伐蒙古的戰(zhàn)役中戰(zhàn)死,大明最后的依仗——九邊明軍也不可避免地滑入了墮落的深淵。
百姓怨聲載道、國庫空空如也、遼東軍腐化墮落,朝廷只能坐視努爾哈赤在遼東坐大,為后來的女真之亂埋下伏筆。
但現在,一切都有了轉機。
如果朱翊鈞這個小號能夠趁織田信長還未發(fā)家投靠他,就能憑自己的資歷和能力在織田家謀得高位,說不定還能混成強力大名割據一方。
那背刺信長、一統(tǒng)日本的就說不定是誰了,這幕府將軍的位子他猴子坐得、我朱翊鈞就坐不得?
再不濟這個小號還能當究極內鬼,把猴子坑死以后在大明的支持下搞割據獨立,把日本的金銀礦產源源不斷地運回大明。
別看日本疆域不大、就是個破島,但島上的金銀銅產量卻相當喜人,日本的佐渡金礦和石見銀礦朱翊鈞可是眼饞地很。
大明物產豐盈、富甲天下,但本身的白銀儲量極低、更是傳統(tǒng)的貧銅國家、大部分鐵礦的質量也難言理想,唯獨金礦還差強人意,在早期工業(yè)化時代可謂處處落后于人。
想要搞金本位、想要順利地工業(yè)化、想要質量更好的軍備武裝,朱翊鈞都必須把日本變成自己的大型礦場和經濟、政治殖民地。
大明不能沒有日本,就如同英國人不能沒有印度,日本就是大明完成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最好的血包和墊腳石!
大明六千萬人口、日本兩千萬人口,朱翊鈞對自己治下多出兩千萬日本人不感興趣,但對多出兩千萬礦工、農奴、仆從軍還是很感興趣的。
大明在殖民時代也不用好高騖遠、非要搞什么殖民全球,把日本、朝鮮、越南三個傳統(tǒng)的朝貢國吃下去就能吃得滿嘴流油。
而且這三個地方還離本土近,更方便移民同化,但凡能把這三處殖民地經營妥當,其中的利益足夠大明在接下來百年間享用不盡,吃到近代化完成估計都有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