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路知道宋青山對自己抱有惡感,他也不會客氣,徑直道:“楊主任,各位領(lǐng)導(dǎo),咱們的前身就是劇團(tuán),唱的是川劇、京劇,演的是交響樂,好歹也是陽春白雪,至于受不受觀眾喜歡,有時代和觀眾審美變遷的原因,當(dāng)然也和怎么自身的問題有關(guān)。但是,全改成流行藝術(shù),那就糟糕了。”
“我去了解過,這段時間,市、區(qū)、縣各文化單位,比如文化館、教育部門也在組織下鄉(xiāng)慰問演出,跳的是現(xiàn)代舞,唱的是流行歌曲,群眾反響也不錯。咱們也這么弄,那不是跟風(fēng)嘛!落到領(lǐng)導(dǎo)眼里,他們未必不會在心里犯嘀咕,這戲其他單位也能搞,說難聽點,隨便從文化館拉幾個人,隨便去學(xué)校找?guī)讉€音樂老師就能組織一場還算完美的晚會,那么,還要你文化藝術(shù)中心做什么,每年還得好幾百上千萬撥款,裁了裁了?!?p> 他這么一說,與會眾人神色一變,禁不住小聲討論起來。
“對啊,小韓說得對,這么搞,那不是胡來嗎?”
“唱歌跳舞誰不會呀,問題是領(lǐng)導(dǎo)和上級怎么看?”
“還是得弄別人干不了的活兒,才能凸現(xiàn)我們文化中心的價值?!?p> “高雅藝術(shù),或者說傳統(tǒng)戲劇才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丟了這個傳家寶,中心還真要被改制了?!?p> “對的,楊主任上次之所以讓陶桃去省城參賽,并下死命令必須拿獎,也是基于這一考量,今天韓路算是把話說透了?!?p> ……
宋青山剛才說要讓演員們唱流行歌曲也是隨口而談,卻不想被韓路扭著扯了半天,感覺顏面大失,忍不住喝問:“前兩場演出是什么情形你又不是不知道,觀眾根本就不愿意聽。扯這么多,那你告訴我,我們該怎么辦,你告訴我們,觀眾愿意聽哪一出?他們想聽什么,我們排就是了。”
韓路:“前兩場演出觀眾的反響之所以不熱烈,還不是因為曲木太生僻。比如那是什么《北邙山》,歷史背景又有幾個觀眾曉得,怕是連夔妃中的夔字都不知道怎么念。”
宋青山:“霸王別姬觀眾應(yīng)該知道吧?”
韓路反駁:“霸王別姬和十面埋伏是傳統(tǒng)經(jīng)典曲目不假,可其中大段都是抒情,全看到虞姬一個人唱,沒得讓人氣悶。而且,這戲其實知道的人也不多,不信你去問問現(xiàn)在四十歲以下的人,怕很多人都是一問三搖頭?!?p> 眾人都是一呆,同聲道:“不可能吧?”
韓路:“是真的,那場演出后,我做個調(diào)查,真沒幾人知道。各位領(lǐng)導(dǎo),時代不同了。知道楚霸王的人把是比不上知道奧特曼的人多?!?p> 大家都抽了一口冷氣
“你還做了調(diào)查?”楊光面上路出贊許之色:“一不贊成唱歌跳舞,二又說傳統(tǒng)戲劇的取目太生僻,你這是光提意見,不解決問題啊?!?p> 宋青山插嘴:“我看就是來搗蛋的?!?p> 韓路:“我倒是有個想法,現(xiàn)在中心不是主推陶桃,讓她挑大梁嗎?我翻了翻最近幾年所演唱過的折子戲,發(fā)現(xiàn)《殺惜》聽適合這次演出的?!?p> 《殺惜》全稱《坐樓殺惜》,故事取之《水滸傳》宋江殺閻婆惜一節(jié)。
這出戲本是京劇,后來被各地方傳統(tǒng)戲劇改編,在川劇中也是經(jīng)久不息的名段。
韓路說,這出戲,唱的少,念白多,節(jié)奏快。而且,故事也緊湊,先是婆惜出軌,然后是梁山好漢給及時雨送金子做為謝禮。接著,婆惜知道此事,脅迫宋江,到最后宋公明怒殺自家婆娘。一撥三折,很精彩。
最最重要的是,現(xiàn)在寒假到了,電視臺每到假期照例要播《西游》《水滸》,現(xiàn)在CCTV正播這一段呢,那么不是巧了嗎?咱們唱殺惜可合適的很。
他一邊說著,下面的幾位中心領(lǐng)導(dǎo)頻頻點頭。
都小聲道:“我看可行?!?p> “小韓說得對啊?!?p> “這主意不錯?!?p> 看眾人都深以為然的樣子,韓路有點膨脹了,故做幽默:“各位領(lǐng)導(dǎo),我的話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
楊光突然板臉呵斥:“就你話多,嚴(yán)重影響會場紀(jì)律,給我出去?!?p> 韓路被他直接趕走,倒鬧了個沒趣。
等到韓路離開,楊光突然笑道:“其實小韓的發(fā)言挺有見地,不愧是名牌大學(xué)生,人又年輕,機靈。我個人覺得他的意見不錯,你們說呢?”
一個副主任點頭:“主任,我也覺得不錯。殺惜這出戲除了觀眾熟悉接受度高之外,還有一個好處——出場人物多——團(tuán)里現(xiàn)在讓陶桃挑大梁,培養(yǎng)青年演員是對的,可也得給其他人演出機會,尤其是老藝術(shù)家們,別弄得每次演出都是陶桃一個人唱獨角戲,紅花還得綠色葉扶。”
大家都說是啊。
楊光道:“你們是在埋怨演出機會少嗎?咱們中心每年有六十場演出,一周一場,還不滿足?”
又有一人埋怨:“一周一場看起來多,可多是應(yīng)景,唱一段了事?!稓⑾А房偹隳苎萃暾囊怀?,可舞臺上也就那三五人,別人可沒什么演出機會?!?p> 楊光:“這場演出出了剛才定下的殺惜,要不再加個《挑滑車》讓武生和老演員們也去亮個相……咳,挑滑車這戲觀眾知道的也不多,換《長板坡》,好歹趙子龍殺了曹軍幾十個將領(lǐng),大家都有出場的機會。”
大家哈哈大笑起來,說,主任英明。
最后,大家定下了當(dāng)晚的演出劇目,《殺惜》全劇,〈長板坡〉打戲部分,糜夫人跳井那個抒情片段就算了,觀眾也不喜歡看。
這樣一來,出場演員有三十位之多,最大可能地照顧到老藝術(shù)家老演員們登臺的心愿。
除了這兩部傳統(tǒng)戲劇,還來一個現(xiàn)代舞,一個民樂,再唱一段〈蓮花落〉提醒上級觀眾,咱們中心日子過得苦啊,把整個節(jié)目安排得飽滿。
散會。
宋青山和宋田的臉色頓時難看起來。
先前韓路被楊光趕出會場,他們兩人還幸災(zāi)樂禍。但一轉(zhuǎn)眼,楊主任就全盤接受了姓韓的建議,對他的護(hù)犢之情溢于言表。
表面上看起來,韓路顏面大失,但一琢磨卻不對味。
姓韓的就是一普通工作人員,他所說的話竟然能影響到領(lǐng)導(dǎo)的決策,這就有點不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