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靜玄居幾里外的池塘邊。
昱昇真人正于此垂釣,忽聞一陣腳步聲錯落有致,正是林自在朝其走來。
這正玄道人常日里根本不與北海其他道人們來往,今日定是有事相詢。
“昱昇師叔祖,徒孫正玄前來拜會!”
說著拱手躬腰以禮。
昱昇真人卻不吃這套,擺了擺手說道:
“說吧,你這小道士來尋老道何事?”
林自在直起腰,看見老道士垂釣處水面平靜,根本無魚的蹤影,雖疑惑,卻也沒多問,而是另外問道:
“不知師叔祖可曾聽聞‘靈鳶劍指’這一武學(xué)?”
昱昇真人想了想,回憶道:
“應(yīng)當(dāng)是江南南宮世家的傳承武學(xué)。”
“南宮世家?”
林自在聽聞這個消息一愣,好像跟自己想得不太一樣。
聽見正玄的疑惑,昱昇真人一笑:
“看來你這小道士倒知道不少,這靈鳶劍指原本是前朝慕容世家的家傳武學(xué),后慕容世家被滅門后,其家族內(nèi)的武學(xué)典籍皆由上官與南宮世家所得?!?p> 昱昇真人揉了揉眉心又說道:
“不過自十一年前上官世家慘遭滅門后,靈鳶劍指便只余杭州的南宮世家一家獨有?!?p> 林自在聽得一驚!連忙問道:
“那上官世家為何慘遭滅門?”
昱昇真人只是淡淡地說了三個字:
“天赫門。”
林自在沉下心中的疑惑,又問道:
“那師叔祖可知道皇甫世家?”
昱昇真人聞言不禁高看了一眼正玄,淡淡一笑:
“老道便是皇甫世家之人?!?p> 林自在驚得退了一倆步,面露詫異:
“???”
“看在你這小道士做過點功課的份上,老道好心多跟你說幾句。
你若真想修習(xí)靈鳶劍指這類武學(xué),不若去尋你家老師,玉清一脈的無形劍道不知勝過那靈鳶劍指多少。
何況…”
昱昇真人搖了搖頭,不欲再說。
林自在見狀再次朝其拱手躬身執(zhí)禮:
“聽尊一言,得益匪淺。
那徒孫正玄便不再叨嘮師叔祖了,告辭!”
轉(zhuǎn)頭看著正玄道人離去的背影,昱昇真人不禁生出一絲困惑,不過搖了搖頭,又轉(zhuǎn)瞬消失得干凈。
回去靜玄居的林自在連忙將老師清凈子臨別交付于自己的包裹打開,一、二、三、四……共有九本書籍。
將這九本依次攤開,并未有什么功法。
林自在心中一頓,又逐一翻開查閱,終是窺破其中隱秘。
九本書中竟藏有七本劍法、六本功法、十一本旁門,不過并未顯于封面,而是幾本幾本的套個殼子,裝訂在一起。
林自在又仔細(xì)翻了翻,終于找到自己正需要的武學(xué)——
凌虛劍指·前篇:
進階武學(xué)
屬性:混元
相性:80%
運氣于臂,真元凝聚于少沖、中沖倆穴,以發(fā)劍氣!
凌虛劍氣無象無形,增強30%所使真氣特性,無視30%內(nèi)勁減傷,并附加‘化陽’、‘逐陰’特效。
化陽(一階):使其造成的陽屬性傷害降低10%
逐陰(一階):使其造成的陰屬性傷害降低10%
凌虛劍指·前篇共倆式
一為‘破’
一為‘卓’
破——概率擊潰其護體元罡
卓——每次運使此式指法后,略微提升自身身法屬性值
仔仔細(xì)細(xì)看了倆遍,林自在心中甚喜,連忙開始修習(xí)……
倆日后,林自在終是把凌虛劍指修習(xí)至小成境界。
如此快的進展,
除了自身的刻苦專研,天賦‘玉清道傳’也給予了莫大幫助。
玉清道傳(靈脈):
修習(xí)所有玉清武學(xué)、功法,相性不會低于80%;
修行任何玉清武學(xué)、功法時,提升50%修行速度、提高50%武功威能!
如今林自在五大天賦已解鎖其三,除了‘禹馀天淵’仍沒有任何頭緒以外,‘重明心瞳’,林自在已是知曉該如何解封。
不過當(dāng)務(wù)之急還是修習(xí)凌虛劍指,好在參加太行會武時有更多把握。
林自在又想到凌虛劍指·破字決的效果——破罡!
自己確實該修行一門護體功法了,最好還是元罡護體,畢竟自己真氣充沛,凝練真元也快。
林自在不禁回憶起靈蘊觀前那一夜,若是自己當(dāng)時修有一門護體功法,后面也不至于傷得如此之重。
一想起靈蘊觀,結(jié)束太行會武后,也該去了結(jié)了。
綠袍、道人……
林自在越想越是真氣翻涌,
“噗!”
吐出一口惡血,林自在平復(fù)心情后,繼續(xù)開始參讀凌虛劍指秘籍……
這一悟就悟到諸劍派上山,師侄馀善道人敲門請見。
……
林自在在馀善道人的指引下,一步步朝南門走去。
諸劍派昨日便已上山,不過時辰已晚,便被招待的執(zhí)事帶去了東居山顧卿院歇下。
昨夜,林自在還收到了陸還生發(fā)來的信息,他竟隨青神劍派上了山。
這不禁令林自在一喜,不過倆人并未見面,怕惹人生疑。
林自在忽然想起在神都遇見的陳靖玄、黃奇弦二人,不知他倆是否隨囚山派一行來到了太行山上。
如今林自在輕功梅花落幾近大成,步履生風(fēng),隨著馀善師侄不多時,便趕至論武處。
此地已是人山人海,八個方位都圍滿了人,多數(shù)都是湊熱鬧的太行外宗弟子。
林自在看了幾眼沒看見陸還生所在,便繼續(xù)跟著馀善師侄去往乾位,也就是太行劍宗一行人所在。
林自在年紀(jì)雖小,輩分卻大的很。
在當(dāng)前太行劍宗五代中列第三代。
第一代自是包括昱昇真人在內(nèi)的一代名宿;
第二代便是太行主事的一代,太行宗主、凌長老、易寰道人、易賢長老皆在其中,而如今這場論武的主事正是易賢長老;
接著才是禹寧師兄弟與正玄這一代;
再往后,便是馀上、馀善師侄那一代,也是太行劍宗內(nèi)正處于快速成長時期的弟子一代,亦是此次論武的主力軍;
最后則是于外宗修行的第五代,值守太行外山門的弟子皆在此列。
位于乾位太行一行人中,除了幾位長老,便是正玄輩分最高,他也因此坐在了前列。
其實馀上、馀善道人境界要比林自在高得多,可惜他們都已參加過了論武,若是再去會給諸劍派一種太行劍宗后繼無人的感覺。
而這一屆又剛好是太行劍宗易寰道人這一脈的劍修主事,除了被禹靜道人帶下山的弟子,便屬正玄境界最高、劍法最強。
林自在剛盤坐在蒲團上沒一會,就收到了陸還生發(fā)來的消息:
“我看見你,我在坤位的第五排?!?p> 林自在朝那邊一望……好吧,根本看不到。
這時,流程已然展開,先是諸派長老輪流開始論道,若有異議,則對峙而論,每逢一方勝出,便迎來外圍一陣叫好。
林自在就這么枯坐了幾個時辰,終于結(jié)束。
時值正午,諸劍派被招待弟子們帶去歇息,易賢長老也帶著門人后生離開。
臨走時,易賢長老還找正玄問了幾句,除了一些勉勵的話,便是詢問正玄老師清凈子的近況。
當(dāng)?shù)弥鍍糇訉⒄瞾硖袆ψ跁r,不禁輕嘆了一口氣。
玉清道自媚娘執(zhí)政時遭了劫,便一直人丁凋零。
雖代有才人出,但不定哪一代就突然斷了傳承。
更不枉說玉清如今三代之中,第三代只正玄一人。
這也是太行劍宗給予正玄諸多便利的最重要的原因,
三代弟子何其多也,但一入內(nèi)宗便遷居北海的,只正玄一人。
看著易賢長老垂老的背影,林自在一時間思緒萬千。
老師清凈子與師叔清淵道人常不與正玄見面,怕也是害怕在正玄面前不經(jīng)意露出惆悵之態(tài)與垂暮之姿。
世間求道者千萬眾,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者,有幾何?
綴其一生,終是凡夫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