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思想萌芽
愧疚感油然而生,對小主人楊廣德的愧疚瞬間涌現(xiàn)在影侍墨影的心頭。
在大漢神朝,以下犯上乃是大逆不道的罪責。
而影侍墨影剛剛作出這個舉動,也是準備好了被嚴重懲罰的心理準備的。
可事情結果是她萬萬沒有想到的,一貫看上去嚴厲的影主不但寬恕了自己的行為,且僅僅是給予自己小小的懲罰,就草草了結。
這是對她信任的體現(xiàn)。
而且更讓她感覺羞恥的是,因為自己這個舉動,被影主評價為見識的低下,這讓一個勵志于當優(yōu)秀刺客的墨影感覺到,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作為一個刺客,首先修行的第一點,就是優(yōu)秀的觀察與分辨能力,自己居然會在這個分辨方面被評判不合格,影侍墨影覺得自己要嚴重的反思,自己的能力是否出現(xiàn)了問題?
對此,影侍墨影也找過影主大人詢問,得到的結果是,“自己的見識不夠,阻礙了自己的認知。”
關于這種問題,影侍墨影也沒有辦法,只能在生活慢慢的提升。
………
另一邊,因為得到家族的重寶——書靈,得以快速累計知識楊廣德非常的興奮,他終于明白,自己老爹為什么相信自己,可以用三十天的時間久可以鑄就文心。
有這書靈的幫助,自己的進步當然是一日千里,僅僅是一天,楊廣德就已經(jīng)領悟到了自己思想的苗頭。
翻閱《論語》這本書,楊廣德發(fā)現(xiàn),孔圣人的思想主要是以“禮”為一個核心體,包容了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這八種思想,無論走那一條路,只要貫徹下去,都是條通天大道。
楊廣德翻閱《論語》,就是想要從其中找到一條與自己的思想相附和的道理。
也就是學習《論語》的過程之中,楊廣德偶然之間,翻閱到《論語》為政篇之中的一句話,“君子不器。”
瞬間,靈感的火花閃爍,自己的直覺在瘋狂的提示自己,這很重要,這很重要。
那么,君子不器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為什么我感覺他非常適合于我呢?讓我想要探究于這四個字的秘密。
憑借直覺,楊廣德可以明白,“君子不器”四個字將會成為自己的思想的主干,駕馭甚至鑄造文心的關鍵。
但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從字面上來講,“君子不器”的字面意識,就是君子不能象器具一樣。
但是,楊廣德明白,他是“死”的,而沒有“活”過來,自己需要進一步的去理解這一句話。
想要讓這“死”的四個字變“活”,難道之大,不可想象,不僅要理解其表層含義,其背后的意識也要一并了解。
楊廣德仔細思索,君子不器這四個字,可以拆分出來,分別為“君子”和“不器”這兩個部分,那么,什么“君子”。
這個問題,孔圣人的學生子貢也問過,得到的答案是,“把實際的行動擺在言論的前面,這樣的話,人們就會自然的信服你,并且德、才、學三者兼?zhèn)?,那么,無論你做什么事情,都不會受到阻礙。”
而“不器”這兩個字,首先,器是一種死物,作為鍛造器的人來說,可以把自己的器塑造成任何模樣,來去改變器的形狀。
但人是一個活著的個體,鍛造之人想要把器打照成自己想要的模樣,肯定得廢一番功夫,也會遭到反抗,最終得到的,只是一個被固定形狀的死物,作為人來說,楊廣德感覺到,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
而孔圣人要人們“不器”,就是想要人們擺脫固定的“形狀”,永遠不是一個固定的個體,得以變化,可以做自己先要做的任何事情,這也就是“不器”的含義。
器是代表著自身的價值,而可以隨意變換的器,其價值也會隨著器的變化而改變,但如果把器這個字改為道的話,這個意思就表明顯多了。
君子的器,如果比喻成一條道的話,他是不可以隨意改變的,但君子乃是持道之人,自然是多才多藝的,但也不會拘束于多才多藝之間。
而這一切,都包含在君子把持的那一條道之內。
在楊廣德穿越到這個世界之前,他的人生軌跡,都是由著命運的安排,一步步上前,沒有多余的動作,沒有任何的思想,一切都把持在命運的安排之內。
穿越是楊廣德的機遇,讓其重獲新生,擁有了選擇的機會,名為命運的方向盤把持在楊廣德的手中,由其自己來引導自己人生的方向。
以前的人生之中,有無數(shù)次,我得以改變命運的方向,但是,我都因為安逸與懦落而放棄了,這一次,我的命運就由我,來開辟新的方向吧!
君子不器,而是要成為執(zhí)道之人,把握住自己的道,掌握自己的人生軌跡。
這一刻,楊廣德才真真正正的明白了君子不器的隱藏含義:“自己選擇的道,自己把握,不可悔改,一路向前。”
猛然之間,楊廣德心中那“君子不器”的思想,已經(jīng)徹底活了過來,化為自身思想的雛形,一路向前,駕馭各種思想為兵,培養(yǎng)自己的道為將,使自己得以壯大,成為一個龐然大物。
恍惚之間,楊廣德好像看見,自己的心間,有一顆青色的心臟虛影在不斷的跳動,雖然虛幻,但依舊有一股真實的感覺。
楊廣德敢肯定,這就是自己的文心,曾經(jīng)消失,現(xiàn)在再次浴火重生,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
雖然只是一個空殼,但自己需要做的,就是用思想去編制他,用智慧去填滿他,才可以讓自己文心重現(xiàn)。
道已經(jīng)明確,接下來,就是去執(zhí)行他的道理,將化虛假為真實。
但是,填充文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需要耗費非常多的時間。
但這對于有著家族重寶——書靈輔助的楊廣德,卻并非難事,書靈體內虛幻的時間流速,和現(xiàn)實世界大不相同,大約是一比十的時間流速。
這對于同樣虛幻的文心來說,本質上是一模一樣的,所以有著可以利用的空間。
所以,有了書靈的輔助,大大的節(jié)省了思想的編制他和智慧的填補的過程,算一算時間,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可以說剛剛好。
想到這里,楊廣德不由得陷入了沉思,這種情況,是不是也在父親的預料之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