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暫行典令》在上林宛被印刷了成百上千冊后,全部分發(fā)到關中各個郡縣。
一套由劉義真等人建立的秩序終于在關中看到了雛形。
而春耕也逐漸到了尾聲,接下來便是涉及到關中存亡的一件事了。
“公子,可以進行練兵了!”
王買德整理了一下衣袖,拿出桌上的黃冊向劉義真匯報:“之前以府兵進行均田,適齡男子足有十九萬人?!?p> 劉義真最近忙的團團轉,還沒仔細了解過府兵人數,當他聽到這個數字后有些不滿:“怎么這么少?”
關中總共有八十多萬人。
以男女一比一算。
男丁便足有四十萬。
除掉老者、幼童,少說也能湊個三十萬。
可如今只有二十萬不到。
剩下的人用屁股想也知道在世家手中。
王買德也很無奈。
魏晉世家就是這么猖獗,這都是給慣出來的毛病。
劉義真不爽的背著手在殿內來回踱步。
十九萬天策府兵,看似數量龐大,但這里面水分太大了。
十九萬男丁里,體質虛弱的、身體殘疾的就要刷出去一批人充當各郡的郡兵。
再把一些意志薄弱、心理障礙、放飛自我的去掉,十九萬人里能在最后蛻變成合格士卒的估計還不足十萬人。
就這十萬士卒,還有一大半只能是后備的運糧兵,能成就精銳的便更少了。
要是能把世家藏的隱戶都挖出來,最后成軍的天策府兵少說能加個幾萬。
王買德勸道:“少點也好,畢竟亂常起于勢重?!?p> “公子可想好派誰人去練兵了嗎?”
王買德回到正題,而劉義真卻早有所選:“自然是傅弘之?!?p> 劉義真手下有資格、有能力最這事的人也就三個——王鎮(zhèn)惡、沈田子還有傅弘之。
但王鎮(zhèn)惡即將在弘農建立王家,若是再由他掌管府兵,再加上王鎮(zhèn)惡在關中的名望...
估計劉義真晚上該睡不好覺了。
不選王鎮(zhèn)惡是因為他根基太深,而不選沈田子則是因為他根基太淺。
沈田子出自吳郡沈家,他的根在南方。
由他掌管府兵,指不定就因為南方世家的各種利益糾紛棄府兵于不顧,半途而廢。
如此以來,最合適的自然是傅弘之。
首先,傅弘之出自關中北地郡傅家,天生便有關中基因。
其次,北地傅家早已沒落,不擔心傅弘之能像王鎮(zhèn)惡一樣尾大甩不掉。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傅弘之騎術精湛,是難得的可以訓練騎兵的將領。
王買德一聽劉義真心中的人選,也是說道:“公子心意與我暗合?!?p> “哈哈,英雄所見略同!”
二人隨即召來傅弘之,詢問他的意見。
傅弘之聽聞要受此大任,自然是振奮不已。
“既然公子相信吾,吾自然不會讓公子失望?!?p> “先別急著下軍令狀?!?p> 劉義真取出一張關中輿圖,指出關中局勢給傅弘之。
“雖然赫連勃勃被我軍擊退,但這么久過去,還沒聽到夏國有什么不好的風聲。說明赫連勃勃已經將夏國的局勢給控制住了?!?p> 聽到劉義真提及舊主,王買德卻依舊面色如常。
劉義真接著往下說:“赫連勃勃既然已經穩(wěn)定夏國,那遲早會繼續(xù)入侵關中?!?p> “最有可能的便是今年秋季?!?p> 說到這,劉義真抬頭看著傅弘之。
“也就是說,從現在到秋天的兩旬里,傅將軍便要讓府軍初具戰(zhàn)力,抵御赫連勃勃,將軍可有信心?”
“這......”
傅弘之猶豫了。
一貫謹慎的態(tài)度讓他在心中仔細衡量。
“如果只是步兵、弓手、甲士,兩旬綽綽有余,但若說能抵御赫連勃勃,則必須要有騎兵??!”
赫連勃勃是個聰明人,上次在商洛埋伏他的情形基本不可能再出現,所以想抵御赫連勃勃,必然要有騎兵壓陣。
但騎兵這個冷兵器之王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訓練出的。
一個合格的騎兵,少說也要進行三年以上不間斷的培養(yǎng)。
想培養(yǎng)出一支騎兵軍團,那至少要花五年的時間。
現在只給傅弘之兩旬,傅弘之自覺是個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劉義真聽完傅弘之的分析后也覺得是自己有點異想天開,只能勸慰道:“那便先訓練步卒吧,不過訓練騎兵也不能放緩?!?p> “也不一定?!?p> 這時王買德突然插話。
“關中之民自古以來都是好武之徒,精于馬術的人怕是遠比南方的要多?!?p> “公子其實可以先發(fā)一道召令,命關中所有精于馬術者匯聚起來,如此便不需要花太多時間讓士卒熟悉馬匹,自然可以大大縮短騎兵訓練的時間。”
聽完王買德的話傅弘之和劉義真恍然大悟。
傅弘之更是一拍腦袋,有些懊悔的說道:“我怎么忘記了這點!關中不似南方,善騎者無數,只要稍加訓練就可堪一用!”
劉義真聞言大喜:“那便由將軍去做了,若有什么要求盡管提,吾與先生當竭力滿足。”
傅弘之想了想后有些扭捏的說道:“可能吾還真有所求。”
“什么?放心說!只要關中有的資源,吾自會供以將軍。”
傅弘之一字一頓的回答道:“吾還需借公子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