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太醫(yī)院院判
“在下正是陳松,不知閣下是誰?”陳松問道。
男人的雙手背在身后,沒有回答陳松的問題,而是自顧自語:“聽聞你醫(yī)術高超,前一陣子治好了得了腸癰的病人?”
“確有此事!”陳松一臉平靜的回道?!安恢w下有何貴干?前來看???亦或者買藥?”
“沒事,我就是來這里轉轉,見識見識京城中沸沸揚揚的陳大神醫(yī)!”男人搖搖頭,轉身離去。
看著遠去的馬車,陳松一臉懵逼。
干啥呢?裝比呢?
“晦氣,什么人啊,真是!”陳松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走進了醫(yī)館。
“先生,您可知那人是誰?”剛剛走進,李勝勛便湊了過來。
“我哪里知道,真是莫名其妙的一個人,腦子大抵有問題!”陳松說道。
“先生,那人可是開平王常十萬的妻弟永昌侯藍玉!”李勝勛湊到陳松的耳邊,壓低聲音,生怕被別人聽到一樣。
陳松猛然回頭,道:“當真?”
“這還能有假?”李勝勛道。
開平王常遇春常言:吾擁兵十萬,便可橫行天下。
所以得名常十萬,藍玉乃是常遇春的妻弟,今年剛剛被朱元璋封為永昌侯,歲祿兩千五百石。
“去年,洮州西番十八族叛亂,他追隨鎮(zhèn)國將軍沐英以及曹國公李文忠平定叛亂,班師回朝之后,被陛下封為永昌侯!
常十萬是太子的岳父,而藍玉又是常十萬的妻弟,可以說,藍玉是標準的太子之人。”李勝勛接著解釋。
其實,李勝勛說的這些陳松都知道,只是一時之間沒有想到。
“原來他就是藍玉啊,沒有想到!”
陳松搖搖頭,又坐在了坐診區(qū)。
史書上記載,自從徐達和常遇春相繼死去之后,再加上藍玉屢立軍功,藍玉便日漸恣意驕橫,蓄養(yǎng)了許多莊奴、義子,乘勢橫行霸道。
甚至還縱兵毀關,和前元妃子有染。
但這時,朱元璋對藍玉還是能容忍的。
一切的轉機都在太子朱標死后,那時,日益驕橫的藍玉讓朱元璋深感不安,生怕年幼的朱允炆無法掌控,于是爆發(fā)了藍玉案。
只不過,這一切都是后話了。
陳松坐在坐診區(qū),他百思不得其解,這個藍玉今天突然跑到自己這里來到底想要干什么。
自己根本就不認識他,真是有些莫名其妙。
“莫名其妙,簡直莫名其妙??!”陳松搖搖頭,不再去想這件事情。
……
沒過多久,又是一輛馬車停在了醫(yī)館的門口。
現(xiàn)在陳松一聽到馬車的聲音,就有些煩悶。
“又是誰??!”陳松一臉無奈,站了起來,朝著外面走去。
剛剛走出去,陳松就看到了一臉笑容的慶童。
“圣旨到!”
慶童看到陳松的第一眼,就大聲的喊了起來。
“圣旨?!”陳松一愣,平白無故的,怎么突然會有圣旨?
“陳神醫(yī),還愣著干什么?趕緊準備香案,準備接旨吧!”慶童一臉笑容的道。
“行,行行!”陳松急忙應答,朝著里面跑去。
在李勝勛的安排下,陳松將接旨的東西準備完畢。
在大門口,陳松跪在地上,心里想著:“這圣旨來的奇怪啊,該不會是婚禮的事情吧?!”
宣旨的人不是慶童,而是一個官員,應該是中書省的屬官。
屬官的聲音響起:“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陳松醫(yī)術了得,任為太醫(yī)院院判,欽此!”
“太醫(yī)院?不是婚事?”陳松稍微一愣,隨后急忙回禮。
當屬官將圣旨交給陳松時,陳松疑惑的看向慶童,問道:“怎么這個時候突然任命我為太醫(yī)院院判?”
“陛下的心思,誰知道啊。對了,這是先生的官服?!睉c童讓人從馬車上將陳松的官服等物取了下來,放在陳松的面前。
“恭喜神醫(yī),年紀輕輕就已經(jīng)如此,前途無量啊,先走了啊,莫送!”
慶童哪里猜得到朱元璋的心思,帶著人就走了。
李勝勛走了上來,“先生,陛下這是重用你??!”
“太醫(yī)院院判是正六品的官職,說起來倒也是一步升天??!”陳松笑著說道。
明朝的太醫(yī)院有院使(正五品)一人,院判(正六品)兩人。
陳松不過一介白身,突然成為正六品的院判,倒也能說是一步登天。
別看只是小小的太醫(yī)院,在洪武年間,權利也不小。
在院判下面,有御醫(yī),生藥庫大使和惠民藥局大使。
再往下,還有醫(yī)術十三科:小方脈,婦人,瘡瘍,針灸等等科目,一共十三科。
這十三科的醫(yī)生各司其職,治療相應的病癥。
每科醫(yī)生有三個等級:醫(yī)官、醫(yī)生、醫(yī)士。
而且,在太醫(yī)院中當醫(yī)生非常的困難,每三年考一次試,再每五年考一次試,兩種考試總共要考三次。
每次考試都必須合格,才能成為醫(yī)術十三科的郎中。
至于成為御醫(yī),那花費的時間可海了去了。
從一個普通的郎中成長到御醫(yī)級別,少說也要二三十年。
每一個御醫(yī)都是很珍貴的,至于像電視上那樣,皇帝動不動將御醫(yī)給砍了的事情根本就不會出現(xiàn)。
不管什么時代,皇帝可以隨意殺戮內(nèi)臣或者外臣,都不可能隨意殺戮郎中。
就算是最殘暴的皇帝,也很少在史書上見到隨意屠殺郎中的記錄。
每科醫(yī)生少說也有三個,醫(yī)術十三科一共算上,少說也有四十多人。
這還不包括那些學徒,要是將這些林林總總的都算上,數(shù)量多的驚人。
洪武年間,朱元璋在全國州縣設置惠民藥局,這些惠民藥局,都歸太醫(yī)院管轄。
可以說,在太醫(yī)院的這一畝三分地當中,陳松的權利還是非常大的。
“恐怕我是太醫(yī)院中年齡最小的院判了吧,意想不到!”陳松看著地上裝著官服的箱子,失笑道。
“嘿,先生的本事通天,能醫(yī)死人活白骨,陛下抬愛,倒也正常!”李勝勛拍著馬屁。
“行了,不說這話了。先進去吧!”
陳松和李勝勛抬著箱子走了進去。
走進去不久,出去找人的周有才帶著四五個干練的年輕小伙出現(xiàn)在醫(yī)館門口。
周有才帶著他們走進醫(yī)館,站在醫(yī)館大廳。
“先生,這些人就是我找來的。這些人雖然不能書寫錦繡文章,但是也認得幾個字,而且干活麻利!”周有才指著這幾人,對著坐在坐診區(qū)正研究官服的陳松說道。
陳松放下手中的官服,看著周有才,目光逐漸從周有才的身上劃過,落在了周有才身后的那些年輕小伙身上。
“不對勁,不對勁!”這是陳松第一時間的想法。
根據(jù)周有才的資料來看,周有才不過是一個讀過幾天書的破落讀書人罷了,他怎么可能會在短短的時間之內(nèi)弄到這么多的人?而且還都是識字的?就好像這些人是專門準備好的!
陳松的目光從年輕小伙身上又回到了周有才的身上。
“周有才不對勁,李勝勛也不對勁。
我的醫(yī)館剛剛開門,告示剛剛張貼,他們兩個就來了,這是在是太巧了。
還有李勝勛,我都沒認出藍玉來,他憑什么認識?一個普通讀書人怎么會認識藍玉,而且還知道的那么清楚?
我這剛剛缺人,周有才就帶來了這些伙計,這實在是太巧了吧?”
陳松的眼睛瞇了起來,目光一直在周有才和李勝勛的身上流轉。
忽然,陳松想起了什么,看向皇宮方向。
“莫非是他?是了,大概率就是他!”陳松感覺,周有才和李勝勛大概率是朱元璋安排過來的,不然的話,一切不會這么巧合。
至于朱樉,他沒有必要這樣做,陳松的舅舅還在老家,這是陳松的軟肋,他沒有這樣做的道理。
至于朱棣,那就更不可能了?,F(xiàn)在的朱棣是個急性子,而且和陳松沒有什么沖突,不可能派人監(jiān)視。
胡惟庸就更加不可能了,兩人都是不死不休的仇人了,胡惟庸只會將陳松直接整死,不會用這樣的辦法。
想明白這里面的事情之后,陳松深吸口氣,看向周有才,“這樣吧,這些人都是你帶來的,你先將他們的身份信息整理出來。
我還要對他們進行考核,醫(yī)館不比其他地方,不可有半分馬虎!”
“好,明白!”周有才拱手回道。
坐了沒多長時間,幾個人走進了醫(yī)館。
他們看到了坐在坐診區(qū)的陳松,徑直走了過來。
領頭的是一個頭發(fā)花白的老頭,這人正是太醫(yī)院最德高望重的御醫(yī),同時也是在醫(yī)院院使——鄒和。
“敢問可是陳神醫(yī)?”鄒和頗為恭敬的朝著陳松拱拱手,開口詢問。
“我就是陳松,不知幾位是看病還是買藥?”陳松站起,回了一禮。
鄒和笑道:“即非看病,亦非買藥,老夫乃是太醫(yī)院院使,今早陛下傳了命令,陳神醫(yī)如今已經(jīng)是太醫(yī)院的院判,所以老夫前來請陳神醫(yī),同時說一些太醫(yī)院的規(guī)章制度!”
“原來是鄒大人???我到時候去太醫(yī)院就行了,怎么能勞煩鄒大人親自過來呢?這不是亂了規(guī)矩嗎?”陳松謙虛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