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雍涼風(fēng)云

第七十章 盛名虛士、不問出身

雍涼風(fēng)云 黃油之手 3425 2024-04-07 05:23:32

  軍師這個稱呼,東漢已有記載,袁紹為冀州牧后,就曾請盧植為軍師,其弟袁術(shù)亦曾強迫馬日磾為軍師。

  而軍師祭酒則是曹操因?qū)胃裢庑蕾p,在東漢建安三年(198年),特設(shè)此職以示禮遇,祭酒即首席之意。至西晉時,因為避司馬師名諱的緣故,才改作軍咨祭酒。

  出身寒微的光逸,在司馬睿稱帝不久,繼其薦主胡毋輔之死后出任軍咨祭酒,這在重視門第出身的江左,只能說明一件事,就是那段時間他所發(fā)揮的作用沒人能頂替。

  胡毋輔之先投司馬越,司馬越死后,南渡投靠時為安東將軍的司馬睿,開始在其軍府中擔(dān)任軍咨祭酒。而胡毋輔之的前任,則是出自瑯琊王氏的王澄,但王澄赴任途經(jīng)豫章時,卻被其族兄王敦命麾下力士在宴中扼殺。

  王澄的兄長即王衍,其在寧平城送掉西晉最后一副家當(dāng),包括四萬甲士在內(nèi)十萬晉軍全軍覆沒,在被石勒俘虜后,不僅推脫自身責(zé)任,為了活命還勸石勒稱帝。

  王衍被俘后的表現(xiàn)雖然不堪,但也不讓人意外,因為早在八王之亂爆發(fā)前,他一直都毫無擔(dān)當(dāng),才干還是有的,只是天賦全點歪在小聰明上。在中原大亂,大廈將傾時,王衍可以說是毫無作為,一味的損公肥私,為家族扒拉好處,為親弟王澄、族弟王敦分別謀得荊、青二州刺史,再加上他身在朝堂,如同狡兔三窟。

  被王衍寄予厚望的王澄,則是年少成名,但大多是王衍為其經(jīng)營出來的人設(shè),實際上,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簡直就是個草包。

  王澄在當(dāng)時的名氣,還要盛過王敦,兼具一身好皮囊,身為世家子卻以力大著稱,因為沒啥戰(zhàn)績,大概率也是吹出來的,身邊還豢養(yǎng)二十名執(zhí)鐵馬鞭的衛(wèi)士,由于王衍的緣故,家族資源傾斜堆砌,素為王敦所憚。王敦、王導(dǎo)的身高與之相比,都很一般,放現(xiàn)在來說,很難跟山東大漢這個詞眼聯(lián)想到一起。

  王澄在荊州刺史任上,卻將王衍為其籌謀的一手好牌打個稀爛,到鎮(zhèn)后日夜縱酒,不理軍政。

  北面,流民首領(lǐng)王如率部由沔、漢一帶進逼襄陽,王澄不能應(yīng)對,反諉過于下屬,以糧草供應(yīng)不足為名,殺長史頂罪。

  南面,湘州刺史荀眺因部下進言,而欲殺盡巴蜀流民,流民驚恐,數(shù)萬家一時俱反,推杜弢為首領(lǐng),攻破郡縣。王澄仍是不管不顧,與親信日夜飲酒,投壺博戲,還被人吹捧說是膽子大,又殺富戶抄掠財貨,于是州中上下無不對其離心。

  等到杜弢上表司馬睿請降,王澄假裝接受,轉(zhuǎn)頭就派兵攻打,將巴蜀流民重新逼反,之后卻又無力討伐,內(nèi)部也因為他的倒行逆施,出現(xiàn)叛亂。

  可即便如此,王澄不過落了面子,又從荊州刺史調(diào)任,仍能被司馬睿召去建康,擔(dān)任軍咨祭酒。

  顯然,王澄清奇的腦回路,大概率跟首席謀士不適配,出主意不行,做決斷也是一塌糊涂,但司馬睿需要的是其家世、名望,為將來稱帝增添籌碼,而這正是王敦忌憚的。

  早些時候,王衍曾品評天下士人,以王澄為第一,庾敳第二,王敦第三。同是瑯琊王氏,可家族之中也分遠(yuǎn)近親疏,王敦向來高傲,眼看酒囊飯袋的王澄也被捧作名士,位列尚在他前,這口氣怕是忍了好些年。

  王敦都起意要殺王澄了,王澄路過江州還主動找上門去炫耀,他是蠢嗎?并不是,而是在家族中,在仕途上,他習(xí)慣了周圍人的贊美、恭維,根本意識不到問題所在,自然察覺不到危險,也就不知道害怕。

  胡毋輔之是泰山奉高人,其高祖父胡毋班為東漢末年名士,八廚之一,這里的廚,指的是能以財濟人,時人稱之為“海內(nèi)珍奇胡毋季皮”。

  只是在東漢初平元年(190年),時為執(zhí)金吾的胡毋班,奉董卓之命前往關(guān)東,攜帶詔書勸解聯(lián)軍,卻被袁紹指使王匡殺死。王匡不僅也是泰山郡人,還是胡毋班的大舅哥,后來兵敗于董卓,返鄉(xiāng)募兵,被胡毋班的親族與曹操合力攻殺。

  早年間,胡毋輔之的父親胡毋原,因為有練兵之才,得到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舉薦,做了太尉長史,但到胡毋輔之入仕時,其父已亡故多年,家中一向清貧。

  為此,胡毋輔之主動放棄州郡佐官的機會,反而從代理繁昌令這種高門視為濁流的庶務(wù)官起家,但也歷練出了善于識人于微末的眼光,為人還不愛擺架子,在他舉薦的人才中,既有縣吏出身的光逸,還有騶卒出身的王子博。

  放到現(xiàn)在,胡毋輔之的才能主要體現(xiàn)在人才中介,或者說是獵頭,而作為軍師這樣的謀士,明顯超出他的專業(yè)范圍,所以依附于他的光逸,才是隱于幕后的真正智囊。

  由于出身寒門,光逸做過縣吏,因緣際會得到胡毋輔之的賞識,卻引來縣令嫉妒,借故將他訓(xùn)斥免職。在胡毋輔之幫助下,光逸被舉為孝廉,擔(dān)任本州從事,但根基淺薄的他,并不被重視,不久他就棄官而走,前去投奔胡毋輔之。

  這之后,胡毋輔之將光逸舉薦給了時為太傅的東海王司馬越,可光逸因為出身太低,直接被無視。直到一次閑暇宴飲,司馬越詢問胡毋輔之有無人才舉薦,光逸再次被提起,這才被司馬越下書州縣,得到召用。這一連串的坎坷遭遇,成為光逸領(lǐng)悟良多的寶貴閱歷,對于一直賞識他的胡毋輔之,更是有著非比尋常的感激,心甘情愿在背后為其出謀劃策。

  光逸早在做縣吏時,就有急智,且膽大心細(xì),更難能可貴的是,既放得下臉面,又能守住底線。

  自東漢末年,曹操作《求賢令》,唯才是舉,曹丕稱帝之后,也以此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基準(zhǔn),并納入《九品中正法》。

  與曹操同鄉(xiāng)的丁斐,自陳留起兵就前去投奔,但他為人貪財,多次犯法。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隨同伐吳的途中,丁斐以權(quán)限之便,用自家的瘦牛私下替換公家的壯牛,被人揭發(fā)后奪職下獄。曹操曾開玩笑問丁斐,你的官印哪去了,丁斐也戲謔的回答,說是拿去換餅吃了,不久后,曹操就為其恢復(fù)官職,聽用如初。

  亂世之中,個人的品行底線被不斷拉低,丁斐這樣的,已經(jīng)是矮子里面拔將軍了。永嘉之亂后,西晉滅亡,衣冠南渡,東晉時期的那些所謂名士,一樁樁辣眼睛的事跡里,人品上有堅持的實在太少,正因為他們?nèi)似凡睿栽诠葱亩方欠€(wěn)固自家權(quán)勢的同時,又希望依附于己的人才都能堅守底線,總之是相當(dāng)?shù)拿?。這些名士作為當(dāng)時的精英階層,并非不知道上行下效的道理,只是習(xí)慣了寬以律己,嚴(yán)以待人。

  在以濫飲、服散、清談、縱情享樂為風(fēng)度的江左,為了求得上位從而選擇不做人的大把,可就算能夠俯下身段,給如同王、謝這般的頂級世家充當(dāng)門下走狗,人家還不一定收呢,江左的清貴要職,方鎮(zhèn)實缺,安置他們自家子侄,門生故舊都不夠,家族成員內(nèi)部的資源爭奪,都到了恨不能殺之而后快的地步。

  相比五十年前為東晉效力的同族前輩光逸,接受前秦征辟的光祚,作為關(guān)東士人來到關(guān)中后,雖然也受到歧視,但直接從苻堅近臣起家,如果不是淝水之戰(zhàn),前途將是一片光明。并非前秦朝野不存在頑固的保守勢力,如苻堅繼位之初,反對超擢王猛的苻健一系舊臣,可在苻堅、王猛這對君臣聯(lián)手的改革下,仍做到了用人不問出身。

  但隨著李威、呂婆樓、王猛、楊安、鄧羌等人相繼病故后,苻堅對中兵的控制力下降,苻健一系的外戚世酋、勛貴舊臣組成的保守勢力再度抬頭。

  前秦建元十六年(380年),受彭超、俱難兵敗淮陰的啟發(fā),苻堅二月時就有意設(shè)立教武堂,最初打算連各軍將佐都要就學(xué),但遭保守勢力反對。在心腹大臣秘書監(jiān)朱肜的勸諫下,苻堅才改變初衷,縮減規(guī)模,只以中兵各軍少年郎衛(wèi)入學(xué),并與原先值宿禁衛(wèi)的授學(xué)省并在一起,借著春蒐討伐苻洛的大軍開拔的兵威,才將這件拖延了兩個多月的提議落實。

  當(dāng)然了,如果排除前秦在選賢任能上的一系列努力,也有世家看不上,不來投靠的緣故。汾陰薛氏,由于是蜀漢滅亡后,才舉宗遷來河?xùn)|,并非世居當(dāng)?shù)氐耐林幢阍诓芪?、西晉時,家族中幾代人連續(xù)出任高官,甚至就在鄉(xiāng)里不遠(yuǎn)的河?xùn)|、上黨做太守,在河?xùn)|依舊遭受歧視,被蔑稱為蜀薛。

  可就是薛氏這種不被其他世家認(rèn)同的門第,雖未南渡,面對苻堅的辟請也數(shù)次拒絕出仕,只以地方武力強宗,在汾河以南,距汾陰縣城八十里處,于山上筑城自保。

  薛強壘立于孤山之半,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東、西、南三面多為近乎懸崖般的陡壁,北面小路歪斜崎嶇,雙馬不得并馳,且東、西還有二澗夾流。苻堅親率大軍討伐割據(jù)并州的張平時,軍隊北上曾行經(jīng)汾水,在山下請與薛強會面遭拒后,左右將士氣的要攻山。當(dāng)時的苻堅心中雖也不爽,可面對這種險隘,真的是無可奈何。

  薛氏當(dāng)時主要的三支,西宗的薛強掌汾陰宗族,在桓溫第一次北伐駐兵灞上之前,就與王猛有著深厚的交情。

  而起初與王猛、權(quán)翼并列,同為苻堅心腹的薛贊,太原人的他出身薛氏北宗,云龍門之變以前,就是苻堅心腹,可因為宗族的拖累,后來慢慢掉了隊。苻堅即位后,薛贊在前秦做了多年的中書侍郎,也只是看著顯貴的光祿大夫,至前秦長安陷落,憑借曾經(jīng)的情分,投奔了舊主姚襄之弟姚萇。

  南宗始祖為薛雕,其玄孫薛安都,早年起兵反叛北魏,南下投奔劉宋后,還參與了元嘉北伐,晚年又降歸北魏,這一支大多也隨之遷回北方,在南朝者寥寥無幾,薛安都的六世孫即唐初名將薛仁貴。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