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唐唯一一個修仙者

第五十五章 告別勝州

大唐唯一一個修仙者 馬千牛 2014 2021-04-19 10:00:00

  屈利失,時健啜,吐迷度,多濫葛末四人連稱不敢,表示今后一定服從高長史的領導。

  隨后眾人渡過黃河,來到黃河北岸的圣翼城。

  如今的圣翼城已經(jīng)完全建成,加之東市商戶的幫助,城中的商貿(mào)氛圍也漸漸熱鬧起來,初步形成了北方草原特產(chǎn)的集散中心。假以時日,必將成為大唐繼揚州、益州之后的第三個商業(yè)中心。

  李景恒一行人一路走過,從長安趕來幫忙的商戶紛紛向李景恒行禮,而鐵勒人更是跪在地上,口稱恭迎長生天的使者。

  來到天馬廣場,將近三層樓高的天馬石雕闖入大家眼簾,高履行驚嘆道:“好一騎栩栩如生的石馬!”

  上次從郁督軍山凱旋,回師勝州時,這座石雕還沒有雕成,所以這也是李景恒第一次看到天馬石雕的完整面目。驚嘆不愧是石匠中的國家隊,把閻立本天馬圖里的神韻都完全表現(xiàn)出來了,仿佛下一刻就要騰飛起來。

  李景恒自得地介紹道:“履行,這就是我那匹天馬。去年時候,我特意請圣人幫忙,讓將作少監(jiān)閻立本繪制了天馬的圖樣,再交由將作監(jiān)的石匠雕塑。今后天馬會隨我回京去,就由這座石馬代為鎮(zhèn)守在圣翼城,也方便給草原百姓朝圣?!?p>  “原來是閻大家的手筆,難怪!”高履行感慨道。

  閻立本是當世第一畫師,高履行表姐長孫皇后安葬的昭陵里,就有閻立本將李世民所騎的六匹駿馬繪成畫,再雕刻在石屏上,就是后世有名的昭陵六駿。

  沒想到李景恒更會整活,直接弄了一個三層樓高的雕塑,遠遠看去,確實有一種神圣的朝圣感。

  視察完圣翼城,李景恒跟高履行該交代的也已經(jīng)都交代好了,該是離開勝州的時候了。

  高翼、魏崇二人也要各赴平州、甘州,當刺史去了。

  高履行和屈利失,時健啜,吐迷度,多濫葛末四人一起將他們送到城外,李景恒揮揮手說:“送人千里,終須一別,都回去吧。把勝州的事情做好,希望等我下次回勝州時,勝州已經(jīng)可以和揚州媲美,成為真正的塞上江南。”

  “德鄰,保重!”高履行最后告別道。

  離開勝州,李景恒三人又一起騎行了一會,到了岔路口,也要分道揚鑣了。李景恒勒馬拱手道:“好了,輪到我們告別了?!?p>  高翼略顯激動道:“大王,在長安的宮門中蹉跎十余載,翼從來沒想過能有朝一日成為一州刺史,還封了開國縣侯。沒想到結識大王才一年時間,翼就實現(xiàn)了守牧封侯的平生夙愿。想想當日在驪山腳下,翼班門弄斧,冒犯大王,大王卻不計前嫌,將翼引為心腹,翼真是汗顏啊?!?p>  魏崇也說道:“誰說不是呢,自從得罪了尉遲恭后,我一直以為這輩子就做個昭武校尉致仕了,誰想到,僅僅一年,就官至甘州刺史??磥戆倌曛?,要是有人還能記得我,也得尊稱我一句魏甘州了?!?p>  李景恒笑道:“你們都有大本事的人,早該建功立業(yè)了。本來我還覺得讓你們在勝州當個佐官是耽誤你們了,現(xiàn)在更好,圣人擔心我在勝州勢力太大,把你們都調(diào)出了勝州。魏崇,你的眼光要放遠些,一個魏甘州就滿足了嗎?至少也要向你的一生之敵尉遲恭學習,做個國公嘛?!?p>  魏崇更笑道:“如果以后史書叫我壯繆公的話,那還不如叫魏甘州呢。真是多謝大王為我出了這口惡氣了?!?p>  高翼跟著揶揄道:“魏崇一直喝不慣這里的酒水,那日聽說了大王力諫圣人把尉遲恭的謚號改成‘壯繆’后,高興得大醉了三天?!?p>  李景恒擺擺手道:“尉遲恭和我家的仇比你們大多了,我也只是為自己報仇而已?!?p>  “不管怎么說,還是要感謝大王的!”

  李景恒也就沒再推辭高魏二人的謝意,轉而正色道:“不過我說的是真的,你們今后的前途肯定不會止步刺史。特別是高翼,此去平州,當處在高句麗前線。如今薛延陀已經(jīng)平定,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很快,圣人就會把目光重新投向高句麗了?!?p>  高翼大驚失色,急道:“難道我們又要征伐遼東了?”

  難怪高翼害怕起來,實在是征伐遼東,已經(jīng)是一個夢魘了。當年全盛時期的隋帝國就是在三征高句麗后土崩瓦解,以《無向遼東浪死歌》為代表,各地紛紛起兵反抗隋煬帝統(tǒng)治,混戰(zhàn)十余年,才最終由李唐再次統(tǒng)一天下。如今距離貞觀二年,消滅最后一個割據(jù)軍閥梁師都才過了十四年。

  李景恒道:“高句麗比東突厥、薛延陀要危險得多,當年東突厥、薛延陀雖然強大,但充其量只是部落的集合體。我朝昔日滅東突厥前,就策反了東突厥小可汗突利。這次薛延陀的夷男,也是死在了內(nèi)訌中。但是高句麗不一樣,他是和我們中原王朝一樣建構的政權。比東突厥、薛延陀要危險得多,而且割據(jù)遼東,一旦中原有變,就有可能長驅(qū)直入,入侵中原。隋煬帝雖然無道,但并非昏君,他冒著亡國的代價一定要滅掉高句麗不是沒有道理的。而三征高句麗卻依舊沒能滅掉高句麗,也從側面反映出高句麗的強大。圣人有千古一帝的雄心,肯定不會繼續(xù)坐視高句麗越來越強大的?!?p>  隋唐兩朝的高句麗,就相當于明末的后金,而且還是農(nóng)耕文明,相比游牧文明能夠有效抵御天災。如果放任它繼續(xù)做大,遲早會威脅中央王朝的安危。所以從隋文帝開始,便一直著手消滅高句麗,歷史上即使在李世民時期,也沒能消滅高句麗,直到他兒子李治時,才滅掉高句麗,設置了安東都護府。

  接著對魏崇道:“你在甘州也一樣有建功立業(yè)的機會,雖然高昌已經(jīng)平定,但西域還是不太平。焉耆、龜茲等一眾小國并不服大唐,以后有的是大顯身手的機會。”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