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出征
張良身為相國府的下一代繼承人,不能接觸太多的兵權(quán),所以只有出謀劃策的幕僚和不用正面作戰(zhàn)的督糧官適合張良。
可是以姬無夜的性格,一定會在軍中刁難甚至殺了韓非,而糧草卻是一個避不開的問題。
姬無夜掌握了糧草,就相當于掌握了韓非的生死,這樣很輕易就能讓韓非和那三萬大軍潰敗。
只是現(xiàn)在這個位置被張良掌控,就意味著這個命脈在相國府手中了,那姬無夜肯定會出一些陰招。
不過'張開地雖然心中有些嘆息,可還是說道:“多謝九公子的厚愛,老夫在這里替張良謝過公子了?!?p> 隨著馬車的轱轆聲,張良和張開地的各種想法都不一樣。韓非心中有些奇怪張開地為什么答應(yīng)的這么爽快。
而張開地心中有些無奈,他其實并不想跟姬無夜正面交鋒,可惜這次卻不得不這么做。
以張開地的眼光來看,面前這位九公子無論是文采還是權(quán)謀之術(shù)都是上上等。
張開地幾乎有六七成的把握韓非會登上王位,所以他現(xiàn)在必須早點下注,就如同當年他下注在韓王安身上一樣。
而不想跟姬無夜正面交鋒,那完全就是人老了,沒有這個精力和姬無夜斗了,而且他也不用斗。
自古以來權(quán)臣都沒有什么好下場,尤其是掌管兵權(quán)的權(quán)臣,可惜姬無夜卻看不明白這一點。
自以為能夠一手遮天,卻不知道這天其實是韓王讓他遮的,一旦韓王想要讓天空出現(xiàn)太陽,那夜幕也就離消散不遠了。
對于當今韓王,張開地不敢說了解完全,卻也懂得韓王安十之八九的想法。
韓王作為天下間最弱小的王,只能用詭謀之術(shù)來讓韓國繼續(xù)存在下去。
遠的不說,就說當年送鄭國去秦國修建鄭國渠,韓王安難道真的不明白鄭國的能耐嗎?
還是說真的不知道鄭國渠修建好后,會對秦國的國力有多大的幫助。
可惜當時韓王安別無選擇,因為當時秦國已經(jīng)準備攻打韓國了,而那時候趙國歷經(jīng)長平之戰(zhàn)不久,邊境又有匈奴等胡人為患,所以根本不可能出兵幫助韓國。
在亡國之日就要來臨時,韓王安只能選擇這個辦法,所幸十年過去鄭國成功修建了鄭國渠,而趙國也恢復(fù)了一定的國力。
之后韓王安也想要改變韓國現(xiàn)在的狀況,可惜韓王安內(nèi)無安邦定國之才,外無抵擋他國之軍。
所以韓王安只能想出了一個通敵之策,讓韓國某些位高權(quán)重之人當秦國的內(nèi)奸。
讓這個位高權(quán)重之人跟秦國勾結(jié),讓秦國的大臣和君王都以為韓國在秦國的掌握之中,只要想滅韓國隨時都能滅。
就如同一只貓抓到了一只老鼠,并不會立刻把這只老鼠吃了,而是會戲耍一番才吃。而如果這時候另外一只胖一點的老鼠從貓的面前走過,那這只貓一定會先去把那只胖老鼠也抓來。
而韓王安的這個計劃也算是成功了,最近十年時間秦國并沒有在出兵犯韓。
反倒是以前依舊保留有一定實力的魏國在秦國的攻打下不斷的喪師失地,現(xiàn)在已經(jīng)比韓國強不了多少了。
要知道在長平之戰(zhàn)后,趙國衰落時魏國卻沒有受到什么大的損傷,實力已經(jīng)跟長平之戰(zhàn)后的趙國持平。
一個強大的魏國并不符合趙國和韓國的利益,所以趙、韓兩國都是眼睜睜的看著魏國在秦國的攻打下不斷的丟失國土,并沒有發(fā)兵援救。
而現(xiàn)在魏國和韓國都被打殘了,所以秦國的下一個目標自然瞄準了趙國。
只是就連韓王安都沒想到現(xiàn)在的趙國居然這么弱,不過一戰(zhàn)之下就十萬大軍覆沒。
所以這次救援趙國也是迫不得已,如果趙國滅亡了,那整個三晉就真的沒人能抵抗秦國了。
只是想到這里,張開地的心中微微一嘆。
這些年不止是韓國的日子不好過,就連韓王安的雄心也在一天天的被消磨,到現(xiàn)在更是只知道享樂,對姬無夜已經(jīng)是放縱了。
其實張開地也知道,這是韓王安已經(jīng)無計可施的原因,也是韓王安的年齡大了的原因。
畢竟韓王安是韓王,如今在年紀大了后想要享受一下,這沒人能說出什么來。
只是韓王安可以不管韓國了,而他張開地卻必須要為家族和韓國考慮一下。
…………
過了一會,韓非從張開地的馬車上下來,與張開地分道揚鑣了。
韓非看著端坐的韓千乘,笑著說道:“大侄子,你是怎么認我四哥當義父的?”
韓千乘一臉謙虛的說道:“屬下不敢跟九公子攀親戚,還請九公子就叫屬下千乘罷,另外我跟隨四公子完全是因為緣分?!?p> 韓非聽到韓千乘的話,倒是覺得韓千乘不像自己那位四哥那么狡猾。
當然這或許也是因為韓千乘的年紀比較小,所以才這樣的。
不過想起剛才張開地的數(shù)據(jù),韓非倒是頗為意外。
原本韓非以為身為最弱韓國的國相,張開地的能力應(yīng)該不怎么樣,結(jié)果張開地的能力卻出乎了韓非的預(yù)料。
張開地:武21,智87。
實際上這是韓非完全沒想到的,看起來哪怕是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小看。
看似韓國這些人在歷史上沒有多少名氣,可或許正是因為韓國本身限制了這些人的發(fā)展。
畢竟若無驚天之才,想要挽救韓國的局面基本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這時候的韓國,看似擁有一百多萬的人口,二十萬大軍。
可實際上的戰(zhàn)斗力卻極弱,韓國上下早就沒有了戰(zhàn)心,也沒有了戰(zhàn)意。
事實上韓國的問題早就是公開的了,只是如今的韓國根本經(jīng)不起折騰。
韓國如今的軍隊由姬無夜血衣侯掌管,商人之事也是夜幕和宗室、相國府瓜分。
而現(xiàn)在韓國朝堂之上和外面的縣令都大多是相國府、夜幕、韓王的人,韓王代表的又是韓國宗室。
偏偏這三方勢力每一個都不希望韓國有所改變,因為一旦韓國有變化,那就意味著他們的勢力要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