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說法的來源是人類正式宣布與精靈決裂時,聯(lián)盟首領卡·諾的一次演講。
“精靈腐朽血腥的綠幕統(tǒng)治已成過去,新的紀元已經(jīng)到來!記住這一天,這一天將被后人永遠銘記!”
于是在往后數(shù)十年的舊世界戰(zhàn)爭中,每個記錄歷史的人類,都認可了卡·諾所說的新紀元,也都采用了新的紀年法。
或許它有些不太嚴謹,或許它使用起來有些麻煩,但是沒有人會在那二十年去反對它,沒有人會反對這樣一種浪漫。
而那短短二十多年發(fā)生的無數(shù)英雄事跡,也足以向后世證明這二十年的燦爛歷史足以撐起一個卡·諾所稱的新紀元。
新紀元以前,人類其實一直有自己傳承的人類紀年法,因為歷史實在太過久遠,流傳到如今的只是一串數(shù)字,沒有知道它為什么開始,也沒人知道它又是以什么而開始的,甚至還有傳言認為所謂的人類紀元其實是精靈們發(fā)明的紀年法。
或許這個傳言也是“新紀元”誕生的原因之一。
誕生人類紀元的先祖世界,太陽和月亮每個日夜都會發(fā)生變化,所以人們根據(jù)月亮的變化,確定了每個月有三十天。
再根據(jù)天氣的變化,定下了四季,春、夏、秋、冬,而四季每季恰好都擁有九十天。
當四季進行了一個輪回,便經(jīng)歷了十二個月三百六十天,也就是一年。
新紀元誕生的那一天,正是人類紀元的3321年,第十一個圓月日,十一月十五日。
而當人類離開了先祖世界的懷抱,踏入迥然陌生的新世界——萊恩世界時,人們發(fā)現(xiàn)適用了3321年的古老的紀年法,不適用了!
因為這里的月亮永遠不會發(fā)生變化,而且這里根本不存在四季之分。
新世界的時間是混亂的!
于是人們不得不尋找獨屬于這個世界的時間軌跡,以此來確定一個新的時間法則。
經(jīng)過了漫長的探索,人們終于發(fā)現(xiàn)了那個軌跡,那就是元素之風!
在先祖世界中穩(wěn)定均勻分布的元素之力,在萊恩世界卻是不斷流動的,就像風一樣。
而且它們流動方向相當規(guī)律,不論流動的速度多快或者多慢,每隔一段固定的時間,它們才會發(fā)生一次風向的變化,而這段固定的時間,正好是三十天。
更神奇的是,元素之風的風向在經(jīng)過十二次的變化后,到了第十三次變化時,風向的變化又回到了起點。
所以,一切都是如此的巧合。
一次元素之風的風向轉變是三十天,而十二次的風向轉變是一個輪回。
因為一切都剛剛好,人們甚至都不需要改變名稱。
萊恩世界的時間依然是一個月三十天,一年十二個月。
于是在人類紀元的3322年,四月十一日,萊恩世界擁有了自己的紀元。
1年,一月一日。
那正是元素之風作為新世界時間使者的第一天。
——《元素之風》
……
……
……
在張衣一開始看書名時,還以為這本書講的也是超凡力量。
卻沒想到是一部編年史。
這本編年史從精靈紀元的綠幕時代開始講起,那時所有已知的生物包括人類都還生活在舊世界里,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先祖世界。
精靈統(tǒng)治著整個先祖世界,擁有光輝燦爛的文明和歷史,每個生活在先祖世界的種族都對精靈俯首稱臣。
人類崛起后,聯(lián)合了其他被欺壓的種族成立了聯(lián)盟,用了二十年的時間終結精靈的統(tǒng)治。
成為先祖世界主宰的人類并沒有因此停滯不前,因為人口的爆炸,以及人類政府的強烈支持,其中不斷有人踏入新世界,想在新世界——也就是張衣現(xiàn)在所在的萊恩世界中尋找新的機會。
這個不斷進行大遷徙的時代被稱之為“煉金時代”。
之所以被稱之為煉金時代,是因為那個時代更被后人津津樂道的是整個社會狂熱的煉金氣氛。
那個瘋狂的時代每個人都在試圖找尋一個能從無到有,能憑空創(chuàng)造出金錢甚至生命的法術。
雖然之后的事實證明,想當然的煉金術并不符合超凡力量的基本定律,但是這段瘋狂的時代卻陰差陽錯地使得銘刻技術發(fā)展了起來。
經(jīng)過了數(shù)百年遷徙和發(fā)展,人類逐漸在萊恩世界站穩(wěn)了腳步,但是卻因為人類的頻繁侵襲和破壞,整個萊恩的世界意志開始對人類充滿了敵意。
魔獸開始肆虐傷人,超凡力量的波動開始變得紊亂,天災的誕生變得更加琢磨不透,人心也變得越加惶恐。
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岌岌可危。
時勢造英雄,這個人類危機的時代涌現(xiàn)了大量的英雄人物,在這些英雄人物的引領下,人類度過了難關。
這個時代被稱之為“英雄時代”。
英雄時代已經(jīng)距今過去百年,這百年以來,人類社會變得越來越穩(wěn)定繁榮,也變得越來越團結。
有人將現(xiàn)在這個時代自豪地稱之為“聯(lián)盟時代”,以此來證明人類正在重回曾經(jīng)擊敗先祖世界霸主時的榮光。
當然,如今這個時代到底該叫什么,這是后人才能回答的問題。
“太神奇了,每個月的變化竟然是基于這個世界超凡力量的流動方向變化?!?p> 張衣轉過頭問同樣在看書的風。
“你知道元素之風除了拿來確定時間還有什么別的作用嗎?”
風放下了手上那本《泰斯科美食指南》,開始皺眉思考張衣的問題。
這其實有些難為她了,作為一個在學院一直以來名列倒數(shù)的差生,想在她知識貧瘠的大腦中找到這種學術問題的答案,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雖然風的學習成績糟糕,但是她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卻非常豐富。
她估摸著以往的經(jīng)歷,給了張衣答案:
“聽一些會用法術的家伙說,在釋放法術的時候,如果站在元素之風的風口,構建的法術質量會增強、速度會變快?!?p> “據(jù)說如果元素之風刮得夠大,空手施法的威力會比用法杖施法的威力還高?!?p> 張衣聽得心癢癢,這個世界的超凡力量太有趣了,施放法術竟然還要看風向。
那兩個法師打架豈不是會一直跑動,以此來占據(jù)有利地形?
若真是那樣,那可真累人。
“超凡力量嗎?”張衣看了看自己手掌。
“怎么確定自己有沒有超凡力量?如果沒有天賦,超凡力量可以通過后期的學習來獲得嗎?”
風又開始皺眉頭了。
因為她的超凡力量覺醒根本不是按萊恩世界的標準來的,所以萊恩世界超凡力量覺醒的標準到底是啥樣,她也從來沒有關心過。
至于沒有超凡力量的天賦,后天能不能通過學習獲得。
她哪知道啊,她有天賦啊。
看著一臉糾結的風,張衣知道自己是難為她了。
到時候到了泰斯科,肯定有的是辦法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不急這一時。
張衣合上了《元素之風》,拿起了最后一本書。
《二十三個月環(huán)游世界》
……
……
……
張衣痛苦地放下書本,他不由地開始擠按自己的太陽穴。
這書看得他太痛苦了,整本書的遣詞造句非?;靵y,要不是張衣知道自己語言思維沒有問題,要不然還以為看得如此痛苦是自己的原因。
不過這本書的干貨確實多。
作者是一個旅行者,他勵志要找到傳聞中的琥珀之海,于是便開始了這段旅程。
他的計劃是環(huán)游整個萊恩世界打探消息,于是便詳細地記錄整個旅行過程中的所見所聞。
他的書本中不但詳細地介紹著每個城市、每個野外聚落、每座山脈、每條河流等等沿途的風土人情。
還會記載著諸如各個區(qū)域的魔獸分布、各種野外世界中可以食用的食物等等的生存指南。
整本書的內(nèi)容之豐富甚至可以稱之為是萊恩世界的地理百科全書。
當然這樣小小一本書也不足以攬括整個萊恩世界,就如同書名說所的《二十三個月環(huán)游世界》,而不是《二十三個月走遍世界》,作者只是大致地繞著萊恩世界轉了一圈,很多人類城市都沒有踏足。
全書最后的結尾作者稱自己已經(jīng)打聽到了琥珀之海的確切消息,準備動身前往了。
全文到了這里便戛然而止,留下了一個相當耐人尋味的結局。
更有意思的是作者在旅行的沿途中埋葬了一些寶藏,并將寶藏的方位以謎語的形式放在了書中。
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找到作者留下的寶藏?
這些飽含著作者小心思的寶藏又會是什么?
“這本書怎么樣?”風突然湊過頭來,滿臉的期待,看來她很喜歡這本書。
“很好,但是很爛?!?p> 風愣了愣:“什么意思?”
“寫得東西很精彩很新奇,內(nèi)容也相當豐富,但是文筆和遣詞造句太差了,感覺是書的作者可能是半個文盲?!?p> 風相當不贊同地隨意附和了一聲。
其實這本書的作者完全可以找人代寫,將整本書重新潤色一遍,那就完美了。
不過有時一些優(yōu)秀的事物擁有的一點缺憾時,反而會讓人記憶更加深刻,更令人珍惜。
張衣看了看天色,夕陽染紅了半邊天空,又是一天快要過去了。
果然沉浸在一件事情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相當之快。
“晚飯吃什么?”
“喏。”風撇了撇嘴,示意張衣看向左邊。
果然,咕咕正在左側的不遠處清理著自己羽毛。它的腳邊只有三四跳魚在掙扎著跳動,而且每條魚的體型都不太大。
“就這幾條魚不夠吃吧?!?p> 張衣自己吃個一兩條魚就能吃飽了,咕咕最多也是嘴饞吃小半條嘗嘗味道,它在空中巡邏的時候就已經(jīng)順便填飽了肚子。
主要是風,她胃口極其夸張,一個人就能吃五六條魚,看她樣子吃完后甚至還覺得不夠飽!
“不夠吃就先餓著唄?!憋L倒是很想得開。
張衣明白風的食量這么非同尋??赡苁且驗楹退某材芰τ嘘P,還是不能讓她餓著肚子。四條魚估摸了著分了一下,張衣決定自己只吃半條,剩下的都交給風解決。
畢竟明天就要正式動身前往泰斯科了。想讓馬兒跑,自然要讓馬兒飽。
呃……這個比喻似乎有點不恰當?
篝火火光閃爍,一人一鳥眼巴巴地看著在烤架上嗞嗞作響的烤魚。
“告訴咕咕,這頓沒有它的份了?!?p> “為什么?”風嗅了嗅鼻子。
“這頓你多吃點,我們明天就要出發(fā)了。”
“哦,對,明天就要出發(fā)了?!憋L仿佛如夢初醒。
這家伙以前是怎么在野外生存下來的?
他開始回憶起那本環(huán)游記上記載的泰斯科信息。
高塔之城,燈塔之城泰斯科,坐落在水紋草原、泰拉山脈以及暗月森林的交界處,人口近百萬,附屬的城鎮(zhèn)眾多,擁有聞名于整個萊恩世界的城市核心——“奇跡之月”。
城市核心是每個城市建立的核心,每個城市核心都自然促使著周邊的環(huán)境跟隨著自身的特性發(fā)生奇觀化。
獨屬于泰斯科的城市奇觀便是一座平地拔起,高度極為夸張的山峰,它被命名為——奇跡之峰,泰斯科人人敬仰的城市地標。
而奇跡之月,就宛如終年不滅的燈塔明燈,高高地豎立在奇跡之峰的頂端,就像天空中另一個明月另一個太陽。
游記上記載,泰斯科的特產(chǎn)一個是銷售往全世界,人人都喜愛的月光樹;另一個就是據(jù)說能熔煉世間萬物的天空熔爐。
游記上對泰斯科的筆墨著重并不是太多,看來游記作者也沒有在泰斯科呆多久。
但是眼前不是有一個去過泰斯科的人嗎?
“你去過泰斯科嗎?能給我講講泰斯科的大體情況嗎?”
“泰斯科嗎?我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