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命運
拴柱給我講完這些,深有感慨地說:“都是命啊?!?p> 拿出當年算命先生寫的卦語,說“此兒一生多桀,多災多難,大起大落,少年多災傷身,成年多難傷心,老來有錢享福,頭上是右邊太陽,左邊月亮,水里馬咬,地里馬踹,洞中喝水,空中斷腳,命里有四個女人三個娃,男犯桃花,三個娃,不是你老婆生你娃,是你老婆不生你娃,是你娃不像你,像你不是你娃,你娃來討你債,不是你娃來還你債。”
少年多災傷身,生下來掉在石頭上,右太陽穴疤痕如太陽,頭被拖拉機砸破皮形成個月亮形彎曲傷口,至今印跡還在,水里被螞蟥咬,地里被馬踹掉一卵蛋,從車上糧垛的空中摔下,攪棒打斷右腳,從樓上空中摔下斷了左小腿。
成年多難傷心,與四個女人有緣,前三個都是難死一個,傷透心;跑一個,恨透心;冤一個,悔透心;撿一個,爽透心,都在心上捅刀子,澆鹽水。
不是你老婆生你娃,是你老婆不生你娃,拴柱和妖嬈舉行了婚禮,符合禮儀的名,而妖嬈被前夫趕出門,沒有辦理離婚手續(xù),與拴柱沒有領結婚證,生活不到一年,有名無實,卻生了拴柱的娃,菊花早逝,疙瘩跑了,都無后代,春花雖沒有在村里隆重舉行婚禮,禮儀上有欠缺,卻與拴柱領了證,生活了一輩子,真正的恩愛夫妻,老夫老妻,卻生別人的娃,不是拴柱的親生子。
“是你娃不像你,像你不是你娃,你娃來討你債,不是你娃來還你債?!彼┲韯e人遺棄的桂月,長的像栓柱,人很乖巧,對拴柱和春花,對爺爺爺奶奶都很孝敬,忠兵雖非拴柱親生,人有本事,能干,掙大錢,支撐這一大家子,這兩娃應了“不是你的娃給你還債”的卦語,忠軍是拴柱親生的,唯一有血緣的兒子,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學無術,干啥啥不成,其長相、性格、為人處事,都不像拴柱,一輩子靠老人養(yǎng)著、扶助著,成了“啃老族”。
命是什么,難道冥冥之中,真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基因、組合,在事先編織和決定著一個人在世界和社會中的的運數,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如同物質中的一個分子,在炭和金中轉換,分子是相同的,質量和形態(tài)是不一樣,甚至有天壤之別,在已編制好的程序中運行,越軌是病毒,害群之馬,命運之神就是那點石成金,握著功名利?,射著丘比特之箭,掌握著生老病死的大權的編程員,在因果的考核轉換中決定你的一生命運去向,甚至來世的果報而產生新的運勢。那些算命先生就是破驛密碼命運的高手,卻無法改變程序。求神拜佛,誦經行善,是祈求編程員高抬貴手,改改程序,執(zhí)行新的任務。
這個世界有很多謎,有很多我們無法理解的事,導致神秘、未解、莫測,幾千年來,有些被人流傳開來,導致對自然的原始崇拜,人們制造了各自心目中的偶像去頂禮膜拜,祈求對自己的保護。近幾百年來,隨著科學和理性,有了哲學上深層次的探索,卻因不同的流派,形成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理論的差異,有了不同的觀點和認識,而有些被刻意喧染或加以掩飾,為宗教信仰提供素材,或被社會編制為合理的解釋,避免社會的恐慌。主流媒體報道的是“過濾資訊”,科學著重于對世界和物理的研究,它使人類文明提升,方便了人的物質需求,但科學界對時空和人自身及精神層面的研究,還不能完全否定古人幾千年來的迷信,滿足不了人類在精神領域的需求,存在著更多困擾著我們的難題。世界有多少層次和維度?一億年前有人類的腳印和手指化石?在美國德卅白堊紀時期形成,二百四十年的古老晶片在俄國發(fā)現,在中國二億到三億年間發(fā)現工藝術品,這些都有一個指向和可能性,我們的地球數億年前,曾住著非常先進的種族。然而他們后來又去了哪里?他們又發(fā)生了什么事?現代心理學最大的迷團是什么,是睡眠行為,你可能在夢境中生活,莊周夢蝶,飛行的象鳥一樣,游的如魚戲水,與逝去的人交流,預見著未來,心理學認為睡眠是一種小型的死亡過程,人會沒有了意識,但是精神會重新塑造,就像宇宙大爆炸一樣,虛無之中產生了宇宙,人的另一個意識在虛無之中產生。物理學家認為,意識可能是一種新的物質狀態(tài),佛教很早認識到世界眾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的類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己越來越被科學證實,那么,你相信已死之人有靈魂嗎?仍會存在意念嗎?物質守恒定律,生即是滅,滅即是生,物質與意識在能量守恒中轉換,只不過存在的形式發(fā)生了變化。人,要經歷多少,認識多少,才能明白這些。
禪宗有一例,許多年前,有個求道的年輕人,為了獲悉人生的道理,不辭辛勞,長年累月,跋山涉水到各地探訪有道之士,尋求答案。時間一天天過去了,他也求教了很多人,但覺得自己一點收獲都沒有,他很失望。他左思右想,也琢磨不出到底是什么原因。后來,他聽一位私塾先生說,在距他的家鄉(xiāng)不遠的南山里,有位得道的高僧,能解答關于人生的各種疑難問題。于是,他連夜起程,沿途探詢這位高僧的住處。一日,他來到南山腳下,見一樵夫擔了一擔柴從山上下來,便上前詢問:“樵夫大哥,你可知道這南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居住在何處?何等相貌?”樵夫略微沉思片刻道:“山上確有位得道的高僧,但不知道到底住在何處,因為他常常四處游歷,隨緣度化世人。至于他的相貌,有人說他佛光普照,面貌清奇;也有人說他蓬頭垢面,不修邊幅。沒有人能說得清楚?!敝x過樵夫,年輕人抱定了決心,不顧一切地向深山里前進。
后來,他又遇見了農夫、獵戶、牧童、采藥人等等,就是一直沒有找到他心目中的那位可以指點人生迷津的高僧。他在絕望之下,回頭下山,在路上遇見一位拿著破碗的乞丐,向他討水喝。年輕人便從身上取下水袋,倒了一些水在碗里。還未等乞丐去喝,水就流光了。
無奈,年輕人又倒了些水在碗里,并催促乞丐趕緊喝??赏雱偠说狡蜇さ淖爝叄至鞴饬?。
“你拿個破碗怎能盛水?怎能用它來解渴?”年輕人不耐煩道。
“可憐的人,你到處請教人生的道理,表面上謙虛。但你在內心中判斷別人的話是否合你的心意,你不能接納不合你意的說法,這些成見在你的心中造成了很大的漏洞,使你永遠無法得到答案。”
年輕人一聽恍然大悟,連忙作揖道:“大師可就是我要尋找的高僧?”連問數聲無人應答,抬頭再尋那乞丐,已無蹤影。
心靈有漏洞嗎?當然了。成見就是心靈的漏洞,嫉妒也是,猜疑、懦弱、浮躁、仇恨等等無不是心靈的漏洞,只不過每個人的心靈漏洞不同罷了。若是這些漏洞都集于一身,恐怕這個人就無可救藥了。
心靈有漏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漏而不去彌補,那樣只會越漏越大,貽害人生。而有了漏洞肯于去彌補的才顯得可貴。天有漏洞都可以彌補,人心又有什么不能彌補的?
彌補心靈需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求索的心智。多思索而少沖動,多鎮(zhèn)定而少浮躁,多寬容而少嫉妒,多仁愛而少仇恨……如此,人生才會變得更加美麗。
人,總是在認為自我為強者的時候就忘乎所以,嘲笑他人弱小,用他人的痛苦來滿足自身的快感,用他人的不幸來襯托自身的幸運。被欲望侵占的世界,被一時亢奮而麻痹的大腦,被一念之差而墮落的靈魂。魔鬼的誘惑是一柄雙刃劍,在欲望不能自拔的同時,將理性與靈魂出賣給黑暗。
當有一天,我們突然認知到自己曾經犯下的無法挽回的錯誤,懺悔與祈求早已于事無補……
遺留在現世的痛苦永世不散,制造悲劇的始作俑者不可能永遠逍遙法外。心愧之人,當裁決之日來臨,地獄中的惡鬼定會出現,并成倍奉還昔日施加于他。
我聽完拴柱的敘述,記起丹麥哲學及神學家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的哲學問題:
我在哪里?我是誰?
我怎么會在這兒?
這個叫做“世界”的東西到底是什么?
我是怎么來到這世界上的?
為什么沒有人先問過我的意思?
如果我是被迫參加演出的,導演在哪兒?我要見他。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總會經歷到這樣一段時間——不知怎地,覺得自己迷了路,失去了方向和目標感,失去了依恃自我價值和信仰。于是,人們把這未知的歸結為命,去算命。
我也想起江南三大道觀之一的修真觀。大門正中懸掛一個大算盤,細看,有顆算珠不上不下,從左往右數第九位,從右往左數第五位,意九五之尊。不知這是否隱喻道教文化,張揚神之神算,推演人的定命,也許寓意人之善只在一閃念間吧。兩旁有一楹聯(lián):人有千算,天則一算,且前一個“算”字故意寫錯。道出人算不如天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謀事在天,成事在人。人的一生,總有一些料想不到的意外事,完全無法做合理的解釋,或許這就是我們人所說的神吧!所以,人的營謀計算,時常會失靈,時常會失策,因為人總忘了老天也有一算。也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小算盤,算計著別人,算計著自己。人有千算,天則一算,算去算來,一枕黃粱再現。人算不如天算,天的一算是什么呢?是一個人的德。德,能守護一個人的一生,德,亦能幫天生坎坷的人化險為夷?,F在很多人喜歡找人算命,其實算命至多只能做到算得準,但不能避開的。當然,在一些小的方面,知道了就可以作些預防,或起到趨吉避兇的作用,但也只不過是把它推遲了,或轉化成其他災難了,真正的大事是躲不開的。人的富貴貧賤,窮能壽化,其中以壽元最難算得準,因為它涉及八字以外的多方面因素。例如人們常說:積德可以延壽,損德則減壽。亦有食祿盡則命盡之說。
《詩經》上也講:人應該時常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合不合天道。很多福報,不用求,自然就會有了。因此,求禍求福,全在自己。雖然說是上天注定,但是還是可以改變。你只要將本來就有的道德天性,擴充起來,盡量多做一些善事,多積一些陰德,這是你自己所造的福,別人要搶也搶不去?!兑捉洝飞弦灿袨橐恍┱娜屎瘛⒂械赖碌娜舜蛩?,要往吉祥的那一方去,要避開兇險的人,兇險的事,兇險的地方。如果說命運是一定不能改變的,那么吉祥又何處可以得到呢,兇險又那里可以避免呢?《易經》開頭第一章就說:經常行善的家庭,必定會有多余的福報,傳給子孫。
天地無私,唯德是親,一點德善,自招一點福應。耐心行善,盡心布施,清心等待,寬心受苦受辱。持之以恒,相信上天是不會虧待你的。德,能護佑一個人一生、十生、千生。而善,就是啟開德的一把鑰匙。
我也讀過佛教經典的一則故事。有一天摩訶利王子專程前來聆聽佛陀講解《帝釋所問經》,由于佛陀生動的闡述,讓王子認為佛陀必定認識帝釋,于是摩訶利王子就請問了佛陀。
佛陀:摩訶利!我確實認識帝釋,而且也知道他如何能成為帝釋的。帝釋的前世曾經是摩卡拉村子一位名叫瑪伽的年輕人,瑪伽召集三十二位同伴,日常一起熱心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生活謹遵善人法的標準,一生奉行七項義務:
?。薄⒎铕B(yǎng)父母。
?。?、尊敬長者。
3、言語溫順。
?。础⒉槐澈笳f人閑話。
5、不妒忌、不貪婪。
?。?、說實話。
?。贰⒉话l(fā)怒。
由于瑪伽在那一世具足無數的善業(yè)和正確的德行,所以在他死后能往生天界成為帝釋,而他的三十二名同伴也成為天人。佛陀如實告訴我們世間苦、空、無我的真相。但其本意是要我們如實觀察世間一切因緣合和的無常本質,不要因此而執(zhí)著,要去深思快樂背后所隱藏的苦。一切行為的動機都是對于“我執(zhí)”作用所蔓延開來的貪、嗔、癡、慢、疑,這些習氣的輻射讓我們自私自利,很少真正放下自己而為他人全心付出。佛陀要我們如實面對自己的劣根性,與頑強的我執(zhí)較量,放下為了滿足貪心和欲望的一切出發(fā)點。但并不是說我們就要什么都不做。恰恰相反,如果我們懂得在心上放下,事上不放下,用大愛的姿態(tài)處理好世間法,處處學會舍棄這個無理的自我,從點滴處做好人做好事,慈悲喜舍的將佛理用在生活中,這才是至高的人間佛法。對于佛法的修行,對人、對事、對境是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善待所有有緣眾生,感恩戴德的知足常樂!
拴柱聽完我講的故事,會心地一笑,你和我爺爺奶奶,劉老爺都是一個口氣。年輕時聽不進去,現在聽越來越有道理,越做越感到輕松、看破、放下、離苦、自在、得樂。
五爺最終沒有熬過這個冬天,春節(jié)后,病情越來越重。
在他們灰磚碧瓦的仿古建筑庭院里,一直籠罩陰郁氣息,那種氣息像是一種看不見的陰,摸不著的霧,聞不見的死亡氣息,是從它們家人的哀嘆和憂郁中散發(fā)出來。是一家人的恐懼心、慈悲心、擔憂心、不舍心、期盼心、焦慮心,逐漸匯聚,一點點積攢累計起來,像霧霾一樣突然涌出來的。
五爺病了一個冬天。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個冬天,并非是歷史上最嚴寒的冷,而是最陰郁的天,天空總是陰陰沉沉的,烏云密布,也不見下一場雪,烏云散開,還留著淡淡的薄霧,不陰不陽,太陽羞羞答答,一會鉆入黑云,天色暗下來,一會掙扎著鉆出厚厚的云層,露出半個臉,灑下可憐的光,剛感覺有點溫暖,就又被擁來的云扯進去,不見出來。晚上,那月亮總是瞅不見,到了十五,才發(fā)出慘淡的寒光,云遮霧繞,月亮也像爬滿了蒼蠅的月餅,昏黑一片,臟兮兮的,看不到美好的清輝。河水一年比一年少了,河心島露出了船底一樣的身子,被水泡過的土壤猶如水中淹死泡脹的尸體,沒有草和樹木,裸露的難看,島被人承包后,樹砍光了,草燒光了,平整了,卻沒了秀麗,沒了顏色,如人的臉上,剃掉了頭發(fā)和眉毛,割掉了鼻子,塞平了眼睛和嘴巴,恐怖的像個鬼。河面窄而低,冰凍了一半,斷斷續(xù)續(xù),水也沒了力量,沒了激情,懶洋洋地淌著。
秋末初冬,五爺拄著拐,到渡河的鐵索船上,看著與以前不一樣的河,變了樣的河心島,眼睛混濁,空洞而無神,沉悶地抽著煙,好像從這時候起,他的魂魄走了,精氣神丟了…
入了冬,他坐在院子里的石凳子上,發(fā)呆,楞神、囈語,很少說話,飯量越來越少,白色的頭發(fā)開始垂下來,一絲絲隨風飄走,他的臉和皮膚松弛、皺褶、斑點密布,他的身體松垮垮的支撐不起他了,堅強的五爺躺下了,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去日不多了,開始絮叨了,回憶多了,愛提老事了,愛與莊子上一起長大闖過來的人見面了,好像是告別,用他枯萎毫無血色的手,拿著那張發(fā)黃老舊的紙,講拴柱的過去,痛惜拴柱的災難,感謝佛菩薩的大慈大悲,說社會的好政策…
五爺面對死很坦然,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他多次說過,抱上重孫子了,家道興旺了,過上好日子了,沒有不了的事了,可以安心無悔地上路了。
正月二十五,老漢無疾而終,壽終正寢,用了最好的松木壽材,做了一院子紙活,考慮奶奶是佛教徒,又請來居士在家做了盛大的法事,超度亡人,出殯時棺材上罩了樓子,隆重地送了老人,村上老人都感嘆五爺兩口子走的好,走的風光。葬禮隆重,村里老人羨慕,走的風光啊。
家祭勿忘告乃翁,在五爺的新墳墓前,拴柱重重地磕了九個大頭,將算命先生寫的那片卦語,點燃焚燒,一陣青色的煙霧在空中彎曲、擴散,被風吹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