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是京中各家公子、小姐一年中最喜歡的日子之一。不單單是因為這天是端午節(jié),更因為今天白天,京城里會舉辦十分盛大的詩會。
每年端午節(jié)這天,京中各處都會舉辦不同規(guī)模的詩會。
這是趙國持續(xù)了很多年的傳統(tǒng)。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年輕男女婚配問題,這天,無論平日里多么含蓄、矜持的少男少女,都會以參加詩會的名義出來。若有情投意合的男女,會試著相約,當(dāng)天晚上的燈會。
若兩人看對了眼,男女雙方就會告知家里。自己有看上某位小姐(公子),雙方家長再調(diào)查對方的家世、背景,并弄來生辰八字,找人和命盤。若條件相當(dāng),門當(dāng)戶對,一般都能成全好事。
舉辦詩會的初衷,是趙國皇室為了幫助那些有社交障礙的男女,提供正大光明相親的機會。原本只是小范圍,貴族范圍內(nèi)進行的。但這種新穎的形式,打破了過去,男女在洞房之前,都互相不認(rèn)識的傳統(tǒng)。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很快,便一傳十十傳百,民間也效仿起來。
對于天下父母來說,能找個門當(dāng)戶對,小年輕又相互喜歡的,也避免了婚后的埋怨,何樂而不為呢?更何況,一天時間,如果真能找到喜歡的人,也算是天大的緣分了。而最終能否成事,也是父母決定的。算不得挑戰(zhàn)了父權(quán)。
不過,對于京中待嫁女子和待娶男子來說。一年中,詩會這天,不但是相看異性的大好日子,也是出風(fēng)頭的好日子。
這天,詩會雖說有其他的目的,但也是名副其實的詩會。京城各處,設(shè)有不同的詩會交流地點。名義上是為了分流,避免造成擁擠,一天之內(nèi)完成不了任務(wù)。實則,還是各個階層的人,為了避免有人扮豬吃老虎,故意設(shè)置了門檻。
京城各大酒樓便是詩會的舉辦地點。一般都是酒樓自己根據(jù)統(tǒng)計,提前派出邀請函,邀請各家未婚配的小姐、公子來參加詩會。各酒樓首先選出詩會的男女頭名各一人。然后再集中到總決賽處,最終評選出當(dāng)場的詩會狀元。無論男女,若能在詩會中取得名次。也算是出了大名。
不過,如此重要的事情,怎會交給京城的酒樓來處理?而不是由官家機構(gòu)舉辦呢?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陌生年輕男女,在外拋頭露臉,還是過于反傳統(tǒng)了。官家自然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也不會過分參合進來。
而詩會的事情,名義上交給京城的酒樓自行舉辦。實則,酒樓的情況,官家還是十分清楚的。所以,既能充分調(diào)動民間的積極性,又能不失控。官家還能減少組織這類活動所面臨的輿論壓力,何樂而不為呢?
至于,各酒樓來組織詩會活動,也有其優(yōu)勢。一來,各家酒樓都散落在京城的各處,可以用最短的時間調(diào)動全京城的人;
二來,雖然京城酒樓眾多,但各酒樓消費的客人是不同的。高檔酒樓接待的自然是名門望族,是上流社會的一群客人;而市井酒樓,自然是普通百姓經(jīng)常消費的場所。所以,酒樓對客人的家世背景都了如指掌。由各酒樓自己舉辦詩會,也能將各階層的人區(qū)隔開來。避免了年輕人看對眼,但身份懸殊的尷尬;
三來,酒樓的背后都有各方勢力。其中不乏,京城里有頭有臉的人物。將詩會,人流量如此巨大的活動交給這些酒樓舉辦。京兆府尹身上的責(zé)任也輕了不少。
像林婉萍,宰相之女的身份,自然不會去魚龍混雜的復(fù)雜詩會地點。她一大早,就裝扮好,直奔京城最大的酒樓——望賓樓而去。
望賓樓門口,早就已經(jīng)來了不少的馬車。馬車的裝扮,可以看出主人家的地位。
宰相府的馬車,不單單有林婉萍一輛。一共有兩輛。
林婉萍下來的時候,看見了身后的馬車上,同樣下來了兩個女孩子。
林婉萍掃了一眼,臉上露出了冷笑。不過,很快,便掩了去。因為后面馬車上的兩個女孩子,上前來了。
“堂姐,這里便是舉辦詩會的場所了嗎?”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林秀娥。
此次,她也跟了過來。而林老夫人并沒有阻止,反而讓林婉萍帶著兩個堂妹來“見見世面”。
林婉萍當(dāng)然沒有拒絕。她也知道,林秀娥對詩會期待已久。恐怕,私下里已經(jīng)做了不少的功課。就連三公主罰抄的一百遍《女戒》,聽說,林秀娥她們也在極短的時間交了任務(wù)。就是為了不耽誤參加這次詩會。
林婉萍假裝沒有看見林秀娥眼中散發(fā)的勢在必得的光芒。笑著說道“妹妹,第一次參加京城的詩會,覺得新奇也是正常的。不過,這里人多手雜,兩位妹妹,可要跟緊我,別出了什么岔子。否則,我就不好跟祖母和二伯母她們交代了。畢竟,臨出門前,祖母她們千叮嚀萬囑咐過”
“堂姐,知道了。你好啰嗦啊”林秀琳因為三公主的事情,仍然耿耿于懷。她就是覺得,那天的事情,是堂姐挑撥的。所以,這些日子,林秀林對林婉萍的態(tài)度十分冷淡。
一旁的翠兒見林秀琳當(dāng)眾給自家小姐甩臉子,臉上也露出了譏笑“難道這就是二夫人,所謂的家教好嗎?別說,我家小姐是相府嫡小姐,比三小姐大上幾歲。出門在外,長姐如母,我家小姐為了兩位堂小姐好,叮囑幾句,怎么讓三小姐如此不耐煩呢?三小姐,可別忘了。你們今天之所以還能跟著出門,是沾了我家小姐的關(guān)。若兩位堂小姐不樂意聽我家小姐說話,自己回去便是”
翠兒一頓冷嘲熱諷,讓林秀娥和林秀琳兩人的臉上一陣青一陣白,十分好看。
林秀娥當(dāng)然知道,妹妹剛才的話不中聽。但這個翠兒丫頭的話,也屬實不好聽。什么叫跟著沾光?雖然是事實,但如此大剌剌說出來,也十分不好聽啊。更何況,她們姐妹是相府的客人,是算是半個主子。一個丫頭,竟然這樣對她們說話,豈不是太囂張了嗎?
但林秀娥并沒有與翠兒一般見識,她反而笑著說道“翠兒妹妹說得對,我們姐妹能來參加詩會,多虧了堂姐幫忙。不過,我們兩姐妹出來乍到,第一次見到這樣大的場面,有些緊張,也是情有可原的?!?p> “秀琳,不要大驚小怪的。我們跟著堂姐,定然不會有問題的。堂姐自然會保護好我們的,是不是?”林秀娥三言兩語化解了尷尬。
林婉萍看了對方一眼,并沒有說什么“翠兒,誰讓你那么跟兩位堂小姐說話的?一點規(guī)矩都沒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