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牛鼻環(huán)
由于沒有發(fā)現(xiàn)橡膠,獨輪車的車輪都是用木頭制作的。
如何制作木頭車輪是折磨了秦炎好幾天的罪魁禍首,其次是車軸。
這兩樣東西是一輛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這兩樣東西都得結(jié)實耐用,車軸還好解決,車輪就比較困難。
起初秦炎想偷懶用一整塊圓形木餅當車輪,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這種車輪極容易裂開,被歷史淘汰的果然不是什么好東西。
于是他決定一步到位,仿造現(xiàn)代自行車車輪的形狀,制作新的車輪。
金屬可以隨意塑性,但木頭不一樣,即使秦炎找到一種韌性較強的木頭,通過灼燒將其掰彎,但它彎曲的程度也是有限的,一根木頭肯定無法彎曲成一個圓,至少需要兩段,然后被掰彎的木頭拼在一起,連接處采用榫卯結(jié)構(gòu)即可將其固定,這樣一個車輪的外圈就做好了。
獨輪車的車輪不大,用兩段木頭拼接就可以了,如果是更大的輪子,所需要的木頭可能是三段、四段,總之以此類推直到拼接成一個圓。
接著在車輪外圈上用鑿子或手鉆平均分出數(shù)條連接點,同時與輪軸連接的輪芯也要鉆出相同的數(shù)目,鉆這些孔是用來連接輻條的,為了省時間輪子的輻條只有八根,還比較粗,既可以固定外輪和輪芯,同時也支撐外輪。
為了打造這輛獨輪車,秦炎從設(shè)計到制作用了3天時間,速度跟烏龜一樣慢,他決定下次得叫幾個人來幫忙。
第一輛獨輪車造出來,馬上交付采礦隊使用。
冬季采礦隊停工,冰消雪融后他們開始繼續(xù)工作。
秦炎跟他們一起去了礦區(qū),主要是為了實驗和觀察這東西是不是真的有用,以及還有哪里需要改進。
秦部落的族人們對新出現(xiàn)的運輸工具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拖車的出現(xiàn)給他們省力不少力氣,后來秦炎搞出了背簍,大家進一步告別了肩扛手提的模式,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車,無疑又是一場變革。
族人們爭搶著都想過來試試,比起拖車,帶輪子的車更加方便省力,而且有一個v型的斗,可以裝更多的礦石!
秦炎對自己造的東西還算滿意,當然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左右打擺的車輪,推起來咯吱咯吱響的車架子。
他畢竟不是專業(yè)人士,加上工具簡陋,技術(shù)受限,這輛獨輪車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散架。
發(fā)現(xiàn)問題就要改進,當天秦炎又宅在木材加工坊里開始研制新的型號,首先做工要更加精細一些,盡可能減少誤差,尤其是車輪,誤差越小車就越平穩(wěn),其次增加了車輪輻條的數(shù)量,因為僅八根輻條無法支撐車輪外圈保持一個圓形,一個自行車車輪的輻條一般是36根,但是36根的輻條會很細。
還是那句話,木頭和金屬不一樣,太細了反而不好,因此他選擇采用24根輻條,因為獨輪車的車輪直徑不大,如果以后要造更大的車,那另說。
獨輪車二號秦炎只用了一天時間就造出來了,一樣交付給采礦隊使用,測試的效果比一號更好。
有了經(jīng)驗,秦炎喊了幾個幫手繼續(xù)生產(chǎn),這些人分別是大山和幾個新加入的成員,不僅生產(chǎn)獨輪車,秦炎還改進制作了雙輪推車,相比獨輪車,雙輪車的車輪受到壓力更小,車身也更穩(wěn)定,也可以承載更多重量。
秦炎和幫手們對獨輪車和雙輪車進行量產(chǎn),幾天前族人們還對這種新物件感到新鮮,后來就都已經(jīng)習以為常了。
一共造了八輛獨輪車和四輛雙輪車,采礦隊分為采集銅和錫的一隊和采集粘土的二隊,他們各分到兩輛雙輪車和兩輛獨輪車,剩余的獨輪車全部分配給磚窯,既可以運磚坯,也可以運輸成品青磚。
運輸工具得到改善,工作效率也得以提高。
春季是個多雨的季節(jié),想到曾經(jīng)泛濫過的河水,秦炎決定在雨季來臨之前,把河道拓寬一下。
從北門前流過的這條河流本來是沒有名字,秦部落在這里定居后族人們就喊它為秦河,秦河寬近20米,卻不深,河底是厚厚的淤泥。
要想拓寬河道清理淤泥必先修壩堵水或者挖一條引水渠迫使河流改道,后者的工程量比前者更大,因此秦炎選擇修建水壩,并為此挑選出一支20人的工程隊來負責。
無非就是把河道縱向分段,一段一段施工,用縱向圍巖把水憋向另外一邊,再通過橫向圍巖和基坑降水將施工區(qū)域形成一個可以施工的平臺,修建好以后,再按此方法修建另外一段。
水壩的主要材料是巖石,其次是木頭和泥土,這三種材料統(tǒng)一運輸?shù)绞┕さ攸c,等囤積得差不多,就可以開始施工了。
族人們沒有修建水壩的經(jīng)驗,需要秦炎全權(quán)指揮,他們對秦炎想要堵塞河流的行為非常不解,有這時間為什么不去收集食物呢?
在族人們眼里天大地大食物最大,對首領(lǐng)的安排心里沒有怨言是不可能的,就是暫時還沒人敢在首領(lǐng)面前說出來,只是大家私底下討論討論。
受限于技術(shù)和工具的簡陋,秦河大壩工程進展緩慢,即使為工程隊又新造了三輛獨輪車,三輛雙輪車,進展還是不容樂觀。
很快半個月就過去了,馬上就要到四月份,到時候還有更多工程等著忙,于是秦炎叫停了部落的其它工作,所有人全力支持大壩建設(shè),就連畜舍里的動物們也不放過,白吃白喝一個冬季,總得出來干點活。
野牛難馴,三頭幼崽還好,是人類養(yǎng)大的所以比較親人,但有一頭成年羚牛就很難搞,它的脾氣暴躁,沒幾個成年男人根本控制不住,但同時它也是秦部落所有動物中體型最大的,為了馴服它,秦炎寄出了大殺器——鼻環(huán)!
有句俗語叫“被人牽著鼻子走”,這個被牽著鼻子走的動物就是牛,因為牛的鼻子是它最嫩、最脆弱的地方。
先把??刂谱?,而后用燒紅的銅鉗往牛鼻子最柔軟的軟骨處以穿。
滋啦!
只見一股白煙,滾燙的鐵鉗瞬間將鼻軟骨穿透,空氣中彌漫出一股肉被烤焦的香味。
方才還威風凜凜的羚牛瞬間疼得歇了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