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發(fā)走鞏麗、周星池、章敏三個人后,江楓舒心的日子還沒有過幾天,他就接到了來自揚州的電話,那里的自助餐飯店被水淹了。
江楓接電話的時候,恰好歐陽玉也坐在車上,因此,整個事情都一字不漏地進入了她的耳朵里。
江楓離開揚州的時候,就是因為水災(zāi)沖毀了鐵路,他才迫不得已通過不停倒車的方式回到了京城。
直到這個時候,江楓方才回想起來,1991年華東這場水災(zāi)的破壞力實在是太大了,僅蘇、皖兩省的直接損失就達到了160億元。
“救災(zāi)緊急呼吁“新聞發(fā)布會在京城緊急召開,由此掀起了各方援助災(zāi)區(qū)的一波波浪朝。
江楓把車停在了路邊,他看了看坐在旁邊的歐陽玉,說出了自己心里面的打算。
“我想明天就去揚州一趟,處理完那里的事情后,我還計劃在南方到處看一看,希望可以為此次救災(zāi)找來一點錢,你想不想去?”
“好,我就陪你跑一趟,正好在南邊我還有一點關(guān)系,聽你的口氣不小呀?這一次你打算出多少錢?我感覺應(yīng)該不會是幾千、幾萬吧?”
歐陽玉非常好奇江楓賺錢的手段,她早就想弄清楚其中的奧秘,可是,一直沒有找到這個機會。
“最少要達到這個數(shù)?”
江楓說罷伸出右手的五個手指,在歐陽玉的眼前晃了晃。
“五十萬?嗯,以你現(xiàn)在的條件,這個數(shù)字還是可以拿出來的?!?p> “你說錯了,我的意思可不是五十萬?”
“什么?不是五十萬?難道說你準(zhǔn)備出五萬,要是這樣我就看不起你了?”
“我的意思是你說少了?你看我像是那種視財如命的鐵公雞嗎?”
江楓看著歐陽玉扭過去的臉,直接就把自己的聲音提高了八倍。
“你剛才說什么?我說的五十萬是少了?你打算出五百萬?不會吧?你是不是在發(fā)高燒說胡話???”
“你有說錯了,再給你最后一次機會,繼續(xù)猜?”
江楓看著歐陽玉的驚訝的表情,裝腔作勢地讓她再說一次。
“五、五、五千萬?你不會是瘋了吧?我知道你有辦法?可是,五千萬這么大的一筆巨款,你從什么地方能夠弄到?”
歐陽玉結(jié)結(jié)巴巴的說完,瞪大了眼睛盯著江楓,她真的認(rèn)為江楓有些昏了頭了。
細雨霏霏的杭州火車站人來人往,人群里行走著一對衣著普通的青年男女,他們就是南下化緣的江楓、歐陽玉。
“你看到對面的那個灰色小樓了嗎?我們此次來這里就是要找他的?”
歐陽玉順著江楓手指的方向,看見了火車站對面不起眼小樓上的招牌。
“娃哈哈?你說的就是這個地方?”
“不錯,你可不要小看了這三個字,它的含金量還是非常高的,去年一年就做到了利潤2000多萬元。”
江楓說完,就與歐陽玉二人,朝這個20多年都沒有搬家的地方走去。
娃哈哈在1991年已結(jié)四歲了,而他的創(chuàng)始人宗慶厚也已結(jié)過了不惑之年。
對于這個42歲才開始起步創(chuàng)業(yè)的人,江楓其實一直是非常佩服的,他腳踏實地一步步走上了首富的位子。
宗慶厚與其他人不一樣,他是吃過苦受過罪的,曾經(jīng)騎著三輪車,一個學(xué)校、一個學(xué)校去送貨,賺取微不足道的一分一厘錢。
正是從這一分一厘的小生意中,他慢慢地發(fā)展壯大起來了。
江楓此次南下第一個目標(biāo)就選擇娃哈哈,并不是想要從這里弄出多少錢來,而是想親自見一見宗慶厚這個人。
在《名人傳記》宗慶厚篇里面非常清楚的記載著,1991年,娃哈哈作出了一件聞名全國的大事件。
就是在這一年,僅有140余名員工、幾百平方米生產(chǎn)場地的娃哈哈,以8000萬元的代價有償兼并了國營老廠杭州罐頭食品廠。
杭州罐頭食品廠有2200名職工,廠房6萬多平方米廠房,可是,到了1991年,已經(jīng)虧損積壓產(chǎn)品達6000多萬元,到了資不抵債的地步。
江楓還知道在5年后,宗慶厚的一個舉動給他帶來了非常大的麻煩,這就是有名的“達娃之爭”事件。
宗慶厚希望能夠借助全球頂尖企業(yè)的力量,讓娃哈哈更上一層樓,這一次他選擇的合作伙伴是當(dāng)時世界第六大食品制造商達能。
1996年2月,娃哈哈與法國達能、香港百富勤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其中,娃哈哈持股49%,達能持股35.7%,其余股份歸屬香港投行百富勤。
這起合資案一度被看成是一樁美好的“跨國婚姻”,不過,后來的發(fā)展卻證明,這一切都是宗慶厚一廂情愿的幻想。
達能的目的不是發(fā)展合資公司,而是借由合資公司發(fā)展自己。一個明顯的例證是,達能不光投資了娃哈哈,還投資了娃哈哈的好幾家競爭對手。
2000年至2006年,達能相繼收購了樂百氏92%的股權(quán)、梅林正廣和50%的股權(quán)、光明20.1%的股權(quán),以及匯源22.18%的股權(quán)。
達能一邊玩這種“左右互搏”的游戲,同時也明顯不重視娃哈哈合資公司的發(fā)展,最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不再追加投資。
這種阻礙在1998年之后變得越來越嚴(yán)重。當(dāng)年1月,受亞洲金融風(fēng)暴沖擊,香港百富勤破產(chǎn),達能則趁機收購百富勤持有的合資公司股份。
如此以來,達能對合資公司的持股比例就攀升至51%,實現(xiàn)了絕對控股。
盡管與達能合作得極不愉快,但宗慶厚還不想撕破臉。
到了2005年,他實在忍不下去了,這是因為達能派來的新董事長范易謀把他逼得無路可退。
不但要求娃哈哈集團將“娃哈哈”商標(biāo)徹底轉(zhuǎn)讓給合資公司,而且要求清理那些非合資的代加工企業(yè)。
61歲的宗慶厚決定跟達能“拼了”,隨后大約兩年半的時間,他在全球各地參與了七八十場這樣的訴訟,并最終取得勝利。
不過,他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光是訴訟費,他就花去了超過1億元人民幣。
2009年9月30日,達能決定與娃哈哈“和解”,將所持合資公司股份悉數(shù)出售給娃哈哈集團,“達娃之爭”宣告結(jié)束。
江楓見過宗慶厚,弄清楚了現(xiàn)在他還沒有把杭州罐頭食品廠給兼并了。
在兼并杭州罐頭食品廠這件事情上,江楓知道宗慶厚并不是一帆風(fēng)順,國營老廠2000多名職工不僅僅是覺得他們沒有面子,更多的是一部分人在背后興風(fēng)作浪。
江楓計劃要插手這件事情,提前處理好娃哈哈合資問題上的那些隱患,他知道,外來資本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