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漢末之龍起荊襄

二百八十七章 襄陽的變化

漢末之龍起荊襄 路漫漫求索兮 3178 2021-09-08 20:49:37

  劉琮聽了之后再思慮,很顯然,徹底將其擊潰的能力荊州暫時做不到,而且會拉長兵線,但是如果求和的話,士燮父子吃一塹長一智,必然會勵精圖治,日后必然會是禍患。

  “父親,是時候獅子大開口了!”

  “怎么說?”

  “交州牧,當(dāng)然士燮肯定不會答應(yīng),談判嘛,自然是要談的,我開出條件,你可以還價嘛!”

  劉表一聽就懂了,劉琦則一副見了鬼的樣子,還可以這么玩?難怪說自己這二弟聰明。

  “你準(zhǔn)備要哪里?”

  “蒼梧郡,合浦郡!”

  劉琮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求和,那也可以,蒼梧郡是必然的,合浦郡士燮應(yīng)該不會反對,畢竟合浦郡才不到五萬戶,人口不到二十萬,窮死的地方。

  “為什么是這兩個地方?”

  “蒼梧郡歷來富碩,也是士燮本家所在,然士燮在交趾多年,士家大部分也遷入到交趾郡了,因此問題不大,而且靠近我荊州,要這個地方是理所當(dāng)然!

  至于合浦郡,孩兒的目標(biāo)是星辰大海,自然準(zhǔn)備是在合浦郡操練海軍,昔日張衡言渾天說,日后若有條件我也想證實一下!”

  劉表一聽也明白了,既然自己這個日子這么說,那必然有他的想法,雖然人口少一點,但是有個十幾二十年也能發(fā)張起來。

  “既然你回來了,這事就交給你了!琦兒,每天不要老喝酒,你喝酒也學(xué)學(xué)你弟弟,多研究點好酒,研究點好菜,云來酒店要好好用心經(jīng)營!都下去吧!”

  劉表準(zhǔn)備去書院了,劉琮也沒問他們的編撰進(jìn)行的如何,不過看劉表的表情,起碼進(jìn)展順利。

  “大哥,最近生意如何?”

  “還行,父親將鹽價下調(diào)了兩成,如今百姓都在稱贊父親,我酒店也順勢降低了一些價格,不錯琮弟,你回來可得給哥哥我?guī)讉€新菜!”

  鹽價今年都下調(diào)了兩成,包括揚州也是如此,得益于曬鹽之法,雖然吳郡的進(jìn)展不大,但是南??さ男Ч芎?。

  雖然下降了兩成,但是實際上還掙得更多,成本節(jié)約了,產(chǎn)出變多了,而且鹽是生活必需品,降價能減輕百姓負(fù)擔(dān),讓百姓生起來。

  這兩年,荊州的女棄嬰少了,根本原因就是荊州百姓的生活改善了,以前是養(yǎng)不起,因此只能棄,這是沒有辦法,如今隨著生活的逐漸改善,勉勉強強也能養(yǎng)得起的時候就不會拋棄了。

  “回頭我給你,兩道豬肉菜!”

  其實就一道,不過可以有兩種做法,擔(dān)任還可以有更多做法,劉琮只是啟發(fā),回去之后,先是將咸燒白以及甜燒白的菜譜寫給了劉琦。

  燒白其實就是扣肉的一種做法,屬于川菜名菜,卻是川菜里面不辣的名菜代表之一,有咸燒白和甜燒白兩種做法。燒白一般來說,比江南的扣肉切的更薄,味道,口感上略有差異。

  主要也沒有辣椒,劉琮要是寫幾個有辣椒的名菜,劉琦保證要問辣椒是為何物,好在花椒還是有的。

  劉琮這一年在襄陽的時間很少,回來都是來去匆匆,如今可以停下來看一看襄陽的發(fā)張,比起之前更為繁華了,市場有好幾個,都有專人負(fù)責(zé)管理。

  菜市場也出現(xiàn)了劉記早點鋪,劉記早點鋪也有了發(fā)展,在襄陽開始有小籠包,有油條了,其他地方還沒有,或許襄陽的人有錢。

  “老板,來碗面條!”

  原本只有酒樓里面有的面條,如今也出現(xiàn)在大街小巷了,差別在于價格,也在于用料,面粉大體上一致,但是湯底會有差別。

  而面食經(jīng)過劉琮的講解,面點師傅很好的記錄下來,經(jīng)過練習(xí),基本是很不錯了,面條有勁道,拉的又細(xì)又長!

  “二公子,我婆娘也會,不過不會拉,會用刀切面!也很好吃!”

  典韋就是一個典型的吃貨,看到拉面又餓了,聽到拉面,很多就想起蘭州拉面,其實拉面起源于中原,河南,陜西,陜西,山東等地都有。

  “拉面就別吃了,去給你自己買幾個包子饅頭,別把你餓著了!”

  劉琮見到典韋這讒樣,典韋早上跟著劉琮吃的油條,劉琦專門安排家里廚師做的,因為他記得劉琮喜歡,還有豆花。但是很顯然,對于典韋來說,那點是不夠典韋飯量的。

  典韋樂呵呵的去買包子了,劉琮看了看市場上,大多是新鮮蔬菜,水果相對較少,不能較少,幾乎是沒有。

  “大娘,這個怎么賣?多少錢?”

  “一文錢一斤,這果子很甜,您要試一點?”

  劉琮看到了一樣很特殊的水果,一位大娘在一個攤位上和蔬菜一起擺著,旁邊應(yīng)該是她的女兒和兒子,看著那東西有些嘴饞。

  萬壽果,那是后世的名稱,別名拐棗,又叫雞爪梨,因為果子彎彎曲曲,拐來拐去,又因為長得像雞爪,也有的地方直接叫雞爪子。

  “來兩斤,典韋,拿籃子過來!記得分開一下,一斤一斤分開!”

  “娘,我就說有人會買!”

  旁邊的小男孩聽到劉琮購買,興奮的說道,的這是他去樹上摘得,旁邊小女孩則安靜了許多,但是眼神卻看著旁邊籃子里面的桑葚。

  “桑葚都買下吧!”

  “桑葚要貴一些,這位貴人!”

  大娘有些不安說道,一次買這么多的人,而且還很年輕,他在市場上都擺了三個月了,還是第一次看到。

  “沒事!”

  護(hù)衛(wèi)遞過來了兩個籃子,分別裝了進(jìn)去,小女孩看到劉琮全部買了,分外高興,劉琮猜測這桑葚可能小女孩也幫著采摘了。

  “二公子,您過來怎么不說一聲!卑職有罪!”

  “我出來逛一逛還要跟你匯報,你在這邊做的不錯,市場要多廢心思,要干凈衛(wèi)生,不允許缺斤短兩!”

  “諾!”

  旁邊的大娘愣住了,有些不敢接錢,劉琮也是有些無奈。

  “收著,記住了,以后誰買東西,都要付錢,大娘,如果有不付錢的可以來找我,我叫劉琮!”

  “誒!”

  這是底層百姓對上層的一種敬畏,劉琮知道這是長久以來形成的,劉琮則將張懌拉了過來,詳細(xì)問了問情況。

  “其實早前有人強買強賣,此事正好被縣令看到了,縣令將此事鬧到楚侯面前,楚侯為此大發(fā)雷霆,將您的舅父可是狠狠的打了一頓,自此以后,市場上就沒有這種情況了?!?p>  劉琮點點頭,為什么調(diào)黃射,一黃射本身有能力,其次是其背景,要鬧事得考慮一下你是不是黃家的對手,當(dāng)然這是目前的做法。

  自己舅父什么想法,什么德行,劉琮大體是知道的,喜歡占便宜,如今更是占著自己的身份,經(jīng)常胡作非為。

  “難怪我最近沒看到我舅父了!”

  “怕了,去樊城了,如今樊城不比襄陽差多少,在那邊您舅父也不會因為小事挨打!”

  “這不是小事,是大事!如果市場上有強買強賣的行為,官府不進(jìn)行阻止,那么這種風(fēng)氣就會愈來愈盛,市場便會烏煙瘴氣,切記!”

  張懌能力中等,保留著許多公子哥的性格,好在聽話,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凡是不能做的,絕對不做。

  其實劉琮是準(zhǔn)備讓張懌接任陳應(yīng)出任縣丞,但是在黃射的要求下,張懌出任縣尉!縣尉經(jīng)過改革之后,除了負(fù)責(zé)城衛(wèi),也負(fù)責(zé)城內(nèi)治安巡邏,市場的治安也歸縣尉管轄。

  劉琮在張懌的帶領(lǐng)下,又去南邊的市場看了看,南邊則出于水果市場,倒是有不少水果,而且還有從南??み\過來的水果。

  “那邊不是在打戰(zhàn)嘛?”

  “公子有所不知,正所謂蛇有蛇道,鼠有鼠道,這些商人只要有利益可圖,自然有他們的辦法!”

  “這樣看來稅收不少,為何我爹還哭窮?”

  劉琮有些疑問。

  “您不知道?今年楚侯購買的書籍已經(jīng)達(dá)九千多冊,按照他的購買速度,當(dāng)然缺錢?。 ?p>  劉琮也是無語,知道劉表買書很多,但是也沒想到這么,看來這是襄陽都知道了,難怪現(xiàn)在學(xué)子都在說劉表的好,哎喲,編撰書籍是費錢,編撰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書籍!

  這些資料啊,書籍哪里來,買啊!這也是明朝修永樂大典永樂明朝全年賦稅的六分之一,而且是持續(xù)了很多年。

  “算了,以后書局,紙張都?xì)w官府了,問題會緩解一些!去縣衙!”

  “別去了,去城外吧!”

  張懌知道劉琮想去哪,無非是去見黃射,但是黃射今天在城外。張懌便帶著劉琮前往黃射所在地方。

  “二公子,您來了!”

  “黃兄,今年這收成不錯??!”

  “還行,比去年略微漲了一點,約一成左右,已經(jīng)是極為難得了,這回要組織人開始種麥子了!”

  襄陽是一季水稻一季小麥,小麥主要還是冬小麥,小麥自古以來在湖北,四川,江蘇,安徽都有種植,即便到了新世紀(jì)都有種植,春種水稻冬種小麥,有些地方則實現(xiàn)了一年三季。

  兩季水稻和一季冬小麥,漢朝則沒有,因為沒有足夠的肥料支撐,如果一年三種,田地的肥力會出現(xiàn)問題,如襄陽,屬于一季稻,一季麥,一年兩季。

  “要做好深耕,肥水要足,確保入冬前苗壯,春季小麥的收成才好!”

  “黃某自愧不如,這才明白二公子的博學(xué),農(nóng)業(yè)之事,黃某也是最近才學(xué)起來!”

  黃射出身世家,難免對農(nóng)田缺少經(jīng)驗,而且江夏西陵,夏口一帶不種小麥,他不了解也實屬正常。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