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繇的沮喪讓張津開始擔憂,自己是不是還應該去交州,根據(jù)他所知的情報,豫章,江夏,長沙,桂陽,南海等地都有他的通緝告示。
古代由于施行嚴格的戶籍和路引制度,一旦來了個陌生人基本整個鄉(xiāng)都知道了,除非他和劉表當初入荊州一樣,翻山越嶺。
不過他可沒這個膽魄,劉表翻山越嶺是因為那邊山里一直有小道,山中也一直有百姓,但是去交州翻山越嶺,首先面對的就是大自然的惡劣環(huán)境,這比起中原的環(huán)境惡劣的多!極有可能尸骨無存。
張津也在打退堂鼓,要不趁著現(xiàn)在荊州還沒心思處理他的事情,他返回朝廷罷了,之前他打算從海路前往,但是沒想到時局變化太快,荊州與士燮達成默契協(xié)議之后。
南??ぢ淙肭G州之手,海路也被斷絕了,況且海上的風險未必就比陸地翻山越嶺的危險小,事不可為。
張津猜測到劉繇的想法,劉繇可能不愿意繼續(xù)打下去了,如果面對孫策,劉繇斷然不會投降或者屈服孫策,但是面對的是同宗的劉表,他的想法就不一定了。
“報,將軍,烏程縣被荊州軍攻陷!荊州軍留下部分軍士守城之后便朝著我軍進兵!吳縣朱家率全家千余人悉數(shù)投靠了荊州軍!”
劉繇有些失神,毗陵縣,烏程縣的相繼被拿下,大勢已去!也就是劉繇將面對荊州軍的圍攻,他現(xiàn)在選擇不多,一是繼續(xù)抵抗,二是突圍到會稽繼續(xù)負隅頑抗,三是投降。
劉繇面對同樣是漢室宗親的劉表,他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即便他投降,劉表同為漢室宗親不會拿他怎么樣,反而會相對安全,頂多是失去一些自由。
同宗會相斗,但是絕對不會相殺,這是大家都默認的一個規(guī)則,劉表也不會做這樣的事,劉表也是要面子的人!如今局勢比人強,繼續(xù)負隅頑抗下去,到時候不是顏面難存,若一發(fā)不可收拾,或許就麻煩了!
劉繇打了這么久,之前孫策強勢攻殺了他兩三萬人馬,早期與袁術的部將爭斗,死傷非常多,吳郡,會稽的世家對他也一直是陰奉陽違,他是真的心累了。
“將軍,顧雍前來拜訪!”
“請他進來吧!”
劉繇知道來勸降的人來了。
“雍見過鎮(zhèn)東將軍!”
顧雍對著劉繇恭敬的行禮。
“難得啊,你們居然還承認我這個鎮(zhèn)東將軍!”
劉繇自嘲的笑了笑。
“將軍是朝廷所封,只是將軍不該與逆賊袁術聯(lián)盟,這與謀逆無異,不過楚候定然會看在將軍同宗的情誼上,力保將軍日后衣食無憂!”
顧雍說道,這是給雙方臺階,我打你是因為你與逆賊攪合到一起,而且必須坐實了這個事情!這是為了大義,名聲很重要,大家都很清楚!
劉繇也清楚,這個黑鍋必須要背,否則想要日后衣食無憂,子嗣無恙,就得接住這個鍋,給到荊州足夠的大義。
“景升準備怎么安排我以及麾下?”
劉繇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問道。
“將軍為了避免百姓生靈涂炭,原意罷兵,楚候準備將您以及您的家人接到襄陽去,襄陽有庸的老師,有康成公這樣的大儒,有劉公這樣的宗室,想必日后將軍日子會過得不錯!
況且襄陽也有不少大漢宗親,雖然將軍無法返回故里,若他日天下太平,將軍返回故里也是一樣!你的麾下也會被優(yōu)待安排!”
顧雍說道,劉繇看著北方,心里一陣落寞。落葉歸根是大部分人都希望做的事情,但是劉表,劉琮都不會讓他回到故里。
“你們什么時候就和景升聯(lián)系了?”
到此時,劉繇已經(jīng)決定罷兵了,但是不甘心的問道。
“兩年以前,二公子就派人聯(lián)系了吳郡眾多世家,包括,張家,沈家,高家,盛家,周家等,其中不少世家都已經(jīng)和二公子達成協(xié)議了,就等著二公子前來了!”
“呵呵,你們倒是會選擇!這么說陽羨也是做樣子給我看?”
劉繇冷笑了一聲,難怪荊州軍對劉繇軍的布防了如指掌,有勢如破竹之勢,劉繇軍不敗才怪。
“確實是,荊州軍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了陽羨,并且憑空得了兩千軍士!”
事到如今,顧雍也不隱瞞,劉繇不是莽夫,即便知道了是顧家做了內(nèi)應也不會拿他怎么樣,大家都是明白人,都不會求魚死網(wǎng)破!
“你派人去聯(lián)系荊州軍,讓劉琮親自過來!”
“庸明白了?!?p> 他劉繇要降也不是阿貓阿狗都能受降的,顧雍也清楚,揚州也只有劉琮有這個資格接受劉繇的受降,何況也談不上受降,頂多是罷兵,認錯。
無錫縣。
劉琮接到顧雍的書信之后立馬帶著王越前往吳縣,但是無錫縣依然未破。
“黃忠,你也不過如此!”
“再來,老夫定然將你斬于馬下!”
黃忠也是欣喜,居然能碰到如此好手,對于黃忠而言,好對手難求,戰(zhàn)意盎然,突然三支羽箭飛過,黃忠耍出一個刀花,劈落兩支羽箭。
“黃忠,饒你一命!下次再取你項上人頭!”
太史慈大笑道,另外一直羽箭正中黃忠頭盔上的頂端,吳縣已經(jīng)準備罷兵,他當然不會死磕黃忠,但是他要體現(xiàn)出他的價值,為以后做準備。
“太史子義何在!”
劉琮正好趕到,立馬上前叫陣!劉琮有自知之明,自己可不是斗將,沒有和太史慈一戰(zhàn)的能力,不過目前的局勢,太史慈不會真的拿他怎么樣!
“你是何人?”
“我乃鎮(zhèn)南將軍之子,蕩寇將軍劉琮!”
劉琮大聲說道,太史慈一聽也是愣了,他沒想到眼前之人便是劉琮。
“你現(xiàn)在離我不到五十步,就不怕我一箭取你性命?就不怕我以你為籌碼逼荊州軍退兵?”
太史慈對著劉琮說道。
“太史子義,琮就直說了,琮欣賞你的忠義智勇!君在北海的事跡,琮也是清楚!太史子義若此時擊殺琮,家父定然瘋狂報復,只會使得揚州百姓生靈涂炭!且會禍及家人,君是至孝之人,當不會做此事!
至于拿住我?我不怕,我來之前就下令,若是有朝一日我被捕,不必在乎我的安全,直接攻打便是,我有兩個親兄弟,兩個堂兄弟!”
雖然太史慈的母親,家人在北???,但是劉表如果瘋狂報復,袁紹必然是給劉表面子,雙手將太史慈的家人奉上!
“你若真的不怕,那便上前來!”
太史慈有些猶豫不決,想看看劉琮是真的不怕還是說一說,畢竟他身邊有一位護衛(wèi),太史慈當然清楚此人便是多年前威震江湖的大俠王越。
“你在此地,勿動!”
劉琮駕馬上前,太史慈眼中多了幾分欣賞之意。置生死于度外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公子好魄力!”
“子義,之前劉繇因許文休而不用你,可見其不知人,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昔長平漢武,琮雖不才,但心向往之!”
因為陣中只有兩人,其余人與他二人都隔了有五十步,說什么也就他們二人能聽到,太史慈一聽就驚訝到了!
這是他的志向,他從未和其他人說過,劉琮居然能知道?其次是劉琮的志向,他將自己比作衛(wèi)青,這是他驚訝的!
衛(wèi)青是誰?大漢長平侯,大將軍,大司馬!史記其中描述漢武時期衛(wèi)青的權(quán)力是大將軍內(nèi)秉國政,外則仗鉞專征,其權(quán)遠出丞相之右
漢武帝時期的衛(wèi)青,掌內(nèi)外廷,權(quán)利達到了大將軍之頂峰,只是衛(wèi)青不專權(quán),不結(jié)黨并提拔許多能人,如主父偃,咸宣,太史慈更驚訝的是劉琮的野心。
“公子就不怕慈到處宣揚?”
雖然天下大亂,這種事情可以在小范圍內(nèi)知道,但是肯定是不能宣傳出去,而且很多時候都是心照不宣,如劉琮從未和龐季說過,但是龐季是知道劉琮的志向。
“子義是聰明人,不會做糊涂事,況且爭天下并非要勇武過人,昔日高祖論勇武遠遠不如項羽,但是卻能一統(tǒng)天下!”
太史慈聽了就明白了,但是他不能此時歸降,此時歸降有背主之嫌,大家都是要面子的人,要投降也要等劉繇降了之后。
“若公子不棄,待公子掌揚州之時,太史慈愿為公子效勞!”
劉琮與太史慈達成協(xié)議之后,兩人分別返回各自軍營,劉琮與荀攸馬不停蹄的前往吳縣,吳縣的事情不能耽擱了。
劉繇此時率領著麾下文武出城迎接劉琮,劉琮遠遠的看到劉繇之后便下馬步行到劉繇面前。
“劉琮見過叔父,叔父回頭是岸,此百姓之福,大漢之福,父親必然非常高興!”
劉琮主動說道,避免了劉繇的尷尬。
“就請賢侄接手揚州了,希望能給百姓一個穩(wěn)定的好日子!也希望你們父子能撥亂反正,恢復大漢雄風!”
在這亂世,起碼大漢宗親是不希望大漢政權(quán)倒塌的,如今天下掌權(quán)的大漢宗親不多了。大漢天子僅僅憑借天子名號已經(jīng)很難號令天下了。
“叔父放心,必然不會讓大漢政權(quán)落入他人之手,必將保護祖宗基業(yè)!”
劉繇準備了交接的人手,劉琮示意,由荀攸,典韋,甘寧前往接手吳郡事務,并且昭告吳郡,會稽兩地。
劉琮將自己草擬的書信派人開始向襄陽傳遞,耗時近一年的時間終于勉強平定了劉繇,因為會稽,丹陽的治理才剛剛開始,這邊還有山越,宗賊,山賊等一些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