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輔與熊吉在劉泌府中登記,并且完成了劉泌旗下土地的丈量,而長沙城的另外一大家族,桓家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桓老,念在桓家昔日為朝廷做出巨大貢獻,第一次就不處罰了,但是賦稅補交三年,限期一天內(nèi)補交,不知道桓老是否有異議?”
“糜太守,是否能寬限幾天?老夫也好籌措資金!”
“桓老,明人不說暗話,桓家的清楚你比我更清楚,三年的賦稅補交對于桓家不過是九牛一毛,何須籌措!否則只能依法處理!”
“糜太守,你不要欺人太甚!”
糜竺冷冷的看了一眼桓家的其他人,欺人太甚?這些人似乎搞錯了,是他們違反朝廷律法在前,如今對他們寬大處理居然還認為是朝廷欺人太甚!
“明日若是沒有見到補交的賦稅,本官依法處理,告辭!”
糜竺壓根就不給桓超最后的表態(tài),而桓家人則怒目相視,桓家可不是劉泌,他們不是大漢宗親,可沒有各種稅收減免的政策。
桓家少報了八百多家奴,三年的賦稅就是近60萬錢,同時瞞報了土地一千五百余畝,三年需要補交近1100斛糧食。
“如今什么情況?”
“劉家同樣被登記丈量了,不僅僅是劉家,一日之內(nèi),臨湘縣內(nèi)的大家族都被登記了,其中吳家,張家,文家,韓家都已經(jīng)補交了賦稅!”
“交吧,如今情況很明顯了,若是不交,還能怎么樣?不要指望襄陽世家,他們?nèi)缃窈蛣⒈砀缸釉谕凰掖希粫頃覀兊?!?p> “父親,這可不是小數(shù)目,而且日后長沙郡其他世家會怎么看我們,日后定然是以糜竺這賤商馬首是瞻!”
“住嘴!你給我聽好了,糜竺如今是朝廷任命的長沙郡太守,你最好給我老實點,如果再有什么事情,桓家也救不了你!”
桓超對著自己這個不成器的兒子罵道,禍從口出的道理怎么還不明白,人都說三十而立,自己這個兒子都快四十了還如此口無遮攔!
“明日老夫親自去交錢!從今日起,各房例錢減三成!”
桓超做了決定,其他人則是一片哀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平日大手大腳慣了,如今要減少三成,這對他們來說非常痛苦。
劉表父子清查土地與人口這個并不是為了抓人,或者是懲罰某個家族,而是加強管理,改變這種集體逃稅的情況,同時能增加官府收入。
按照目前的估計,臨湘縣清查完畢基本能獲得的糧食就多達兩萬斛,錢一千五百多萬,如果長沙郡清查完畢,最少能獲得五千萬錢,以及最少十萬斛的糧食,這些錢糧能做許多事情。
襄陽。
“主公,長沙郡糜竺送來的公文?!?p> “子仲這事做的不錯,你認為今年哪個郡適合減免更役?”
劉表看了看別駕劉闔遞過來的公文,長沙郡的清查共獲得錢6200萬,糧食十六萬斛,劉表一看都嚇了一跳。
“主公可免除上庸郡的更役,吸引司隸地區(qū)的一些百姓來上庸,其次對章陵郡以及長沙郡都施行減免,此二郡的更役減免為以往的一半!并且發(fā)文說明情況,未來荊州各郡都會逐步減免,直到完全取消!”
劉表點頭認同,如今襄陽的財政是不錯,但是暫時還沒有能力完全減免掉更役,之前免除江夏,武陵是因為這兩個地方人少,同時也為了吸引人前往這兩個地方落戶。
“江夏情況如何?”
“江夏的情況目前還是不錯的,李通率領(lǐng)新軍入江夏之后,不少山匪,黃巾皆下山而降,而且自從主公免除江夏郡的更役之后,豫章,九江,汝南不少百姓涌入江夏,今年江夏人口新增一萬戶!
不過黃祖將軍在政務(wù)方面有些短板,最好派一個合適的去輔佐,協(xié)助黃祖將軍處理政務(wù),雖然吸引人過來了,但是也要有相應(yīng)的措施留住人!況且明年開春之后采用占城稻耕種,更需要一個精通農(nóng)業(yè)的人輔佐?!?p> 劉表沉吟了一下,派人去協(xié)助黃祖,需要一個適合的人選,不僅僅是有治理地方的能力,而且最好是鐵面無私的這類人,因此襄陽世家都不在考慮范圍。
“別駕以為公悌如何?”
傅巽(xun),北地郡人,目前在荊州避難,西漢義陽候傅介子的后人,劉闔思慮了一下,并不認同。
“主公,公悌雖才華出眾,但是治理地方能力尚缺,我倒是有一個合適的人選,益陽縣令伊籍,此人治理地方能力出眾,而且精通律法,又非荊州本土人士,也定能鐵面無私!”
劉表沉吟了一下,伊籍的才能他也是認可,益陽一地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百姓生活也開始好轉(zhuǎn),治安更是大為改善。
“父親,伯寧舉薦一人,孩兒以為可為益陽縣令接替伊籍!”
劉琮也清楚劉表的顧慮,他擔(dān)心調(diào)走伊籍是不是會影響劉琮在長沙的布局以及政策,劉琮則認為伊籍三年如此好的表現(xiàn),如果繼續(xù)待在益陽當(dāng)然也會有機會升遷,但是能到江夏則更好。
“何人?”
“和洽,汝南郡人士,為人……”
“如此即可,陽士之才我還是相信的,昔日留其在襄陽,他不愿前往武陵,如今愿意出仕,我還是相信他的才能!”
劉琮沒有說完就被劉表打斷了,劉琮也是愕然,劉琮大多時間在軍營,襄陽到底來了多少人才劉琮并不是完全清楚,沒想到劉表對此人如此熟悉。
不過劉琮想了想也是,根據(jù)滿寵的說辭,此人舉孝廉出身,大將軍何進和袁紹先后派人招攬都不應(yīng),這種人才劉表認識也是合理。
劉琮自身也在招攬人才,杜襲的推薦,陰鈺的舉薦,劉琮親自上門拜訪,一天詳談,將趙儼收入囊中。
趙儼也是潁川人,不得不說潁川是真的人杰地靈,人才輩出,趙儼也是其中之一,劉琮準(zhǔn)備先放在軍營里面鍛煉一段時間在舉薦他,目前在軍隊擔(dān)任軍法官。
劉琮這段時間則是在專心的改良農(nóng)具,一邊操練軍隊紀(jì)律,一邊玩起來木工活,劉琮在組織人手研發(fā)打谷機。
雖然劉琮后世自己也用過腳踩式打谷機,但是自己做起來還是有難度的,腳踩式打谷機最重要的是齒輪,齒輪可以用幾種,一個是木結(jié)構(gòu)的,在這個時代,這個相對便宜。
一種是鐵制的齒輪,這個就有相對較高的難度,特別是齒輪的構(gòu)造,對鐵匠手藝都有極高的要求。
這是秋收劉琮去鄉(xiāng)亭看到百姓們打谷的方式想到了后世的腳踩式打谷機,如果有這個,起碼能提高5-10倍的效率。
腳踩式打谷機后世多見于南方,既不重也不大,一般兩人就能抬起,同時兩人一起進行打谷,效率非???,比起漢朝的打谷方式就先進太多了。
“這鐵絲還是太粗了,還要細一點!”
劉琮主要是負責(zé)構(gòu)造,圖紙,指揮著鐵匠和木匠干活,不僅僅是軍營的木工,鐵匠,連韓暨都被吸引過來觀看。
“二公子,您能再講一講這齒輪的應(yīng)用嘛?”
劉琮看了看韓暨,這些劉琮倒是不藏私,雖然韓暨知道了,但是鐵如今在荊州是官府管控,很難傳出去,況且如今的韓暨從最初的怨恨劉表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起碼不怨恨了。
“二公子的意思像馬車,水車這些都可以用,而且提煉出所謂的機油便能維護好?”
“理論上是可以,而且能更省力,但是目前我荊州的鐵礦產(chǎn)量不足,一些如鐵錘,鐵鏟,鐵鋤頭等工具尚且不夠用!”
“二公子剛才不是說江夏有鐵礦嘛?我這就回去稟報明公組織人手去江夏進行勘探,解決我荊州用鐵不足的問題!”
韓暨風(fēng)風(fēng)火火的走了,劉琮只是順口一提江夏應(yīng)該有大量的鐵礦,但是還需要勘探,但是韓暨卻記在心里了。
江夏大部分為后世的湖北之地,而后世鼎鼎大名的大冶鐵礦,有記載的是三國時期便在大冶鐵礦鍛造刀劍,如果大冶鐵礦能勘探出來,荊州包括揚州不會缺鐵了。
畢竟湘南那邊的鐵礦在逐步擴大,而且長沙郡未來還有攸縣,攸縣的煤礦儲量以及鐵礦儲量都是非常不錯的。
“二公子,您看這鐵線合適嗎?”
鄭渾的聲音將劉琮的思緒拉了回來,劉琮看了看,大小差不多,示意鄭渾按照圖紙操作,進行制作,腳踩式打谷機的設(shè)計將會是一項在很長時間都不會過時的打谷機,即便在后世進入21世紀(jì)以后,在南方許多丘陵地區(qū)還有人在使用。
其次是齒輪的打造,這對鐵匠也是一種要求,而且生產(chǎn)效率慢,耗時長,要打造出大小合適的還是比較耗費時間。
一些技術(shù)的發(fā)明需要耗費許多時間,雖然齒輪談不上很大的發(fā)明,但是多齒輪的組合應(yīng)用能啟發(fā)他們的思維,讓他們有更多的想像。
而目前限制劉琮發(fā)展的最大因素是人,其次是礦石,鐵器的發(fā)展讓衍生許多行業(yè)的發(fā)展,但是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鐵匠不夠。
荊州目前需要制造武器,盔甲,箭矢等這些戰(zhàn)爭必須品是不能停的,農(nóng)具的生產(chǎn)如鐵錘,鐮刀,鐵鋤頭,斧頭等生產(chǎn)工具也需要大量生產(chǎn)。
社會的發(fā)展終究是靠人來推動,但是農(nóng)業(yè)社會,首先要解決的是溫飽,農(nóng)業(yè)發(fā)展是第一位的,在不影響農(nóng)業(yè)的情況發(fā)展其他,劉琮需要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