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漢末之龍起荊襄

七十四章 春筍炒臘肉

漢末之龍起荊襄 路漫漫求索兮 3425 2021-03-09 00:01:00

  “主公,百姓們要見您!”

  “哦,什么事情?”

  “主公,百姓們說做工是為了建設(shè)自己家鄉(xiāng),不要報酬!”

  “你們好,老人家,我就是劉琮!”

  老人家見到劉琮出來了,一開始就要跪拜,劉琮趕緊上前扶起,讓老人跪拜,這是折壽的事情。

  “二公子,我們都是土生土長的漢昌縣人,一直以來沒有哪個官府這么為我們考慮,又是治理水患,又是帶著百姓解決吃飯的問題,如今修縣城更是,我們不能都讓官府出錢,我們聽說了,官府也有難處,因此我們不能要報酬。”

  “那行,既然你們不要,我們還是要算,每日的做工由杜縣長統(tǒng)計,按照你們做工應(yīng)得的錢,就算你你們捐獻的錢,日后立碑的時候便將這些刻在上面,老人家,這樣好嗎?”

  “好,好!”

  劉琮看到這種情況立馬轉(zhuǎn)變了想法,既然出力又沒收錢,那邊算在捐獻上面,這樣立碑的時候也有他們的名字。

  漢昌縣劉琮僅僅待了四天便離開了,杜襲善于調(diào)動人心,而且又能親力親為,漢昌的發(fā)展指日可待。

  “主公!”

  “機伯,辛苦你了?!?p>  劉琮看到伊籍已經(jīng)有了幾絲白頭發(fā),說明他在益陽是非常勞累,伊籍此時年紀(jì)尚輕,劉琮也是頗為感慨。

  “累一點,但是也值了,籍看到益陽一段時間一個變化,心里也非常高興?!?p>  “如今益陽的情況你與我說說?!?p>  “主公,益陽如今擁有人口一萬一千戶,人口六萬一千人,今年目前新增人口三千人,有兩千人是其他地方過來的。

  軍隊有兩連軍士,暫時無法新增軍士,否則會影響到益陽的發(fā)展,在各道,渡口等設(shè)立了驛站,加強了對于治安的管理。

  目前糜太守建議將靠近臨湘的兩個亭并入到新設(shè)的新鄉(xiāng)縣,兩個亭雖然人口不多,但是也還是需要做思想工作?!?p>  “嗯,放心,軍師來信了,荀家的荀斐原意來益陽出任縣丞,他的到來能為你分擔(dān)不少,這也是你的功勞!”

  “當(dāng)真?”

  “當(dāng)真,憑借荀家慈明公的名聲,益陽的發(fā)展將更上一層樓,不僅僅是荀斐,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前來荊南出仕?!?p>  荀斐是荀爽的兒子,荀衍到襄陽之后,如今開始發(fā)揮荀家的影響力,荀家現(xiàn)在分為兩派,一派以荀衍,荀攸為首看好劉表父子,一派以荀彧荀諶(chen)為首看好袁紹與曹操。

  “可有夫子帶過來?”

  “荀家有三個夫子會過來,準(zhǔn)備好學(xué)堂就好,軍師說已經(jīng)安排好了?!?p>  “諾?!?p>  相比漢昌縣修建新的城池,益陽并未開始修建城池,目前的收入有限,益陽沒有能力同時在興修水利的時候在修建城墻。

  益陽部分地區(qū)地勢偏低,需要整改興修水利的地方很多,劉琮在伊籍的帶領(lǐng)下查看了一些地方情況。

  “主公,這里由于挖到世兩丈深就開始冒水,因此在這邊只有大概兩丈深,但是長約三百丈,寬約五十丈的不規(guī)則的小湖。

  目前主要對這個開始加固,在旁邊做好引水進行灌溉,您看這邊,每隔二十丈都有引水的溝渠,目前才開修兩個,日后全部完成的話,不論是居民用水還是日常灌溉都不缺水。

  堤壩也在修,按照主公的要求,堤壩會有兩丈高,這樣只要不是特別大的洪水,益陽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不過起碼要三年時間才能修好這堤壩,或許更長時間?!?p>  “工程較大,你需要好好處理,特別是低洼地帶本來就有許多農(nóng)田,征用了他們的農(nóng)田該補償?shù)囊a償。”

  “請主公放心,這些我們都和百姓反復(fù)溝通,他們都贊同我們的想法。”

  劉琮點點頭,水利對農(nóng)業(yè)的影響很大,若是水利修的好,減少災(zāi)害的同時也能灌溉更多的農(nóng)田。

  “聽說你親自帶領(lǐng)百姓開墾了不少梯田種植蔬菜,效果怎么樣?”

  “主公,您這都知道,梯田上可以種植一些蔬菜,主公要不要去看看?”

  劉琮與伊籍以前去看了看,確實不錯,山里有芹菜,蕪菁,蕪菁便是后世的大頭菜,這是個好東西。

  “黃瓜是昔日張騫帶回來的吧,產(chǎn)量怎么樣?”

  “產(chǎn)量高,就是吃太多的話也難受,之前主公賞賜給我的糖,我用來糖拌黃瓜,內(nèi)人和家里孩子都喜歡吃,就是糖太貴了,籍也買不起?!?p>  目前益陽縣已經(jīng)是上縣,伊籍的俸祿不算低,又不是明朝,漢朝的縣令和縣長,從三百石到千石都有,根據(jù)縣的規(guī)模。

  比如襄陽令便是千石,但是漢末屬于變革時期,其實俸祿是有些混亂的,因此各有不同,荊州依然是采用半錢半谷的俸祿發(fā)放模式。

  “少給我哭窮,省著點還是買的起的,年俸近七百石的官員,要是買不起我都懷疑了,少買點竹簡,日后有更好的?!?p>  “竹簡有替代的?主公,是真的買不起,在益陽,糖是極其稀缺的,比襄陽還貴!”

  “竹簡的事情以后你會知道,不過糖,算了,這東西本身就是暴利,日后再處理?!?p>  伊籍沒有追問,也是吶吶一笑,劉琮還不清楚伊籍,大多數(shù)錢都用在其他地方了,法家是出了名的清廉,倒不是俸祿低,還是許多俸祿都用在其他地方了。

  “你家眷都到了益陽,可過得還習(xí)慣?”

  “非常習(xí)慣,就是潮濕了點,氣候比山陽郡好,家里養(yǎng)了不少雞,還養(yǎng)了兩頭豬,去年家里熏制了不少臘肉,今年都還沒吃完!”

  “春筍炒臘肉,那是好菜!”

  “主公,這您都惦記著?”

  “哈哈,當(dāng)然,今日我下廚,鍋我都帶好了!”

  劉琮可是吃貨,每次出來必帶大鍋,因為有時候在外面,百姓家大多數(shù)是沒有鐵鍋的。伊籍看了看家里放的臘肉,取了一條兩斤的臘肉,心里可是非常肉疼。

  想了想,又取了一只臘雞腿,劉琮開始準(zhǔn)備做菜,蘿卜炒臘雞腿,芹菜臘肉以及春筍臘肉,外加紅燒豆腐,一份特制的撈菜。

  七個人,五個菜差不多夠了,畢竟分量足,撈菜是一種做法,許多青菜,如芥菜,或者白蘿卜的葉子等,將其煮熟,撈出,冷水冷卻一個小時,剁碎之后炒。

  劉琮將菜分為六份,劉琮,劉郃,廖淳,伊籍夫婦,加上他家的一對兒女共用一份,分量可是十足。

  “撈菜,機伯嘗一嘗,芥菜可是好東西!”

  伊籍嘗了嘗,別有一番滋味,眼睛都亮了,甚為下飯。伊籍的夫人還有些拘謹(jǐn),畢竟第一次見家里來客人,結(jié)果客人備齊了工具自己下廚的。

  “都吃。”

  “夫人吃便是了,主公一向不拘小節(jié)!”

  兩個小家伙吃飯吃的賊快,很快就吃了一碗飯,看了看伊籍,伊籍也是愣了,有些臉紅的說道。

  “他們平時也不吃這么多,今日可能是主公手藝太好!”

  “平日油水少吧,我炒菜油放的多一些,小孩子喜歡是正常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多吃點?!?p>  伊籍是劉琮來長沙郡之后,第一個去官員家里吃飯的,與糜竺,滿寵他們不同,伊籍本是寒門出身,這邊也沒有什么親戚在身邊,更需要一些溫暖。

  “劉郃,吃飽了運動一下,將我準(zhǔn)備的東西拿過來!機伯,吃了你這么多東西,給錢你肯定不會要,但是東西你要收下,要知道其中有些東西你是我第一個送給你的。

  一壇是蜂蜜,滋養(yǎng)身體,一壇是白糖,益陽有今日機伯居功至偉,孩子們也是長身體的時候,偶爾吃一吃對身體好?!?p>  “謝主公。”

  伊籍眼里滿滿是感動,劉琮擺了擺手,吃飯之后便離開了,明日還要去見一見本地的官員,益陽的情況不好劉琮是知道的,但是劉琮也沒想到這么不好。

  土城墻看的出來是伊籍來了之后才修繕的,防御能力也就那么回事,若是有正規(guī)軍隊來進攻,絕對是樣子貨,但即便是這樣也能給城內(nèi)許多百姓帶來安全感。

  百姓的衣衫就看的出來,基本上都是縫縫補補又三年,有些衣服都穿的快掉色了,還有一些人都是赤腳勞作。

  這邊的糧食則多以粥為主,如果按照后世廣東的標(biāo)準(zhǔn),那只能算是稀飯,而且還沒有稀飯的質(zhì)量高。

  第二天,劉琮起的很早,王越以及典韋負(fù)責(zé)護衛(wèi)左右,劉琮帶著他們?nèi)ムl(xiāng)里田間看看,田園風(fēng)光很美,但是農(nóng)民卻沒有心情來欣賞這么美麗的田園風(fēng)光。

  “小妹妹,多大了?”

  劉琮上前詢問一個小菇?jīng)觯坪跤行┖ε拢阍诹舜笕松砗?,劉琮友善的笑了笑?p>  “我妹妹今年八歲了,你有什么事嗎?”

  “那你幾歲了?”

  “十歲了!”

  “這位貴人見笑了,小孩子不懂事!”

  “沒事,這是早上就去耕作?”

  農(nóng)民年齡似乎有些大,但是劉琮并不能確定年齡,因為勞作的原因,有些人可能三十出頭就蒼老的像五十來歲了。

  “貴人,我?guī)е鴮O子,孫女去割一些豬草,家里養(yǎng)了幾頭豬,還有一些兔子都吃草,全家都指望著豬,要不然交不起口錢和算錢。”

  劉琮看了看孩子怯生生的眼神,背著小竹簍子,看了看他們的工具,似乎并沒有鐮刀之類的工具。

  “老人家,怎么不帶柴刀?”

  “家里沒有,我們爺孫三個帶了一些石頭,也很鋒利的,割草也是很方便?!?p>  劉琮看了看,磨鋒利的石塊,劉琮試著拿了一下,手掌握住,但是不是很好掌握,看了看,還有一把木刀,應(yīng)該是讓小孩子用的。

  “廖淳,給老人家五個饅頭!”

  “謝謝貴人!”

  由于劉琮在外面起的很早,負(fù)責(zé)早上做飯的炊事班就起的更早了,廖淳聽到從背包里面取了五個饅頭給老人家,還有些溫?zé)帷?p>  老人沒有拒絕,劉琮剛才看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他們并沒有干糧,或許是準(zhǔn)備干一會就回去,兩個小孩子眼神里面透露著渴望。

  老人看到劉琮走了之后便拿出一個饅頭分給孫子和孫女,自己也撕了一點點試了試,這是帶糖的饅頭,糖在益陽可是極其稀缺的東西,一般的大戶人家都未必有,老人家對著劉琮喃喃的說了句謝謝。

路漫漫求索兮

有時候可能沒怎么細看就發(fā)出來了,有時候容易腦子想的和寫的不同,造成了錯誤,如果有,希望你們直接留言指出,我會一一改正,謝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