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地牢。
“公覆,何必如此,二公子殺伐果斷,如果公覆還是義氣用事,我們也救不了你!”
黃承彥又過來繼續(xù)勸說黃蓋,有什么辦法,黃蓋的母親過來求情,黃承彥當然希望黃蓋不要這么固執(zhí)。
黃蓋也是在思考,早前劉琮說的那些話雖然不好聽,但是并非一點道理都沒有,只是自己答應了舊主。
“族兄,第一,我投降的不是他劉表,而是大漢。第二,他日若與烏程候的后人作戰(zhàn),我不會參加。若是他能答應,我便降了!”
黃蓋終于是嘆了一口氣,家有老母,有妻兒,若是死了能給他們一場富貴到也罷了,但是如今情況,哎。
“琮兒來的正好,剛才宗業(yè)來報,黃蓋愿降,提了兩個條件,我也已經(jīng)答應了,韓當我派人去勸說過,依然不肯降!”
“恭喜父親,黃蓋將軍為良將,磐兄長那邊正好缺人,有黃將軍相助,武陵那邊會更加穩(wěn)固!”
“我給了黃公覆半個月的時間,讓他先回家處理好事情,再去磐兒手下任職。韓當?shù)钠迌豪闲∵€要多久?”
“父親,在等等,不著急,他的家眷還未到荊州,在等等!”
劉琮也想啊,但是韓當與黃蓋不同,黃蓋的家眷皆在江夏,事情的處理是完全不一樣的,現(xiàn)在去勸降韓當,為了妻兒老小韓當也不會投降。
如今劉表前幾日被朝廷冊封為成武侯,劉表如今是春風得意,剛剛擊敗名滿天下的孫堅,又被朝廷冊封侯爵。
“也行,長沙郡修建水利的報告過來的,上面的水利這個詞是你發(fā)明的,說說!”
“父親,汝南郡的鴻隙坡您肯定是知道的,我只是換了個詞,用途是一樣的,但是耗時長,能有效的防洪,蓄水灌溉,也能養(yǎng)魚作為副業(yè)!”
劉表一聽也明白了,鴻隙坡是西漢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漢武帝時期水患嚴重,當時黃河決堤,影響巨大,漢武帝組織了數(shù)萬民夫修建水利,此后八十年黃河無大的水災。
隨后全國開始修建各種類似的水利工程,鴻隙坡便是在那種情況下修建的,鴻隙坡可以是造就了汝南郡的繁華,西漢時期,豫州占國土面積2%,人口卻占13%,而汝南郡占了豫州的三分之一人口。
“這可是大工程,我看糜子仲上面的匯報,并無如此巨大的工程!”
“父親,因地制宜,此事我派人去和子仲溝通過,長沙郡無法負擔如此龐大的工程,因此目前規(guī)劃的都是小型水庫?!?p> 古代水庫和現(xiàn)代有區(qū)別,當然古代沒有水庫的叫法,都是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導水,功能主要是蓄水防洪。
“嗯,飯要一口一口吃,不能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我之前就擔心你急于求成,如今你有這個想法,我便放心許多。
昔日王莽的政策,其中許多未必不是好的,但是其壞就壞在過于急求,欲速則不達,琮兒,有的時候需要將許多達成一個平衡,世家亦如此!
我已經(jīng)任命韓暨為南郡典農(nóng)校尉,負責南郡的水利事情,韓暨與韓慧并非一家人,是韓王信的后代!而且你也不必過于針對韓家,有容乃大!”
“父親教育的是?!?p> 劉琮聽到韓暨的名字,也是愣了一下,我靠,自己的父親牛啊,不聲不響的就將大才安排到合適的位置。
“韓暨一開始也不愿意,不過為父用了點手段,韓暨還是答應出仕了,而且他對你發(fā)明的龍骨水車還是很感興趣!”
韓暨在研發(fā)也是有天賦的人,后世因為研發(fā)被載入史冊的人不多,他便是其中之一,水排經(jīng)過他改良提高了三倍的效率。
“父親,韓暨此人在研發(fā)上頗有天賦,父親可以安排一些人手由他對現(xiàn)在使用的水排以及馬排進行改良!”
“他還有如此天賦?”
“父親試試就知道了,反正耗費也不多!”
荊州如今財大氣粗,不少商人都來荊州收購糧食,荊州糧食很多,加上各種收益,錢財糧草都非常充足。
“劉衛(wèi)跟著你也多年了,才能不錯,益陽西設立桃江縣,我已經(jīng)批準讓他去桃江縣做縣長!”
“父親安排就是?!?p> “你隨我來,仲子等人在外面等你一會了?!?p> 劉琮有些懵,宋忠等人等我?什么事情?自己和他們并沒有太多的交集,因為自己年齡的問題以及位置,劉琮和他們的交集并不多。
劉琮隨著劉表前去,宋忠,綦毋闿,蔡諷,黃承彥,韓嵩,習禎等荊州之名望都在場,這么大的陣勢。
“犬子已經(jīng)過來了,諸位有什么想問的盡管問!”
“二公子,老夫與景升相交多年,老夫直接問了,景升也是儒家之人,而二公子所設立的中學為何不以儒家為主?不以經(jīng)學為主?”
宋忠首先發(fā)問,劉琮明白了,是因為中學的事情,小學的啟蒙教育對他們世家也好,儒家也好,影響不大,但是中學不一樣了。
“世叔,容我細細說明,世叔以為當今之儒學比之春秋戰(zhàn)國之時是有進步還是退步?”
“當然是有進步,我大漢之儒學比之先秦,那是自然有發(fā)展,從陸子賈生到董公,我儒家吸納百家之思想,使得儒家更適合我大漢的發(fā)展!”
陸子指的是陸賈,賈生指的是賈誼,董公指的是董仲舒,西漢就是他們的發(fā)展下,使得儒家一步一步成為霸主地位。
“陸子宗儒尚道好縱橫,賈生宗儒尚法,董公的結(jié)合陰陽,道家,法家,縱橫家等諸家之長,形成了我大漢新儒學,諸位以為小子說的是否在理?”
陸賈可以說是當時第一辯士,也是劉邦手下的幾朝重臣,劉邦討厭儒生,但是陸賈一句“馬上能得天下,豈能在馬上治天下!”讓劉邦無話可說。
宋忠等人也是點頭,對于他們的典故,他們比劉琮更熟悉,董仲舒一公羊?qū)W為主,建立了新儒學體系,因此漢朝儒家尚公羊。
“然而此時呢,儒家腐朽,儒家的士大夫們都關注自身利益,各個世家土地兼并嚴重,百姓對儒家開始漸漸失望,而形不上大夫更是讓許多儒家士大夫無所顧忌!
諸位都是儒家之大儒,長此以往,百姓將不再相信儒家,儒家又該何去何從?如徐州地區(qū),吳郡等地佛教興盛,百姓信奉佛教也不信儒家,儒家又何談教化?”
劉琮是直接說到他們的痛處,土地兼并的事情,儒家責無旁貸,因為儒家是這些事情的主要施行者,以荊州為例,襄陽蔡家,黃家,長沙桓家等都是儒家世家的代表,他們確是土地兼并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最大的地主。
如佛教的興起更是他們的痛點,長此以往,儒家的信奉者會越來越少,那才是真的動搖了儒家的根基。
“二公子謬論,如仲子,承彥,康成公等人,依然是潔身自好,德高更是荊楚名望,儒家教化百姓,荊州百姓大多都敬服!”
綦毋闿并不認同,在他看來,不少儒家學者還是很不錯的,自身品德過硬,他們在座的都屬于品行非常好的。
“世叔,不能以偏概全,不說荊州,袁家,楊家,王家,馬家,李家,皆是儒家,其擁有的土地,財富讓國家無法發(fā)展。
儒家士大夫享有各種特權,國家本施行輕徭薄賦,而儒家士大夫卻收取重祖,你們口口聲聲說國家不能和百姓爭利,那儒家所作所為是為了讓百姓更苦,這樣才能更好的教化百姓?”
李家指的并非是李廣,二是李膺,這些黨錮名士口號喊的挺好,但是家族的財富可不是一般的多。
馬家指的是馬援的后代,馬援后代出了不少大儒,馬融,馬日磾?shù)染褪谴?,這些家族可不是一般的富,要不然袁家兄弟起兵,兵馬強盛,兵馬強盛的錢財哪里來的。
“諸位,儒家若是之前成為我大漢正統(tǒng),靠的不是論資排輩,靠的也不是特權,是儒家先驅(qū)的奮斗才成為大漢正統(tǒng)。
琮以為,儒家需要改革,改革需要外部壓力,我大漢初建之時,儒家壓力大,高祖不喜儒家,因此儒家先祖奔走四方,傳播學說,吸收其他學派的精華,才有今日儒家之輝煌。
然如今儒家墨守成規(guī),已經(jīng)無法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儒家也應該改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知諸位以為小子說的是否在理?”
蔡諷,宋忠等人也在思考,這些都是高智商的人,否則不會名留青史,更不會是迂腐的人,頂多是暫時無法接受。
“老夫托大,老夫之女嫁與景升,便稱呼你一聲琮兒,按照你的說法,儒家的特權是要取消?”
劉表連連直呼是應該的,就如此稱呼即可,雖然蔡諷的女兒是給劉表做妾,但是也算是夫妻了。
“正是!刑不上大夫,若是同樣的事情,假如同樣是斗毆,儒家士大夫沒有任何處罰,而百姓卻面臨幾年的牢獄之災,我想問在座的,如果你們是那個百姓,你們會不會服?”
“當然不會,但是我儒家飽讀詩書,豈會做斗毆的事情,公子這個比喻不太恰當,我儒家基本都是奉公守法?”
綦毋闿當然不會承認儒家的事情,他們目前無法接受這個看法,但是黃承彥等人卻在思考。
“世叔,您不會,但是您的家人呢?據(jù)琮所知,在做的家中后輩有不少違法的情況,若非是家父仁德,怕是不少人要有牢獄之災!百姓已多有怨言!”
綦毋闿,宋忠,蔡諷皆是臉色一變,劉琮說的都是實話,家族龐大,有幾個不孝子那都是正常的。
“家父雖然仁德,但是你們知道有多少百姓對此議論,認為家父法令不明,為人軟弱,不僅僅是百姓,不少有雄心壯志的世家也如此認為,因此都不看好荊州!”
劉琮的話讓在座的開始是臉色大變到最后的沉默,劉琮的雄心壯志他們大多都清楚,儒家也需要,當年支持光武帝讓儒家更上一層樓,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