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蘆葦蕩旁小村的故事

50.專業(yè)的人就干專業(yè)的事!

蘆葦蕩旁小村的故事 阿魯Y 1969 2021-04-17 01:14:37

  因為有嫂嫂白忠芳的操心張羅,游手好閑的趙華年好歹娶上了一房媳婦生下了個兒子。

  兒子生下來虎頭虎腦的,屬兔,五行嚴重缺木,求高人給取名:趙菻秋。趙華年心想,這五行嚴重缺木呀,名字里有倆木了,干脆手里再加倆木吧。打小便手握倆小木棒擂搗著小鼓玩耍。

  “過老日“那會,趙華年夫婦不幸雙雙染疾病亡了。

  后來,小村的老人都說:這全怪“木“加多了呀。老話不是說的好嘛一一“過猶不及”!咱們老祖宗不是一直一再地提倡這“中庸“倆字嘛!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趙菻秋長大了以后和他爹一模一樣游手好閑的,整日的東逛西逛沒個正形,還油腔滑調的,愛說個閑話、空話、大話啥的。外加上他戲臺上一副不可一世唯我獨尊的表情,下了臺來,仍然一副藐視一切的高高在上的令人討厭的模樣,家里又窮又困,老大不小的了也沒討上個老婆。

  這一日,趙菻秋沒卵事閑的慌,便上門找老大哥趙德秋,尋思商量著合一塊干點事,掙了錢好討一房媳婦兒。

  “哥,你得打頭呀,咱們也拉起一趕子人來,和那周家對著干。不能盡讓那周家把這巧錢都掙了呀?!?p>  “人家周根來跟你有仇還是有怨呀?再說了,紅白喜事串個場,這玩意如今也掙不了幾個大子的?!鼻扑商鞗]個正形樣,趙德秋都不愛搭理他。

  “他們周家當年搞垮了我們趙家的戲班,這個仇,咱們哥倆得報吧!”

  “俗話說得好: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上輩子人的恩怨都是他們自個的事,與下一輩子的人無關。再說了,老一輩子的也沒啥大恩怨的,都是為了生存,混口飯吃罷了。其實呀,細想都還是受害者了。壞就壞在那孫家的孫懷鼎身上了!再說了,我爹臨終走前留下了遺言的,這可是不能夠違背的呀!”

  “冬菊,她,早些年間的,早就已經(jīng)登臺演戲了的!”趙菻秋他是哪一壺不開專提哪一壺呀!

  提起了老閨女,趙德秋就來氣了。從古到今,上趕子的不是買賣。大閨女家就要矜持一點的。趙冬菊劉祿貴和剪娃子的奶奶曾經(jīng)鬧的那一出,讓趙德秋覺得老臉丟盡了呀,愧對先人呀。

  趙德秋惱怒地說道:“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那冬菊,她早己是人家老劉家的人了。生是人家劉家的人,死是人家劉家的鬼。關我們老趙家啥事?你說的這事,你有本實你自個折騰去,我不摻和!”

  說完這話,趙德秋一扭身回屋里面去了。

  趙菻秋悻悻地獨立在院落中間,心里暗道:“別瞧不起個人。要不是兜里沒錢,我會來求你?!?p>  白忠芳還在世時,花錢給趙菻秋買過一個老婆。

  有一年,小村莊里來了母女倆,自稱AH逃難過來的。白忠芳就花錢給趙菻秋成個家買了一個媳婦。那老婦人離開后三個多月,女兒也忽一日消失不見了蹤跡。后來,四處一打聽,才知道上當受騙了,是一對騙子,方圓幾十里的都騙了十幾家了。

  從那以后,趙菻秋便開始往家里“撿“老婆。凡是來小村莊里的,不管是逃難的,乞討的,還是有病的,也不論老少美丑的,統(tǒng)統(tǒng)都往家里“撿“。還四處標榜宣揚說自個是在做好事,積善行德呢。

  我記得有一年某一天,余條四急沖沖跑過來,人還未到眼跟前便大聲嚷嚷道:“劉剪娃,劉剪娃,你二佬爺牛逼呀,一輛車上拉坐了倆個老婆。嘖嘖,牛逼呀,一個大老婆,一個小老婆的?!?p>  劉剪娃撇撇嘴,不屑地說道:“這算個吊呀,我二佬爺最牛逼的時候,家里撿了五六個老婆?!?p>  話說吳斌送走了鄉(xiāng)鎮(zhèn)府來的兩名記者,回來發(fā)現(xiàn)趙菻秋還呆在養(yǎng)豬廠里面沒走人,便知道他一定有事求自己,便先開口問了他。

  趙菻秋神氣地說道:“前幾日我去了那鄉(xiāng)鎮(zhèn)府,我那好侄女婿祿貴開口讓我留在鄉(xiāng)鎮(zhèn)府里,好在文化團給我謀個差事。我嫌麻煩,離我們小村莊又遠,又沒有幾個熟悉的人。沒辦法,我侄女婿祿貴讓我回來找顧建國,顧建國又安排我過來見你。啊一一”

  看那模樣,聽這口氣,一點不象在求人。吳斌猜想,肯定是那劉祿貴被煩擾的沒辦法,將他推給顧建國,顧建國又支到自己這兒了,便笑笑說:“你看,你來我這,你都能干些啥?”

  趙菻秋忙連聲答道:“我可以給咱們家的豬演奏咱中國傳統(tǒng)樂曲呀?!?p>  吳斌又笑著說:“你天天的給豬唱花鼓戲?”

  趙菻秋更神氣了:“瞧不起個人吧!我啥樂器不會!笛子、簫、二胡、琵琶、古箏、嗩吶…沒有我不拿手的,不是吹牛逼…”

  吳斌心里暗想到,前幾日在書中看過,用人給豬演奏音樂據(jù)說效果會更好。另外,書上還說了,這養(yǎng)豬場不能老讓生人隨便進出的,容易帶入病菌啥的,但是,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自己守著大門吧,不太合適,找別人吧,又不太放心,看來只有這趙菻秋最合適不過了。就他那個樣子,別說一般的鄉(xiāng)親了,就是那孫老五,劉祿貴和顧建國來了,也照樣得吃“閉門羹”。

  吳斌的養(yǎng)豬場開辦的很成功,一年下來,賣生豬和小豬崽的怎么樣也能掙個小十萬的。

  顧建國和吳斌很高興,興奮地張羅著擴大養(yǎng)殖場的規(guī)模,號召村民們以各種形式參與入股經(jīng)營分紅,可以出資,出田地,出人力等等,然而,令他們失望的是除了一個人外,小村的村民鮮有人積極響應的。這個人就是混混老大一一孫老五。

  孫老五跟吳斌說道:“你就負責養(yǎng)好豬,別的一切事情不用你多操心。專業(yè)的人就干專業(yè)的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