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肩,垂臂,微垂首,神色穆然。
正襟危坐的鄭璞,心無旁騖,靜候上首的馬謖考校。
另一側(cè)的張表則是放松得多,伸手偷摸在案幾下,微微扯了扯柳隱的衣袖后,便目不斜視的自顧暢飲,若無旁人。
柳隱雖長得雄壯無比,但自幼亦飽讀詩書。
被扯衣袖時,側(cè)頭微挑眉,對張表以目視之,眸含疑惑。
待見到張表如此作態(tài),又以眼角瞥見馬謖與鄭璞兩人的神凝氣沉,便垂頭蹙眉略做品咂。
隨即,便嘴角微翹,似乎明白了自己的意外誤入。亦心有靈犀、默不作聲的自斟自飲,權(quán)當(dāng)自己是觀聽客。
“子瑾,我自幼便喜兵家攻伐之道,尤好論軍計(jì)?!?p> 舉盞而邀,馬謖笑而謂之,“前些日在相府署公時,與公琰兄閑談,提及秦校尉斷言你有籌畫之能,當(dāng)時心甚喜,恨不與你逢面耳!不想今日竟遇于此,我欲與你共論軍計(jì),望子瑾莫推辭。盛飲!”
“馬參軍請!”
高舉酒盞,鄭璞先朗聲應(yīng)請,一飲而盡后,才言笑晏晏,“璞長于山野,年少學(xué)淺,不敢當(dāng)有籌畫之贊。然,馬參軍既有言,璞雖不才,安敢拂參軍之趣邪!”
“善!”
馬謖頷首,又扼腕嘆息,說道,“桓靈二帝以來,漢室傾頹,以致天下洶洶,紛擾不息。今天下三分,巴蜀式微,子瑾以為當(dāng)作何計(jì)邪?”
呃........
這那是論軍計(jì)?。?p> 分明是在問我,有無為漢室效死之心嘛!
鄭璞暗自腹誹,臉上卻是做慷慨激昂之色,擲地有聲,“無他,當(dāng)奮先帝余烈,興復(fù)漢室耳!巴蜀雖式微,然凜凜忠臣在!今又有東吳遣使來,重申兩家和好,逆魏得知,必興兵而伐。朝廷可趁此無外憂之機(jī),先定南中諸郡之亂,再積谷儲資、修繕甲兵以北伐逆魏,攘除奸兇,克復(fù)中原!”
“壯哉!”
頓時,馬謖擊案而贊。
用力之猛,聲響之大,讓眾人都不由一怔。
他自卻無察,還當(dāng)即挺直身軀,滿斟酒盞,盛情群邀,“子瑾此言大善,當(dāng)浮一大白!諸君,共飲之!”
“飲!”
眾人自是舉盞附和。
待放下了酒盞,他卻又面如沉湖,盯著鄭璞催問,“子瑾覺得,如何定南中?”
話畢,不等鄭璞出聲,又闔目捋須,徐徐自語。
“我昔日曾任職越嶲太守,深知南中諸郡,漢少夷多,諸部蠻夷素來不服王化,耆帥恣睢,民多勁勇,皆易動難安,悍不畏死。朝廷若發(fā)大兵伐之,固然能滅叛賊惡獠。然,南中道路險惡,軍資糧秣轉(zhuǎn)運(yùn)艱難。若長久駐軍,則國不堪負(fù);但若不駐軍,又恐有惡獠,不思朝廷恩義復(fù)反!如此反反復(fù)復(fù),讓朝廷進(jìn)退失據(jù)也!”
說到這里,馬謖猛然睜目,眼眸精光閃爍,聲音里盡是憤慨難當(dāng)。
“子瑾今為布衣,或許有所不知。朝廷有不少官僚以南中偏遠(yuǎn),聲稱軍出無利、討之無益,竟有論不如棄之,或以軍政權(quán)柄皆委之南人,不求收賦稅于國庫,但求不北侵耳!”
呼............
一次長長的呼氣。
再次做停頓的馬謖,舉盞潤了潤喉,努力遏制住胸中情緒,才對著鄭璞露齒而笑,殷殷謂之,
“因而,子瑾慨言當(dāng)討南中諸郡叛亂,已勝卻無數(shù)人矣!現(xiàn)我以南中叛亂問計(jì)于你,并非有意詰難,乃尋志同之言矣!你不必拘束,亦無需心急,慢慢思量,再將心中所想盡數(shù)道來。言錯亦無謂,權(quán)當(dāng)你我盞酒逐趣之辯耳?!?p> 勉勵完鄭璞,他還不忘沖著張表、柳隱頷首,“你二人俱蜀中俊才,既然恰逢其會,亦思之。有所得,盡管暢言,不必拘束?!?p> 算是,沒厚此薄彼。
張表與柳隱聞言,皆頷首應(yīng)聲,耷眼蹙眉,各自陷入思慮中。
而鄭璞,卻是不同。
他先拱手謝過,馬謖方才的勉勵。
然后,便不假思索,直接說道,“馬參軍,璞有所思,還請?jiān)囇灾??!?p> 亦讓那已經(jīng)開始舉起酒盞,悠然自得的、細(xì)細(xì)品咂滋味的馬謖,聞言大愕,竟被給嗆得咳嗽連連。
只見那微濁呈淡白色的酒水,肆意劃過他顎須,濺落在衣裳前擺以及案幾之上。
瞬間狼狽不堪。
眼眸,也迅速爬上縷縷血絲。
不知是嗆的,還是被激怒的。
嗯,此刻的他,直接將酒盞擲于案幾上,甫一撩起衣袖抹去臉上的狼狽,便豎眉,張須,沉聲,一字一頓從喉嚨中擠出,“鄭子瑾!讓你無需拘束!然,并非容你妄言!”
亦不怪他如此忿怒。
《孫子》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p> 明明他出于好心,以鄭璞年少,便許他多思慮些時間和大膽放言抒己見。
卻不想,此子卻驕橫!
竟然不做思慮便要大放厥詞,權(quán)當(dāng)策論軍計(jì)為兒戲!
他身為相府參軍,摒下繁忙案牘公務(wù)屈尊而來,竟被一黃口小兒戲耍?
確是可惱!
作為此間主人張表,見馬謖須發(fā)皆張滿臉羞惱之色,當(dāng)即起身勸解,“參軍莫動聲色,子瑾尚年幼,難免意氣風(fēng)發(fā),一時失言,莫怪莫怪?!?p> 說完,又對鄭璞以目視之,示意他趕緊作禮謙遜。
就連權(quán)當(dāng)坐客的柳隱,都出言附和勸解。
嗯,此間馬謖最為年長,且官居顯職。
次之為柳隱,剛過三旬;張表亦早過二旬,唯獨(dú)鄭璞年未及冠。若他謙遜幾聲年少輕狂等,眾人亦不會多加指責(zé)。
但鄭璞卻對張表的示意,當(dāng)作視而不見。
兀自端正不動,先整理衣冠后,于席上拱手作禮,才穆然而言,“參軍言重矣!璞雖年少且輕佻,亦知‘國之大事唯祀與戎’,豈敢妄言軍計(jì)策論?今斗膽請?jiān)囇灾?,乃是璞之前居鄉(xiāng)野時,無所事事,便對征伐南中之事多有思慮,已大致定論矣!”
言至此,鄭璞微頓,再度出聲,“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若參軍不信璞已有思,請按捺片刻,讓璞先說這南中五郡勢力分錯可好?”
話落,馬謖眉目詫然。
而張表與柳隱,則愕然而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