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月委婉道:“總不好你開詩會,還借著人家的名頭?”
她如此建議道:“我們還是先將前三甲的獎品商量好,再對外公布,先看看能吸引多少人過來。”
“實在不行,就按你說的法子?!?p> 蕭齊光覺得,反正都要麻煩人家了,為何還要多此一舉,有能利用的為何不利用?
“反正開詩會也只是為了賣紙而已。”重點可不在詩會上。
他讓侍從去把謝亦請了來,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
謝亦一時愣在原地,說出了他的想法:“既要送紙,也不該單送我祖父。歙縣王家,滇南李家,都是書香世家。可就這樣送去,別人也不一定領(lǐng)情?!?p> 他頓了頓,看著蕭齊光猶豫道:“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紙獻(xiàn)給陛下?!?p> 謝亦的未盡之言,林思月是明白的。
蕭齊光自然也想通了其中道理,他高興道:“我這就去寫信去!”
看著他離開的背影,林思月低聲道:“果然?!?p> 還未來得及離開的謝亦自然聽見了,想來林鄉(xiāng)君應(yīng)該早就猜到了小公子的身份。
既然林鄉(xiāng)君不提,他也不會主動說。
林思月也沒讓謝亦離開,而是同他商量:“與賣紙相比,最好的就是賣書了。造紙坊造出的紙價值低廉,用這樣的紙印制出的書籍價格自然會便宜一些?!?p> “謝小公子覺得,我們給令祖父出個文集如何?再收集歷年來詩會的好詩,如何?”
謝亦警惕道:“你想利用我祖父的名聲?”
“安州詩會,本質(zhì)上為了將造出來的紙推廣出去。除吃喝玩樂之外,擺些新出的書籍,才更有文化氣息嘛。”林思月解釋道。
“也不是白借令祖父的名聲,掙來的銀子,也是給令祖父分成的。詩會所做詩詞的收集工作,也不是白做的,也是給分成的。到時候談好了條件,就簽契書?!?p> 謝亦道:“這事得我祖父答應(yīng)才行。我能冒昧地問一句,要是能賣出去,這銀錢鄉(xiāng)君想如何分配?分成的話,鄉(xiāng)君最多能接受幾成?”
林思月也不瞞他,坦誠道:“最多五成,剩下的錢,除去成本之外,我是想在安州建書院的,并不是進(jìn)我自己的口袋。”
“不過目前也不知道到時候賣的如何,畢竟讀書人還是少了些。我當(dāng)時考察的時候,好幾個村子連一個讀書人都沒有?!?p> 她嘆了口氣:“現(xiàn)在就希望令祖父能答應(yīng)給我們題字,好吸引別的讀書人來安州參加詩會?!?p> “當(dāng)真是用來建書院的?”謝亦反問道.
“暫時是這么打算的。”
“林鄉(xiāng)君之前不是說種莊稼最重要?”
“種莊稼同開書院,本質(zhì)上沒什么兩樣,都是付出才能有收獲的?!?p> “我會給家里寫信的,但這并不是看著鄉(xiāng)君你的面子上?!?p> 林思月點了點頭:“詩會的事,是小公子提的,我不會過度干涉?!?p> “雖然是開詩會,可也得有吃喝玩樂的東西。我讓王五幫忙找些廚娘做了新鮮的吃食,晚些我讓他送一份去你那兒,謝小公子你也得給一些意見才是。最好,是能給這些吃食起個文雅的名字?!?p> 怪不得祖父常說,不要隨意吃用別人的東西,一顯得自己沒有品性,二是你拿了別人的好處,別人找你幫忙的時候,你就無法拒絕了。
他這還沒吃上,就被安排活了。
既然要開詩會,不能只有詩而沒有吃喝的地方。索性就照搬后世的小吃街模式,賣些有安州特色的東西。除了本地的果脯果酒,林思月還把烤爐給搭了出來。
果醬面包,燒烤,用竹筒裝著的點心,比如青團(tuán)米糕之類的,里頭放上紅豆餡和咸蛋黃餡。
總之,連蕭齊光看了都覺得新鮮。
她現(xiàn)在在推廣林下養(yǎng)殖,就是在樹下養(yǎng)豬養(yǎng)雞鴨之類的,她還邀請李娘子同她一起去雜貨鋪買香料,再配上一些中藥材,熬了一鍋鹵水出來。
鹵出來的豆干之類的味道還不錯。就是豬肉,因為養(yǎng)殖方法的原因,還是遠(yuǎn)遠(yuǎn)達(dá)不到后世的口感。
好在她讓胖胖幫忙整理了養(yǎng)豬大全,讓農(nóng)戶幫忙實驗。她也造不出疫苗和獸藥,只能靠中藥了。慶幸的是,豬肉作為主要的肉食來源,針對它的研究方法很多,治療方法也很詳細(xì)。
比如豬蛔蟲病就可以用生南瓜籽和芒硝來治。
她同李娘子熟悉了之后,李娘子便同她表明了自己的擔(dān)憂:“醫(yī)堂如今沒有正經(jīng)的進(jìn)項,還要付我的月錢。如今除了種痘之外,也有人會問能不能看病,我想著,這事還得鄉(xiāng)君您來拿主意?!?p> “這是好事。”林思月本也想過段時間同李娘子說這件事。
“我建安州醫(yī)堂,就是想讓人也能看得起病的。這個收費就不能貴了,要讓大部分人都能承受地起才行。這定價得有個標(biāo)準(zhǔn)才行?!?p> “以后安州會有一個專門的中藥種植區(qū),要是種起來了,以后也不用擔(dān)心藥材成本的事情?!?p> 現(xiàn)在規(guī)模畢竟還小。
安州醫(yī)堂最出名的,就是免費給人種痘防天花了。
說著說著,林思月苦惱道:“只是,總不好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李娘子你,要不要我找?guī)讉€人去醫(yī)堂幫你做做雜事?”
“其實我覺得李娘子你可以收幾個徒弟了,既能給你幫忙,又能學(xué)醫(yī)術(shù)。你也可以把所學(xué)傳下去?!?p> 李娘子有些心動:“我還從來沒想過收徒弟的事。我一直覺得自己學(xué)藝不精。不過,要收徒弟教人學(xué)醫(yī)術(shù),我得先告知我?guī)煾敢宦暋!?p> “那是要的。”林思月點了點頭:“你若有事,就來府衙找我?!?p> 這樣也好,以后種出來的藥材也不會沒地方使浪費了。
據(jù)蕭齊光說,謝亦很喜歡吃豆沙餡的青團(tuán),林思月沒告訴他們,青團(tuán)是南方清明時節(jié)吃的點心。
“里頭放了些艾草,吃了對人有好處。”
謝亦在旁點了點頭:“肉松也很好吃?!?p> 他告訴林思月,祖父回信了:“我祖父已答應(yīng)題字了,他老人家說會親自來安州,親眼看著他的文集被印出來,以免有人敗壞他老人家的名聲?!?p> “我們自然會實事求是,絕不會讓他老人家的名聲有所玷污?!绷炙荚录泵ΡWC了。
謝亦點了點頭,繼續(xù)傳起話來:“我堂弟問,鄉(xiāng)君你要不要找他買詩?他可以看在我這個兄長的面子上,不收你那么多銀子?!?p> “買詩?”可她也不參加,買詩做什么?
林思月便委婉拒絕了。
謝亦只得紅著臉繼續(xù)道:“我堂弟拖我問問,鄉(xiāng)君心里可有前三甲的人選?要是有的話,那就麻煩你說個名字,他親自去找他們賣詩。”
“可是,”林思月猶豫道:“詩會不是看才學(xué)的嗎?”
難道要先把前三名的人選給安排好了?
她前世那些比賽原來是白看了嗎?
看著謝亦的眼神,她覺得自己有必要把這事給推出去:“這前三甲的事,還是聽小公子的吧?!?p> 大楚人民早婚早育,林思月即使成婚了,和離了,折騰了許久,今年也才十七歲。
謝亦的祖父看著和后世的中年人差不多。
大儒來了,自然要好生招待。
好在她同謝亦就出文集的事談過之后,就拉著兩位大人和謝亦幫忙整理文集。
張文和說:“肅王殿下也曾跟著謝老先生讀過書?!?p> 林思月頭也沒抬,只狀似無意地提到了自己的婚約。
“陛下對我真好,總記掛著我,給我安排親事?!?p> 至于她心里怎么想的,總不能說出來。
幾人安靜了,誰也沒接話,張文和尷尬打了圓場:“之前謝老先生在太學(xué)任過職,不光肅王殿下,鎮(zhèn)南王世子也曾跟著他學(xué)過。還有李將軍和王相的兒子。”
謝亦則岔開了話題:“祖父說,他可以當(dāng)評判。”
說來有些好笑。第一名的獎品居然是她做出來的琉璃球。
還有謝家祖父的題字。
林思月之前一直琢磨著做玻璃,這個渾濁里頭還有許多小氣泡的玻璃球,就是她搗鼓出來的產(chǎn)物。
那日,她從試驗地回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把空間里頭的失敗“玻璃球”拿出來把玩,還對著球嘆氣。
“要是有玻璃多好啊?!?p> 然后就被蕭齊光看到了,還問她,這么漂亮的琉璃球是哪兒來的?
“花了很大價錢吧?”
林思月吃驚了。她知道琉璃不流行是因為大楚燒陶器瓷器的技術(shù)太高超了。
她一時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蕭齊光就說上了:“這琉璃球的顏色還有分界,看著像海天交接的場景。下頭顏色要深一些。這深色里頭的小氣泡是如何放進(jìn)去的?”
一旁的謝亦點了點頭:“確實很像海天交接的場景?!?p> 鑒于謝亦有附和的嫌疑,林思月便拿著琉璃球去給兩位大人看看,結(jié)果他們都說這個一看就不是凡物。
怕不是在忽悠她?
索性揣著琉璃球去了當(dāng)鋪,結(jié)果人家給的價格也很高。
“也許是物以稀為貴吧?”她暫時只能這么安慰自己,并在商量獎品時,把它拿了出來,當(dāng)作第一名的獎品。
蕭齊光突然對謝亦道:“我現(xiàn)在找你堂弟買詩還來得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