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新軍
牛青山所說的新軍,乃是郭靖和牛青山商議之后,精挑細選了兩千人,日日用藥水養(yǎng)出來的。
這些人,每日都是鍛煉怒氣,打熬身體。武器用的是刀盾,招式是牛青山親傳的盾戰(zhàn)戰(zhàn)技。
一共只有八招,刀盾合一,招招狠厲,有進無退。
郭靖又熟讀武穆遺書,將這些將士練得令行禁止,如臂使指。
這些戰(zhàn)士的裝備,到現(xiàn)在都還沒湊齊,只有各個將官,拿到了一套牛青山親手打招的鎧甲和刀盾。
其他人現(xiàn)在只是用著普通皮甲,但饒是如此,這些戰(zhàn)士拿到江湖上,一個個都能算得上是二流高手。
一群二流高手組成的戰(zhàn)陣有多可怕,反正郭靖看來,隨便來五十個,他若是不穿戴整齊,都完全沒法打。
訓(xùn)練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真刀真槍的,反正有藥,就死不了。
既然練不死,就往死里練。
兩千人,現(xiàn)在各個都練出的怒氣,身強力壯,煞氣驚人。
配合上牛青山傳授的盾戰(zhàn)戰(zhàn)技,防御起來是固若泰山,攻擊上去是迅猛入火,行動起來是迅如疾風(fēng)。
現(xiàn)在只缺一場戰(zhàn)斗來證明他們。
郭靖默默想了片刻,對牛青山說道:“戰(zhàn)士們現(xiàn)在對抗元軍步兵兩萬人都不是問題,但是對騎兵,還是有些麻煩。”
牛青山知道麻煩的地方不是打不過,而是追不上,于是點點頭,說道:“行,讓他們繼續(xù)訓(xùn)練,待火槍湊到一定數(shù)量,咱們就發(fā)起反擊。”
郭靖眼神堅毅,也點頭說道:“便讓他們再多活些日子,早晚有一天,咱們定然要驅(qū)逐韃虜,復(fù)我河山?!?p> 郭靖這一生,一直都在為這個目標奮斗,從未懈怠片刻。便是最絕望的時候,也從不放棄?,F(xiàn)在,終于看見了曙光。黃蓉瞧見丈夫的神情,也滿是高興。
“對,驅(qū)逐韃虜,復(fù)我河山?!秉S蓉也在一旁笑道。
只是牛青山有些沒立場說這個話。
日子越來越好,黎明即將到來。
反觀元軍這邊,現(xiàn)在很煩,非常煩。
每天都有人死,無論是士兵還是官員,甚至連百夫長千夫長都經(jīng)常死得莫名其妙的。
出門買個醬油,死了。
晚上上個廁所,死了。
出去喝點小酒,死了。
甚至調(diào)戲調(diào)戲姑娘,也說不定這姑娘忽然摸出把刀就把他給殺了。
無論是單獨出門還是三五個一起出門,都會死。
幾十個一起出門,偶爾也會全軍覆沒。
現(xiàn)在中原大地上,各處元軍都斷了聯(lián)系。任何膽敢出門的,無論是信使還是斥候,總之都沒人能活著到達目的地。
現(xiàn)在江湖人還不敢沖擊元軍營地,但是他們散開在中原大地上,元軍完全拿他們沒辦法。
偶爾被大隊元軍盯上的江湖人,元軍也追不上。
現(xiàn)在這些江湖人最先兌換的,都是鞋子。這鞋其他功能沒有,就是能讓人跑得快,跑得久。然后隨便找個林子一鉆,元軍就不敢進入。
失去相互聯(lián)系的元軍,便是一個個擺在案板上的肉,只等著郭靖來切。
到現(xiàn)在,元軍的麻煩越來越大。
因為這些江湖人開始對著糧路下手。
元軍每個營地,少的有幾百幾千人,多的有幾萬人,人吃馬嚼,不可能將所有糧草都隨著大隊一起行軍。
總是到一個地方,然后再從糧倉調(diào)集糧食。
可是押運糧草的人,經(jīng)常就這么莫名其妙的失蹤,便是被找到,也都是死的。糧草多半也被搶走。
元軍押運糧草的,一般都不是精銳部隊,哪里遭得住全副武裝的江湖人的偷襲。
糧隊也派出斥候,斥候自然也變成貢獻值,可是押運糧草這個任務(wù)總不能斥候不回來,糧草就不送了吧。
大營里那么多張嘴要吃飯,硬著頭皮也得送啊。
結(jié)果大多都是人也沒了,糧草也沒了。
元軍大帳一直收不到各個部隊的消息,也知道情況不妙,便多次派出人手去打探消息,結(jié)果就是打探消息的人也回不去。
對于元朝大汗忽必烈來說,他現(xiàn)在就是聾子瞎子啞巴,四肢也開始癱瘓的殘疾人。
空有強壯的肌肉,卻完全無法指揮。
這一日,大汗忽必烈和大臣們商議了一番,做出了一個決定。
“讓江湖人來對抗江湖人。”
元朝建立后,很是收羅了一大批好手,頂級高手也有不少,只是他們一般都是在做護衛(wèi)或者是供奉。
其中最強的,便是國師八思巴。
他的徒弟,自然也不會是弱手。首徒桑格,一身力量遠超凡人,修習(xí)龍象般若功也到了九層,兼修習(xí)八思巴的精神秘法。
還有便是少林叛徒火工和尚建立的金剛門,很是出了些高手。
再有就是個名為白遜的年輕人,大概只有十七八歲,一手陰寒內(nèi)力,中者寒毒入侵,藥石難治,往往五內(nèi)冰寒而死。
還有些來自波斯的高手,用著與中原截然不同的武術(shù),也紛紛殺入中原武林。
這一來,大宋江湖人便遇到了真正的對手。
這一日,在昆侖山的一個小山坡背陰處,有五個身穿皮甲的江湖人正烤著馬肉喝著酒。
此地現(xiàn)在已是元朝治下,但膽大的江湖人,只想著獲取更多的貢獻值,便千里迢迢的跑到這里來打秋風(fēng)。
若是能搞到幾個達官貴人的腦袋,那就發(fā)達了。
其中一個面容不過十使五歲的魁梧少年一邊拿著一塊馬肉大嚼,一邊盯著山下小道看。
忽然,幾個穿著蒙古服飾的漢子騎馬走了過來,看樣子,應(yīng)該是斥候。
這少年立刻輕聲叫道:“老鷹,你來看,這幾個值得動手么?”
這個被稱為老鷹輕輕一躍,便越過數(shù)丈距離,無聲無息的便來到少年人身旁,自樹間縫隙向下看去。
“兄弟們,準備動手。小陽兄弟,你看,他們幾個中間那人,戴的帽子是不是和其他人不一樣?”
陽姓少年仔細看去,發(fā)現(xiàn)其余幾人都是戴的笠子帽,只有中間那人頭戴金冠,不禁開口問道:“老鷹,這帽子有什么說法?”
老鷹答道:“戴著笠子帽的,一般都是護衛(wèi),戴著金冠的,多半都是富貴人家,我們等到大魚啦?!?p> 幾人悄無聲息的分好工,這陽姓少年和老鷹前去攔截,另外三人轉(zhuǎn)移到后面去堵他們后路。
至于說打不打得過,這幾人都殺了好些元軍,換得一身裝備,又自詡一身神功絕技,哪里會把這些人放在眼中。
在他們看來,這些人不過就是移動的錢袋。
不多時,這幾個元軍便慢慢走到一處略微開闊的路口,老鷹和陽姓少年忽的一聲自他們頭上撲下,老鷹人若其名,雙手成爪狀,籠罩五人。
而陽姓少年卻是用的一把劍,使出招花前月下,劍光如清月橫空,寒光鋪地,直直得向著頭戴金冠這人刺去。
兩人配合極度默契,若是旁邊幾人要救金冠者,必然露出破綻,老鷹自然可以捉拿要害,輕易取勝。
若是不救,這陽姓少年一劍刺下,先奪了這金冠的命,再順勢使出浪跡天涯,乘這幾人拆解老鷹的招式,一一殺了。
而且這兩人雖然年紀都不大,招式卻十分精妙,內(nèi)力也頗為不凡,一看便知有高人指點。
出乎二人意料之外的是,這幾人卻個個不閃不避,待二人即將近身,齊齊抬起頭來,中間這金冠男子森然一笑:“逮到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