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玉瑾懵懵懂懂的回了信王府,信王府燈火通明。傅玉瑾剛在盛允信的攙扶下下車,就被府中的王管家擋住了去路。
盛允信皺著眉頭道:“發(fā)生何事?”
王管家額角露出細汗,看著十分緊張:“今日姜媽媽不知道和太妃說了些什么,太妃大怒之下昏厥過去。待太妃醒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親自拿了長劍,斬了姜媽媽。在這之后,太妃便像入了魔般,說姜媽媽罪該萬死,她也難逃其罪,還說要向太后請罪,這會兒太妃已經去了皇宮有一個時辰了,一時沒個準信。老奴想去告知王爺,可云側妃陪著太妃進了宮,這王府主子都不在,老奴只能先將事情壓著,等您回來主持大局?!?p> 王管家看著緊張,可這么一大串話說下來,是半點都沒有費勁。
盛允信與傅玉瑾對視一眼道:“我先趕去皇宮一趟,你今日嚇著了還是回去府中好好歇息?!?p> 傅玉瑾扯著盛允信的手臂就往馬車上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道:“這不是你一人的事兒,我們本就是夫妻,任何問題我們自當一同面對?!?p> 盛允信任由傅玉瑾拉扯著,也不做聲,實則他的心這會已經軟得像一灘水一般,他自嘲自己真是犯賤,卻又是忍不住的感動。
壽安宮
傅玉瑾夫婦站在壽安宮前,看門的小太監(jiān)進去稟告之后,卻是太后身邊的紫姝姑姑迎了出來。
紫姝姑姑看著這郎才女貌的二人,頗覺得賞心悅目,只是......
信王府鬧了這一出,今日能不能走出壽安宮還要看主子的心情。
傅玉瑾二人跟在紫姝姑姑后面走著,傅玉瑾將手腕上的翡翠鐲子拿了下來,遞給了紫姝姑姑,瞧著四下無人,還將鐲子往紫姝姑姑懷里塞了塞。
紫姝面色不變,坦然的收了傅玉瑾的好處。順便還“提點”了兩句:“昔日太后與太妃娘娘感情頗佳,不然也不會放太妃出宮去,只是自從皇上登基之后,太后便不怎么過問事情了,一切大事,太后還是以皇上為主?!?p> 紫姝姑姑的話透露了兩個信息。一是,太妃犯的事在太后這里是說得過去的,事情可大可小,端看主子的心情。二是,這件事皇帝也已經知曉,并且參與了進來,若想成事還是要看皇帝的態(tài)度。并且太后是聽皇帝的。
傅玉瑾心中有數(shù),面上對紫姝姑姑卻是感激不盡。
紫姝姑姑對信王妃客氣的態(tài)度十分受用,這么些年來她一直在太后身邊伺候。她不是最伶俐最聰慧最勤奮的那一個,但卻是太后身邊最忠誠的。這些話若不是經過太后的同意她也不會和信王妃費這些口舌,至于翡翠鐲子,就當是她的幸苦費了。
進了門,見太后在主位上端坐著,太妃在一旁跪著。
盛允信和傅玉瑾行禮:“參見太后娘娘?!?p> 太后不像上次那樣展露笑顏,而是淡淡的說道:“信王總算是來了。”
盛允信拱手道:“今日在皇叔家多喝了幾杯,一直到府上才知太妃出了事?!闭f著,盛允信看了一眼旁邊的太妃說道:“現(xiàn)如今知道太妃無事便好。”
盛允信也不問到底發(fā)生了何事,也不問太妃為何跪著,只是在太后面前表明,一切事情都是以太妃無事為前提。
太后氣的牙癢癢,問道:“今日是你母妃犯事兒了,她自然活潑亂跳的好好的,可被你母妃殺死的姜姑姑可是成了九泉之下的冤魂了?!?p> 傅玉瑾聽這話頗有發(fā)言權,姜姑姑算哪門子的冤魂,她這種人只會被老黑直接打入十八層地獄,經受折磨,黃泉離她遠著呢,這樣的惡人有什么資格進黃泉?
盛允信這時才問道:“太妃,到底發(fā)生何事?”雖然盛允信很年幼的時候就跟在了太妃身邊,但他其實從來都沒有開口叫太妃一聲母妃。
還好太妃也不曾去計較這些個虛頭巴腦的。
太后瞧了太妃一眼道:“你兒子也來了,便將這些事說說吧?!?p> 太妃卻搖了搖頭,說道:“不行,人還沒有到齊。”
太后聽了這話,心中又氣又要發(fā)笑:“你說你到底是為了什么要去親手殺了姜姑姑,既臟了手,還要落得那些罵名,你在信王府是有人欺負你了?有什么事你都不和我這個老姐姐說,還忍著這股氣做什么?”
太后這話顯然是沖著傅玉瑾來的,太后和太妃是好友,并不代表著她就要對傅玉瑾好。相反,太后是與太妃一條心,可能太妃還沒什么心思,太后卻是覺得太妃不主事,總有一天要受了傅玉瑾的欺負,因此才故意要整治傅玉瑾的,也算是變相替太妃撐腰做主。
太妃卻不吱聲了,任由著太后怎么說也不開口。
傅玉瑾看著稀奇不已,在她眼里太后也不是個好相與的人,可她對太妃的態(tài)度實在是好的過分,太后這樣包容著太妃也是傅玉瑾沒想到的。
想來,事情或許比她想的要簡單許多就能解決。
許久后,太妃要等的人來了。
承恩公夫人被太后懿旨請來時,還是迷迷糊糊的。
皇后得了消息,跟著一起來了壽安宮。
平日太后與皇后婆媳情深,一派和樂。今日太后卻給了皇后冷臉,皇后行了禮之后就沒搭理她了。
皇后也莫名其妙,在傅玉瑾面前她不想被落了臉子,于是她故意湊到太后跟前,帶著恬淡的笑意說道:“這天越些冷了,母親從宮外找了幾個專做川菜的廚子送進宮來,平日母后總念叨著想吃川菜,可是明天就能吃上了。這個天吃些川菜,還格外御寒?!?p> 太后年輕時曾經跟著先帝御駕親征,那時天寒地凍的,哪怕穿的像個大熊一樣還是冷。再說了,他們是去打仗的,不是去享福的。條件惡劣,也非常人能夠忍受。
那時候,太后身邊有一個宮女是來自蜀地,她以為此戰(zhàn)無望,便做了家鄉(xiāng)的古董羹(火鍋)吃,行軍的糧食并不多,宮女聰明的將糧食收集起來,做成了古董羹。
她本以為主子不會喜歡這樣的“一鍋燉”,就想著和身邊的宮女一同吃用。
直到后來被皇后看見,皇后發(fā)現(xiàn)古董羹味道鮮香爽辣,吃完又能暖和身子,對于行軍的人來說再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