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楚越一如往日那般早起,正想要打開臨湖的紗窗呼吸呼吸新鮮空氣,便聽到學舍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隨即便有一陣緊急的敲門聲響起。
打開房門,只見那中年男子迅速半跪在自己面前,雙手顫抖著將一封書信舉過頭頂,略帶哭腔鄭重道:“上官世家重川城信使急報,請七姑娘查閱!”
楚越見狀,頓時心生不安,難道家里出事了?
那封信就在自己眼前,但她只覺得它仿佛是一頭兇猛無比的猛獸,隨時都會張開那血盆大口將她生吞活剝了。
她竟是不敢伸手去接。
片刻后,她隱忍著滿眼淚水,將手中信折疊好裝入信封,朝那名中年信使沉聲道:“將此封信函快馬送到湖州城南的青竹園,親手送到六少爺跟前,跟他說……讓他啟程回家!”
待信使接過她手中信后,她轉身擦了擦抑制不住的滿臉淚水,隨即揮袖離去。
估計也是收到了來自南邊的消息,裴嗣在半路追上了楚越下山的腳步。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今日,他們不得不提前離開這座城,離開這個國度了。
紫元宮宮門外,燕楚江似乎等候多時,見二人疾行而來,便指著身后的兩匹馬,說道:“宮里今晨也得到了秘密消息,我知道你們會趕著回去,所以我特地準備了兩匹日行千里的一等駿馬來送你們?!?p> 裴嗣還有心情向著他拱手道謝,而楚越則直接越過了燕楚江,翻身上馬,揚長而去。
最終,裴嗣也在燕楚江的目送之下漸漸沒了身影,站在紫元宮宮門下的他,面容悲苦道:“南陽,怕是要變天了!”
官道之上,兩騎疾馳,直奔南陽國都重川城。
三日前,南陽國都,重川城。
早朝。
當那位年近七旬,顯然半截身子已然埋進黃土的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出列稟告祭天事宜時,站在一旁的上官泠便開始閉目養(yǎng)神,仿佛覺得眼不見為凈。
但在身后的長子看來,這難免有點掩耳盜鈴之嫌。
老監(jiān)正話說到一半,便瞧見一位內侍太監(jiān)從后殿走出,將手中的書信交給了總管太監(jiān)賈公公,隨即便重新邁著小碎步離開。
賈公公猶豫片刻,還是小心翼翼走到了國主身旁,耳語了幾句,將那封書信遞給了裴稷。
裴稷聽罷,欣然展顏,連忙打開信封,低頭查看。
這不禁讓殿內眾臣一頭霧水,是誰能讓陛下這般欣喜?
同時,也讓站在殿中央,話說到一半沒講完的老監(jiān)正略顯尷尬,心中憤懣,奈何只能自己受著,難不成當堂找陛下撒氣?
裴稷閱罷書信,抬頭瞧見老監(jiān)正還立于殿中,有些汗顏,忙的致了聲歉,老監(jiān)正連道幾聲“當不起”,隨即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
廢話,一國之君的道歉他一個臣子哪里受得起?于是趕緊把話收了尾,退了回去。
見無人再奏,裴稷清了清嗓子,舉著手中書信,大笑道:“世子已然成功說服東冥國主,前日,兩國締結了盟約,共同對抗西北兩國?!?p> 殿內,不乏有如上官泠父子那般支持皇子裴雍的正統(tǒng)黨羽,但能入朝為官的哪個不是見風使舵的狐貍?
此間聽聞此番話語,忙不迭跟著往日政敵齊聲同氣道了句“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散朝后,上官泠換下朝服撇下了長子上官楚堯,獨自出了宮門,走上了一輛極為不起眼的馬車,往城西而去。
季宅。
上官泠大步跨入門檻,守在院落內的護衛(wèi)目不斜視,并無動作,顯然是那位知曉他定然會親身前來,早有吩咐。
果不其然,兩人早已穩(wěn)坐堂中等候多時。
他也不見外,徑直坐了下來,直言道:“我答應你們的請求,若貴國真能兌現(xiàn)當日所言的一國執(zhí)宰,我自會設法將你們送離京城?!?p> 柴濟容沒給那位先生說話的機會,搶先道:“大人果然爽快,若是大人真能讓我們安然無恙出了這座重川城,本太子可作擔保,我朝定會以宰相之位待之?!?p> 姜舒圣怎會不知他的那些小心思,但并沒有拆穿,只是淡然道:“明日夜里就走。對了,還有慕容家,陛下說了,慕容家不該一輩子被上官家壓著抬不起頭,它應該有一片新的且更為廣闊的天地?!?p> 說罷,他拂袖離開了大堂。
永安王世子裴嗣在東冥國再立新功,著急的可不僅僅是上官泠,還有那位正宮皇后,皇長子裴雍的母親。
裴雍可是她唯一的希望,她絕不會允許任何人,從他手中奪走那座本該屬于他的錦繡山河。
于是,她讓心腹傳信上官泠。
翌日,喬裝出宮的皇后娘娘在一處小酒館,見到了這位禮部尚書。
她低聲道:“上官大人,如今裴嗣立功,陛下龍顏大悅,若是等他歸朝,必定更得圣眷,你說過,會幫雍兒奪得太子之位的?!?p> 上官泠喝了一口茶,語氣平淡道:“娘娘安心便是,裴嗣這不是還沒回來嗎?再說,圣心難測,誰又能料到日后的形勢會如何?”
皇后可做不到他這般心如止水,畢竟事關她唯一的兒子!
“若是大人不肯為雍兒奔走,本宮自己想辦法便是?!闭f罷,轉身離了酒館。
獨坐的上官泠看著那輛緩緩往宮城行去的馬車,笑意玩味。
吊死在一棵樹上?
我上官泠不屑!
第二日,夜。
當全府上下幾乎進入夢鄉(xiāng)時,雅棠齋重新燃起了燭火。
上官泠本想帶著長子一走了之,但奈何楚堯不舍讓母親留在府中承擔一切罪責。
故此,只能說服母親與兩個弟弟,舉家遷徙。
就當他們準備離開之際,四少上官楚平的一聲“老祖宗”,讓眾人頓時不知所措。
只見老祖宗上官燭明不知何時起,竟站在了雅棠齋的拱門之下,神色難看至極。
上官泠默然撥開眾人,走上前去,語氣虛浮道:“老祖宗,您應該能理解我,我別無選擇呀。自從您暗中默許楚華相助永安王府,就該想到會有這一日的到來,您就大發(fā)慈悲,放我們走吧!”
上官燭明年過百旬,但他卻依舊身子健朗,還沒老到癡呆的地步,自然清楚個中種種。
最重要的原因,其實上官泠沒說出口,那便是陛下也默許了他的背叛。
其實他深夜來此,并不是來阻攔他的,他只是想過來再看他們一眼,最后一眼。
畢竟,他們即便能安然走出這一的府,能不能走出這一城,這一國便要看造化了。
哪怕到最后,他們能活著到達西越,想必也再無相見之期了。
上官楚平,這位楚字輩中排行第四的上官泠次子,在這一輩子孫中,向來都是最不起眼的那一個。
也不知道是不是出生時便取錯了名字,他這一生將近二十年來,當真是活得平平無奇。
不說別的,單論同是三房的幾個孩子。
他上官楚平既不像大哥楚堯那樣,自小立志于考取功名入朝為官,且為人通達人情世故;也不似五弟楚紳,從小就喜好在街頭欺負弱小,哪怕學不來大哥那樣走正道,做那小霸王也同樣能名動重川城。
而他呢?
從小便高不成低不就,只想著像五叔那樣,哪怕一輩子待在家中孝敬長輩也都知足了。
此時,見老祖宗站在面前,他頓時間淚流滿面,撒開腿跑到他身前。
上官燭明勉力抬起那只干枯的手,溫柔地為他擦著臉上的淚水。
他知道,這一輩重孫之中,就數(shù)他上官楚平最為純孝,溫順,且與世無爭。
誰都沒料到,這一番感人肺腑的場面并沒有維持多久。
眾人只見一支弩箭激射而來,洞穿了上官楚平的胸膛。
原來,是他第一個看到了那個趴在墻頭上的蒙面男子,也是他第一個看到射出的那支弩箭正對著老祖宗的后心,于是,他跨出一步,擋在了他的身前……
時間仿佛靜止了,當在場眾人反應過來時,那黑衣人早已逃之夭夭,而楚平也躺在了老祖宗懷里,不斷地口吐鮮血。
夜,本來就很安靜,落針尚且可聞,何況一支勁疾激射而出的弩箭?
各個院落逐漸有響聲傳來,當眾人來到雅棠齋時,只見老祖宗抱著已然失去生機的上官楚平,無聲哭泣。
大夫人洛溪云眼見此番慘狀,只覺觸目驚心,春弄連忙輕撫后背以示安慰。
楚華蹲下身探了探四弟的鼻息,老祖宗艱難抬起頭望著他,卻只見他微微搖頭。
楚華思量片刻,轉身對春弄吩咐道:“春弄,你快前去永安王府,將此間事悉數(shù)告知無越,他自會知道該如何做?!?p> 見春弄瞥了一眼身旁的洛溪云,楚華自是知曉她的擔憂,于是連忙開口道:“放心,我會照顧好大伯母的?!?p> 聽罷,見洛溪云點了點頭,她才掠過屋檐,飛身而去。
上官燭明忽的一口鮮血噴涌而出,看得在場眾人心都要跳出來,紛紛蹲下,圍在他的身旁。
二老爺上官漣連連喝道:“還不快去請大夫,快去!”
先是上官泠帶著一家離家叛國,潛逃西越,再是眼睜睜看著上官楚平為自己擋了一箭,隨后慘死在自己懷中,他早已身心俱疲。
試問誰能受得了這樣的打擊?
當夜,接連數(shù)位大夫進出上官家府邸,甚至還有永安王府出面請來的兩位御醫(yī),都是搖著頭離開的。
回天乏術!
一個時辰后,上官家全府上下燈火通明,總管家程邛拿著衣袖擦著淚水,帶著幾位家仆走到儀門外,掛上了挽聯(lián)。
翌日,當城中百姓醒來,看到這一幕時都瞠目結舌,隨后才陸陸續(xù)續(xù)聽到從上官家傳出來的消息。
昨夜,上官老祖宗上官燭明與四公子上官楚平在府中遇刺,雙雙殞命!
此時,從靈堂中走出的上官楚華,喚來了一名中年男子,將手中剛剛寫就的那封書信,交到了他手中。
隨后,那名中年男子二話不說,離了上官家,離了重川城,策馬馳騁,直奔東冥國都。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4-12-27/12445d3d588d5b9d6fc6af01b3774e9bo6Tv6Tv9h96JX67.jpg)
浮世戀風華
第二卷屬于他們的江湖篇章正式完結,下一卷即將返回重川城,開啟一段新的廟堂之旅,第三卷《廟堂之高》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