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我想??!”
結(jié)生瞪了今朝奈一眼。
懶得和今朝奈扯東扯西,催促著她快點出門,結(jié)生看著她走出去,揮了揮手告別,接著鉆回廚房繼續(xù)洗餐具。
按照日本傳統(tǒng)的觀念,家里的餐具,衣物什么的,都是由女性來洗的。
男性只用賺錢就行了,其它什么也不用管,回到家里只用當大爺。
他們家不是這樣。
在今朝奈正式備考大學之前,那時候她時間還算充裕,家里的家務是兄妹二人輪換著做,不存在誰該做什么,誰不需要做什么這樣的情況。
——除了燒菜。
對于家里誰能燒菜的權(quán)力,結(jié)生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的。
原因無它,只因為今朝奈燒菜太難吃了……
總而言之,雖然穿越重生在日本,但結(jié)生仍舊保留著不少上輩子中國人的習慣,連帶著與自己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的今朝奈,都被他改變了許多。
在很多事情的觀念上,今朝奈已經(jīng)和其他的日本女孩子有很大不同了。
現(xiàn)在今朝奈需要集中精力考大學,所以結(jié)生不讓她在生活的瑣事上浪費時間,而今朝奈也能理解結(jié)生這么做的原因,全身心都投入進了學習之中。
結(jié)生自我認為,從他穿越后到現(xiàn)在為今朝奈所做的一切,配得起今朝奈喊他一聲“親哥”。
有時候他感覺自己都不像今朝奈的哥哥了,反倒是更像她爹!
今朝奈出門的時間很早,比大部分日本高中生去學校的時間都早。
一來,是路上車程要花時間,二來,是早點去學校看書,不浪費時間。
如今這種狀態(tài)的今朝奈,完全稱得上是學習方面的時間管理大師。
花了點時間清洗早上的餐具,結(jié)生這才開始換衣服。
今天是周一,他得去巖泉編輯部和那位樞都夏蓮編輯討論《藝伎回憶錄》的事情了。
……
“來了,來了,上來了?!?p> 對面工位上與前臺有聯(lián)系的編輯給樞都夏蓮擠眉弄眼道。
“誰?”
樞都夏蓮下意識問道。
“還能是誰?那位《藝伎回憶錄》的作者啊!”那位編輯表情夸張的說道。
樞都夏蓮恍然大悟。
“你不會忘了吧,明明前兩天剛給大家看過稿子?!?p> “沒有,沒有,怎么可能忘?!?p> “我給你講,這書肯定能大賣的,審稿這么多年,我就沒見過這樣的內(nèi)容!”她拿起樞都夏蓮放在桌上的《藝伎回憶錄》原稿,感慨地說道,“這位作者,說不定能成為咱們巖泉編輯部的頂梁柱?!?p> 清月結(jié)生的稿子雖然是由樞都夏蓮負責,但實際并非只有她一人看稿,大部分編輯在處理完自己手上的稿子后,偶爾也會跑去其他的編輯那邊看看,一起分析哪些作品適合自家出版社,有沒有文學與商業(yè)上的價值。
所以,過了這么些天,其他工位上的編輯,或多或少也看過清月結(jié)生的《藝伎回憶錄》。
對于這部作品,意見在很多時候都有著相當大分歧的編輯們,這次出奇地統(tǒng)一了看法,一致認為這部作品“非常優(yōu)秀”。
一些大膽的編輯更是直言,它有資格競爭明年的直木獎。
直木獎全名直木三十五賞,是1935年為了紀念日本大正與昭和時代的文豪直木三十五而設立的文學獎項,獲得這份獎項的作家,基本等于頭戴皇冠,光環(huán)加身,以后無論是約稿還是收取報酬,都將變得非常輕松。
這位編輯這么夸獎結(jié)生的作品,雖然也有夸大的成分,但結(jié)合這份稿子的質(zhì)量,要說獲得直木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對于樞都夏蓮能負責結(jié)生的《藝伎回憶錄》,其他編輯都挺羨慕。
編輯可以從中獲得的額外收益倒是其次,大家羨慕的原因,主要還是在于能和這么一位有前途的新人作家共事,確實是一份難得的經(jīng)歷。
都是當編輯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合作者是有實力的作家。
聽樞都夏蓮介紹,這位清月作家的年紀可能還不大,至少從電話里的嗓音推斷,也就二十多歲的樣子。
但清月結(jié)生的作品給他們的感受,卻和四五十歲經(jīng)歷了人生起伏的大作家差不多。
沒有一定的文學積累,寫不出《藝伎回憶錄》這樣的作品。
“請問,這里巖泉編輯部嗎?”
就在二人聊著的時候,編輯部的大門被敲開了。
“是清月先生嗎?”
由于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大門口,樞都夏蓮很快站了起來,告別身旁的同事向結(jié)生走去。
“樞都夏蓮編輯?”
結(jié)生禮貌地確認道。
“是?!?p> 樞都夏蓮深吸口氣。
“清月先生,樓下有咖啡廳,編輯部最近在整理舊稿,桌面有些亂。”
“那我們下去?”
“稍等一下,我去拿您的稿子?!?p> “對了,樞都編輯,雖然有些冒昧,但有個問題能問您一下嗎?”見到了近在眼前的樞都夏蓮,結(jié)生再也憋不住從昨晚開始就一直疑惑的事情了。
樞都夏蓮剛剛轉(zhuǎn)身,聽到了結(jié)生有問題要問,她重新轉(zhuǎn)回來。
“什么問題?”
“請問,您認識一個叫樞都未平的人嗎?”結(jié)生語氣古怪地開口道。
——樞都未平。
——樞都夏蓮。
事實上,昨晚從樞都未平那邊接到名片的時候,他的腦子第一時間就想起了幾天前和自己聯(lián)系過的那位樞都編輯。
二人的姓氏都是同樣的“樞都”,這讓結(jié)生難以不把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
但是,為了避免樞都未平從自己當時的表情里看出東西,他什么反應都沒有,只是裝出一副古怪的神色詢問海鮮店的事情。
樞都未平那時候看見他的古怪,應該只會認為自己是在奇怪他一個極道居然會開海鮮屋。
而實際上,結(jié)生除了奇怪這個事情外,更奇怪的,就是對于樞都未平姓氏本身的問題。
結(jié)生不想在他面前表現(xiàn)出自己知道這些。
樞都夏蓮的反應稍稍有些微妙。
結(jié)生敏銳地發(fā)現(xiàn)樞都夏蓮的表情中殘留著些許錯愕,但由于表情管理得很好,她十分快速地控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