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與鋼的入門優(yōu)勢,因人而異。
憑借這幾年的經驗來推測,我不由得慶幸……自己最初學的是小提琴,不是鋼琴。
如果是零基礎剛開始學就是鋼琴的話
……恐怕沒學幾個月就堅持不下去,早就想放棄了吧。
感覺這玩意兒比起小提琴難操控多了。
……
雖然很多人都說小提琴要比鋼琴難。
但我認為這也分人。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適合的方向也不同。
我的繪畫與音樂天賦平平,自然也沒有絕對音感。
但好在,先天手指的長度還算長。
因此在小提琴上換把位上,不會太費力了就突然換到高把位。
但缺點也因為手指長度,
所以要么換把幅度太小,要么換把時幅度過大,沒換到準確的音。
所以音準的問題練了兩年多,還沒有完全解決。
有時不行練個一兩個小時活動手上肌肉,還是會嗯錯。
尤其是在換把時。
平常練習時,節(jié)拍降到了30~40。
這才得以慢速漸漸按的音準。
……
而另一方面是鋼琴的手感。
雖然學了才半年,而且剛學時入門偏簡單。
但通常學個半年左右,就會發(fā)現手換8度的次數,漸漸變得頻繁了。
手指要按照譜換的距離,也比起最開始顯得大了不少。
而我的手最多只能換到9度。
○這里科普一下什么是8度。
從左到右的鍵盤按鍵,按順序是do.re.mi.fa.sol.la.si。
再往后又是從do到si,但根據是在左右邊不同,這個新的do到si,聲音偏厚重或者偏尖細。
這樣一個切換同樣的音,就叫8度。
雖然這么說比較粗淺,但好歹通俗易懂,能讓沒學過的人大概明白。
——
而將手張開,從大拇指到小指,能撐開的距離。
在這個你手掌能張開的最大距離之下,所覆蓋的按鍵數,便是你能撐開幾度。
當前這樣理解就好了。
而我的手,撐死能夠到第二個re,所以也就是一個9度。
正常人的手張開的范圍因人而異,但也有不少人天生手小,張開最大極限也達不到一個8度。
雖然這并不代表不能練,頂多就是更加不好掌握了。
需要用更多時間去多加練習跨越。
而對我的手進行對比——小提琴的換把,也就是像這樣的音域變化。
都在一整個黑色指板上,相較來講更容易。
雖然入門比較難,我用了兩年多才達到如今的程度。
但從這一點換8度上更為容易,所以一對比。
我覺得比起鋼琴,顯然小提琴更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