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命運冠位指定Alter

小提琴技巧整合

命運冠位指定Alter 迦勒底御主 4012 2024-06-09 20:58:00

  小提琴左手手指,以三指為中心。

  前兩個按弦的手指不用練也很靈活。

  四指本來又小又不靈活,然后借光了。

  小提琴越往高的把位,手指密度越密,距離越小。

  小提琴「往上」的一面是黑色指板貼近頭的一面,「往下」的一面是貼近琴頭的一面。

  在第三把為柔賢,揉的時候手腕柔弦

  手臂揉弦都不一樣,他倆也可以混著揉

  ——

  圓的這種東西,在硬度他不硬實了

  把它做成冷型的,他就有硬度了

  圓的它軟,本身硬,那就不用做成這樣

  ——

  人工跳弓是拋飛起來的感覺

  那個在琴弦上的跳弓是自然跳弓

  ——

  邊拉邊靠邊換,一邊拉著這根弦,一邊往那邊的弦上靠,就有那種往那邊兒走的欲望

  然后逐漸去靠,到時間了就斜穿過去

  斜穿過去道近

  ——

  壓下來不能壓死了,但也不能一點兒都不壓

  不拉的時候壓下去,

  頓弓咬住線,咔一聲就松開。

  壓松,壓松,壓松

  ——

  所有動作手上畫圈兒都是圓,不能像直角一樣,可以像斜坡可以是圓的,或者扁圓的

  順時針畫圈,還有逆時針畫圈也有,但是更難

  不能像嘎登嘎登登樓梯凳似的,也不能成為直角的。

  ——

  手順時針轉(zhuǎn),肘關(guān)節(jié)動,胳膊上半身不動。

  讓琴靠著脖子,腦袋的重量壓在琴上,不要用力壓,而是地球引力壓下去。

  琴頭一定要跟嘴一邊兒高

  ——

  越往前邊兒指關(guān)節(jié)最靈活,越往后肩關(guān)節(jié)最不靈活

  大臂就笨,手指頭就靈活。

  要想機(jī)動靈活的時候用手指手腕,要有力的時候把大臂的力量放下來。

  ○

  前言:事業(yè)常成于堅忍,毀于急躁。---薩迪

  ○

  三角固定

  中指,無名指,大拇,手指扣住,放在他倆中間,手心兒里是圓的。

  這樣形成三角,然后橫過來能拿住。

  這個是童子功,這就是一個巧勁,看能不能。

  ——

  揉弦方法

  先升fa,然后sol,手指來回fa和sol之間換,食指第三關(guān)節(jié)離開琴枕,大拇手指貼住琴勁

  一指貼近升fa,一開始剛練,先是一共四個,然后一共八個,然后最后16個。

  ——

  拉琴時大刀闊斧一些,放開點,不要有拘束。

  比如半弓,不要真一半兒,要達(dá)到大概占整個全弓3/4的半弓程度為好。

  而不是真一半兒,弓拉不開那種感覺。

  ——

  琴弦也要注意擦,不然時間久了有影響

  ——

  握著琴弓的手拉琴時就像趕火車拿著手提箱一樣。

  正常上車是把手提箱的提手拉長,然后提著上去。

  而不是把它收縮回去,雙手提溜著整個手提箱上車,運弓就是這種感覺。

  自然而然手和弓子的重量會壓在弦上,而不是刻意特別使勁兒。

  ——

  練習(xí)空弦時,琴對著鏡子,以確認(rèn)弓子在黑色指板和琴碼中間,如果往前或者往后了。

  那就是得調(diào)一下肩墊兒放的位置了,要么是因此秦向下斜歪了,或者向上揚太大了。

  但那只是空弦的時候?qū)χR子,日常拉完空弦開始練習(xí)時,拉的時候譜架正對著自己。

  ——

  小提琴一共有十個把拉。

  其中13579常用,2468十很少用到。

  拉的時候注意手放開,往后夠,每個手指之間都要有足夠距離,別貼的太近,不然容易按錯地方音不準(zhǔn),就刺耳了。

  越高把位,越是明顯,音一不準(zhǔn)便顯得聲音很刺耳。

  弓子擰的不要太緊,像這個松緊長度就好。

  ○

  *重點:肩墊不是墊在肩上的,而是墊在肩胛骨上!

  很多人都容易望文生意,結(jié)果整的要么肩膀緊繃酸痛,要么就是怎么整都感覺不舒服。

  這點我也一樣,所以這次記錄下來留個印象。

  基礎(chǔ)四要素:

  高低,長短,強(qiáng)弱,音樂

  小提琴左手握琴,右手持弓,是弓弦樂器。

  兩腳和肩膀一邊寬,正前方與左前方向45度,用下巴夾住。

  不要聳肩,不是拿手托著,是夾著

  45度夾,手背斜歪著,拉空弦時,掌舵式運弓拉弦。

  ○小提琴的大小

  1/16是小孩兒的,1/32最小,市面上幾乎見不到。

  成倍數(shù)增加,1/8→1/4→2/4→3/4→4/4(成人琴)

  ○拉琴時的重點口訣

  ——大腦走在雙手前,左手走在右手前。

  ★

  換把時避免貓叫,狗叫

  貓叫是慢慢向上慢悠悠的

  狗叫是突然一下子上去,往上沖

  伴音就是升降號

  換把分為同音換把,空弦換把,同指換把,順行換把,逆行換把等等。

  ——

  換把時整個手都在二把位上,不要想著在一把位上

  sido和mifa是伴音,手指緊挨在一塊兒

  ——

  四升4降:

  升fa do sol re

  降si mi ra re

  ○撥弦注意是撥在琴的黑色板那塊兒

  ○腮托不能全放上面,下巴出一部分放在中間的黑色“倒三角”上面那一小部分腮托上。

  腮托的螺絲若松了,可以用曲別針稱直了,往里挑一挑,重新收緊。

  ○琴弦沒過兩三天就得調(diào)弦是滑度不夠,把四個黑色琴軸慢慢兒轉(zhuǎn)下來,用細(xì)碎的松香沫上上一層,讓它光滑一點,但別上太多了。

  完事兒了再整回去,可以極大的減緩琴弦松的速度。

  ○小提琴考級報名通常在寒暑假

  暑將小提琴考試報名是六月份左右

  可以考級,但比如說上來直接考4級,那得陸續(xù)把前面123級的曲子都拉一遍,然后再拉4級。

  而且關(guān)于考級證書錢,比如第一次要考四級,也得把前3級每級的考級錢一起加起來,

  相當(dāng)于一次交考了4個級的錢,考完后也是一口氣給你從一級到你考的級別的證書全一起給了。

  ○按弦

  就跟撇石頭一樣,手指按上去后就不使勁了

  撥弦不用手指頭勾,不用胳膊夠

  單音就用手指頭勾,撥和弦用下臂

  ○小提琴手身體上主要的特征

  練久了后,摸左邊放琴的肩頭,骨頭似乎更高出一截。

  脖子因拉琴時有幾處挨在琴身上,會留下一些痕跡。

  手上按弦時間久了,左手指腹處會自然而然留下繭。

  ○練小提琴時的注意事項

  注意抹松香時,從頭慢慢抹到尾,來回至少六七次。

  只是一兩次上不去多少沫,你的小提琴聲音會很吵。

  有一個原因是沒有太多松香上上,所以摩擦的聲音很刺耳。

  通常至少1000元以上的琴聲音才會悅耳一些,不過如果音準(zhǔn)沒問題可以湊合用。

  每天剛練的時候至少拉十分鐘空弦再拉,節(jié)拍器速度50,四拍從頭拉到尾,再四拍拉回來。

  胳膊本身就有四五斤的重量,不要刻意使勁兒往下壓弓子,自然而然流暢的拉就行。

  每根弦拉兩個來回再換下一根,從最細(xì)的mi到la,re,sol。

  一邊拉一邊在心里默念你拉的弦的音名,加深印象,之后才能只聽聲音直接調(diào)音。

  手注意按弦時手背別緊靠在琴上了,換弦時,胳膊也要一起向上下臺保持平行。

  最后一點是一定要慢慢拉,腳下打拍兒一定要準(zhǔn),不能快或者慢半拍兒。

  假如一段時間不拉,只要一周左右就足以讓你倒退回lv0,只剩下腦內(nèi)的基礎(chǔ)知識和運弓方法不忘。

  最后就是等你重新?lián)炱饋頃r,注意每天都要拉。

  有空就一天至少兩小時,沒空,至少先拉十分鐘空弦,還有來回和弦四根弦?guī)追昼姷木毩?xí),然后拉一小時。

  兩天不拉你的技術(shù)就會退步成剛拉不到一個月的水準(zhǔn)。

  ——

  還有就是你拉的時候肩膀有沒有僵硬。

  如果你平常節(jié)拍器開的太快。

  腳下打牌兒和手上運弓跟不上,你的肩膀也會下意識僵硬,但這樣的狀態(tài)只會讓你拉的更磕磕絆絆。

  如果你很久沒動了,再想重新拿起來——不要急躁,到時候就平常心,慢慢兒拉就好。

  節(jié)拍器軟件的速度開到40就好。等你漸漸一個多月熟練回來了,再先開到50。

  ○弱音器

  通常買琴時會送一個小黑色的塑膠弱音器,但那東西效果比較小,還是正常買十多塊20多塊的吧

  便宜沒好貨,至少十幾塊錢的,比起那個黑色小塑料的,插上能給你的音再弱上幾倍。

  ○

  運弓的手臂至少有5斤重,就像水龍頭里的水不能塞在管道內(nèi)部,而是要自然流出來時一樣。

  所以拉琴時也要注意放松,不要緊繃著肌肉,也不要太使勁往下壓。

  將重心放在弓子和琴上,而不是手肘處。

  ○熱脹冷縮的琴弓

  有些琴弓會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比如說在有的屋子里拉的時候是正常琴弓。

  有的房間因為濕度和溫度的區(qū)別受到影響,弓桿會往里邊兒彎,弓桿形成一個逆月牙的狀態(tài)。

  這樣的情況下可以想象一下——最上和最下邊兒是平的,但越往中間弓毛離弓桿兒越近,都快靠上了,那能拉好嗎?

  空弦之類的還好,一到雙音那就不好整了,嚴(yán)重影響實力發(fā)揮。

  ——

  拉琴時主要是小臂和手腕動,大臂不要大幅度擺動。

  在一天中沒時間練琴時,至少拉上半小時以上空弦,與10分鐘雙音,揉弦。

  速度要慢,建議為46左右,否則沒意義。

  慢弓像頂風(fēng),快弓像順風(fēng)

  空弦一弓8拍速度慢慢來。

  ——

  琴頭處中間是原木料偏土黃的顏色,而不是和普通琴一樣,下面被油漆一律全刷上了,這會影響琴的音色。

  琴身上會有細(xì)密的豎杠,目測兩個豎杠間的距離小于1cm,大概在0.5~0.3毫米左右,密密麻麻,看上去很多。

  同時還有橫著偏波浪狀的紋路更多一些(不過普通1000多的琴上也有一些)

  琴的背面像是白虎皮,只是形容,并不是白色的,也是偏土黃色的。

  ○

  西方?jīng)]有1000多的琴,中國1000多的琴顯得黑色指板兒太粗,和6000多的好琴一比,明顯粗了至少一圈兒。

  雖然不能說的太絕對,也存在例外的情況。

  但通常指板都是要偏細(xì)一些的,粗指板比細(xì)的每根弦之間的距離也會更大,所以按和弦時更麻煩一些。

  ——

  扇形筆用來畫樹。

  凡事先看清楚結(jié)構(gòu)都是啥樣再畫。

  ——

  ○論什么叫帶著感情的拉小提琴

  雀食不好說

  那種感覺怎么說呢

  就好像沉浸在曲子里面,不主動去想曲譜,就像條件反射似的演奏,自然而然的就把內(nèi)容拉出來了,力度啊,揉弦速度還有勾弦什么的就直接很符合自己對曲子的理解那樣演奏出來了

  所以練習(xí)樂器就不能死記硬背譜面

  每天都練是對的

  因為你練來練去沒有思考出自己對于樂器還有曲子的見解

  也就是沒有靈魂,就像機(jī)器一樣

  就比如說鋼琴

  一個天賦很高的初學(xué)者,學(xué)了幾個月彈得和曲譜分毫不差

  但是就是沒有老手彈得好聽

  為什么呢,因為老手演奏的時候已經(jīng)把自己的情感帶入進(jìn)去了,也許是不經(jīng)意間加重了力度,也許是無意識的慢了1/3拍

  不是說和曲譜一模一樣就是最好的

  當(dāng)然照著曲譜死記硬背演奏的一模一樣也不是壞的

  就看你自己怎么理解了

  我:主要是他就一個名字和樂曲本身,所以我只是機(jī)械的練著,不知道他到底背后隱藏著什么故事之類的,蘊含什么感情。

  可以這么說

  我拿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命運來說

  這首歌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時候就已經(jīng)聾了,他對象也離他而去

  第一章威嚴(yán)冷酷,弦樂和管樂的力度很強(qiáng),主體急促,像是在一聲巨響后的余韻

  就像是在訴說貝多芬自己的悲慘經(jīng)歷

  第二章多用銅管演奏

  曲子力度減弱,音區(qū)頻繁交換,音調(diào)壓抑

  像是再說命運的殘忍

  第三章就是回歸第一章,但是有一點點變化,好像有點盼頭了的那種感覺

  第四章我就不說了,一邊回想一邊打字有點麻煩

  總之呢

  作曲和演奏時帶入的情感是很重要的

  演奏的時候那種被情緒帶動感覺很重要

  主動被情緒控制,演奏力度,漸快漸慢的速度還有音調(diào)

  但是不能太抽風(fēng)

  這種玩意真不是語言好形容的

  你就是問你的老師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只能自己感受,多聽別人的演奏,感受別人在演奏時帶入的東西

  聽完仔細(xì)回味,因為能切實的體會到作曲者寫入曲子的情感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