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到孤兒趙長興的家庭情況后,邵興旺就不再簡單地教他讀書、習字、說話,而是以真正的意義教育他、幫助他,使他早日擺脫命運給他帶來的不幸,回到一個正常的健康孩子的軌道上來。
當趙長興不完成作業(yè)時,邵興旺并不是簡單地指責他,而是問:“是不是老師講得你沒聽懂?是不是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太多?”
同時,邵興旺會告訴他:一件事,這樣做有什么好處?那樣做有什么壞處?因態(tài)度不同,做法就不同;做法不同,結(jié)果也就截然不同。
邵興旺要讓趙長興懂得:他這樣的年齡,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怎樣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怎樣才能提高學(xué)習成績?怎樣才能贏得朋友等一系列做人處事的原則和方法。除了這些,邵興旺還經(jīng)常鼓勵他:你能行,你一定行!讓他把“永不言放棄”掛在嘴邊。
有一次放學(xué)后,師生倆人坐在教室里。邵興旺在看書,趙長興在寫作業(yè)。
過了一會兒,趙長興自言自語道:“世界上有幾十億人,而我只有一個,人活著,就應(yīng)該向別人證明自己的生命意義。老師,我說的對嗎?”
“哇哦!”趙長興的話令邵興旺吃了一驚,小小年紀,說出了如此富含人生哲理的話語。
邵興旺:“從哪兒看的這句話?”
趙長興回答:“從一本描寫錢學(xué)森爺爺?shù)墓适吕锟吹降摹!?p> 邵興旺:“不錯不錯,學(xué)會了從別人身上汲取有意義優(yōu)點了?!?p> 邵興旺忍不住夸獎了趙長興一句。
看到趙長興學(xué)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了,邵興旺知道他的努力開始慢慢見效了。
幫孩子找尋到真正的偶像,讓孩子從偶像身上汲取偉大人格和道德力量,這比枯燥乏味的說教更能激發(fā)一個孩子成長進步的欲望。作為老師,邵興旺懂得這樣的道理。
邵興旺將趙長興作為一個研究案例,為此,還把趙長興作為自己小課題的研究對象,不久之后,還真有了一點收獲,這從他寫的一篇隨筆中可以看出來。
邵興旺將這篇隨筆連同孤兒趙長興的故事一起投稿給《秦都教育報》,后來被編輯刊登在副刊欄。
以下是隨筆的部分內(nèi)容。
之所以作者將這篇隨筆附錄如下,因為里面的信息有助于讀者對邵興旺所從事的教育工作的理解。
邵興旺在隨筆中寫到:近日,在圖書館翻看舊報紙,看到了“315”曝光的假冒偽劣產(chǎn)品:“六個核桃”變成“六禾核桃”;“脈動”變成“詠動”;“康師傅”變成了“康帥傅”......
我想笑,但我笑不出來。
我想罵,但我罵不出口。
如果我在單身宿舍的小商店碰見了這些假冒偽劣商品,十有八九就買了吃了。因為我買東西,幾乎從不挑揀和查看。這些東西只要沒讓我肚子疼,一般情況下,我不會去關(guān)心它是不是假冒偽劣產(chǎn)品。
但現(xiàn)實是,“別人把你賣了,你還樂呵呵地幫人家數(shù)錢”。
制假售假者的“聰明才智”讓人驚愕,更令人痛心。我在想,是什么原因,讓這些制假售假者一而再、再而三地完全不顧國家的法律,突破道德和人性的底線?是國家的法律制度不嚴嗎?
我看工商管理部門和國家司法部門打擊、處理的案件為數(shù)不少,往往都是重拳出擊,嚴厲打擊,不可謂不嚴。
那只能說這些是利益熏心,鬼迷了心竅。
為什么?為什么這些利益熏心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赴后繼,層出不窮?
作為一個老師,我不太懂這方面的法律,也不太懂社會學(xué)。但我知道,一個做人有底線的人,是不會去干傷天害理的事情的,特別是這種拿著別人的生命健康當“兒戲”的事情。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今天的基礎(chǔ)教育成果,在孩子們長大成人之后才會顯現(xiàn)。
倒推一下,如今這些制假售假者,他們的童年教育是怎樣的一種狀況?他們當年是否受到了合格的德性教育或者人性教育?
一百多年前,梁啟超就說,(1896年發(fā)表的《古議院考》),“民智未開不可驟興議會制度”。從這些制假售假者身上,我們至少看到,今天,在“道德、法制、民主、公正、誠信”等方面民智未開者,還大有人在。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中國在道德、法制、民主、公正、誠信等方面是否還存在大量“未開化”的人?就要看今天的教育是否能完成“民智未開”的使命。
人常說,做人要講道德,做事要講效率。
講道德是為了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講效率是為了對得起自己的生命。
當“功利”占據(jù)了一個人做事的全部境界之后,“利益”便成了做事做人唯一的目的。焦慮和算計充盈其中,人性的底線就會被輕易逾越和突破。
假、惡、丑從何而來?人為何會虛偽、兇惡、丑陋?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人有貪婪的欲望。
人為何會有貪婪的欲望?佛教里面其實講的非常清楚:就是因為人“無明”?!盁o明”即:沒有智慧,或者缺少智慧,對人生的意義缺乏透徹的認識。所以,決定一個人的道德素養(yǎng)的真正原因可能是人的智慧。
蘇格拉底曾說:“美德即智慧”。
一個人如果經(jīng)常想一想世界和人生的大問題,對于世俗的利益就一定會比較超脫,不太可能去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情。
說到底,道德敗壞是一種蒙昧。
在一個逐利的社會上,人際關(guān)系必然復(fù)雜。如果大家都能想明白人生的道理,多多地關(guān)注自己生命和靈魂的需要,約束物質(zhì)的貪欲,人際關(guān)系就一定會單純得多,這個世界也會美好得多。
讓我們回到中小學(xué)的校園,通過孤兒趙長興,我發(fā)現(xiàn),和一個人的學(xué)習成績相比,他的道德品質(zhì)更顯重要。
通過教育,我們提高了一個人的道德品質(zhì),那學(xué)習對他而言,其實已經(jīng)不是一件難事了。
怎樣實施科學(xué)的德育?才能培養(yǎng)出一個懂得人生智慧的下一代,至少讓我們的下一代守住人性的底線?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點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