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爭
在同一日之內(nèi),先帝膝下多了兩位皇子,別說是先帝了,便是朝中眾臣,也都是欣慰不已的。
不過,對于皇貴妃華氏來說,卻是苦心謀算落得了一場空。
但就算是謀劃未能成功,已經(jīng)滋生出的野心,又如何可能因此就消失呢?
因生產(chǎn)受了罪,華氏在床上躺了整整半年,養(yǎng)好了身子之后,就盤算著要如何利用先帝對自己的寵幸,替自己的兒子爭取更多了。
華氏在先帝身邊多年,對于先帝最為了解不過,又得先帝的寵幸,想讓先帝愛屋及烏之下更疼愛她生的二皇子,這也并不是什么太難的事。
先帝本就更寵愛華氏,對于二皇子自然也就多了幾分偏愛,每次去華氏那里時,華氏總會讓宮人將二皇子抱到跟前,在二皇子稍長大一些時,又教了二皇子在先帝的面前說一些討喜的話,如此這般,先帝對二皇子也就更疼愛了。
在兩位皇子幼時,這樣的偏愛倒也不妨,但等到兩位皇子漸漸長大,立儲一事不得不被提到臺面上來說時,在朝臣的眼里,先帝的偏愛也就多了幾分別樣的意味了。
按著大安朝的祖制,立太子先是立嫡,無嫡立長,趙皇后所出的皇長子既是嫡又是長,按說立皇長子為太子,該是毫無爭議的才是。
可正是先帝對二皇子那誰都能看得出來的偏愛,讓一些朝臣生出了別的心思。
身為臣子,誰不想爭那從龍之功?
皇長子是嫡長,擁護皇長子的人不知凡幾,就算是湊過去了,將來也不定能分得幾分功勞,但二皇子這里就不一樣了。
二皇子非嫡非長,成為下一任帝王的可能性比皇長子要小了許多,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若是在這時就站在二皇子這邊,無疑就是雪中送炭,那情分自然要更重幾分,將來二皇子要是真的能登上皇位,就能有那擁立之功了,甚至還沒有那么多人與自己搶這天大的功勞!
是以,在立儲這件事上,雖然皇長子占據(jù)了上風(fēng),但二皇子這邊到底也得了一些朝臣的支持,這就是先帝在位時黨爭的最初源頭了。
皇子長黨與二皇子黨相互傾軋,當(dāng)時的朝堂說是烏煙瘴氣也不為過。
因為黨爭,也因為先帝對二皇子的偏愛,一直到兩位皇子都已經(jīng)十五歲了,儲位都還未定。
后來是當(dāng)時已經(jīng)入閣的季老太爺,領(lǐng)著一幫擁護正統(tǒng)的老臣一起進諫,請求先帝盡早立儲以安朝堂,在先帝隱晦的提出想立二皇子為太子時,季太傅又以先帝自己便是以嫡長被立為儲君一事來打消了先帝的念頭。
由此,皇長子被立為了太子,二皇子則被封為端王在宮外擇府而居,延續(xù)了十幾年的儲位之爭,也才算是有了一個結(jié)果。
可儲位雖定,卻不代表朝堂之中就能不起紛爭了。
皇貴妃華氏先是在生產(chǎn)時輸了一籌,在立儲一事上又落個慘敗,心里有多不甘可想而知了,她不僅沒有就此安分下來,反而更加瘋狂的想要將自己的兒子推以皇位上去。
在華氏的眼里,她的出身不如趙皇后,生兒子也比趙皇后晚了一步,現(xiàn)在趙皇后的兒子成了太子,她的兒子卻只是端王,但,若有朝一日,她的兒子能登上皇位,到那時,她就是皇太后,趙皇后在她跟前又算什么?
而端王離宮開府,雖然代表著他在儲位之爭上落敗,卻也不是傲然沒有好處的,至少端王再結(jié)交朝臣時,比起之前卻又要方便了許多。
有華氏在宮里吹枕邊風(fēng),先帝又因為立儲之事而覺得對端王有所虧欠,是以就算明知道端王與不少朝臣來往密切,先帝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在先帝的縱容之下,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朝堂,又因為端王對朝中眾臣的拉攏而再生波瀾。
太子是儲君,只要他自己不行差踏錯,若無意外的話將來就能順利的登基為帝,但端王就不一樣了,他本就在儲位之爭中落敗,那就不可能抽身了,若是不做點什么繼續(xù)爭,難道要等到太子登基被賜死,或者被幽禁嗎?
于是,端王不僅廣結(jié)朝臣,而且還拉攏了一些封疆大吏,端王黨也著實不容小覷。
十年前,也就是太子和端王及冠的那一年,兩黨相爭愈發(fā)激烈。
端王既要拉攏朝臣,又要盤算著若是真的再次在皇位之爭中落敗,手里要留有足夠的自保之力,這一切自然都是需要比筆的銀子的。
這些,只憑著端王的俸祿自然是不夠的,便是有皇貴妃華氏的貼補,也是遠遠不夠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端王會想辦法撈銀子,也并不是什么難以想象的事。
那一年夏末,眼見秋收將至,長江中下游卻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災(zāi),洪水流經(jīng)湖北一帶時,年久失修的堤壩不堪重負最終決堤,萬傾良田瞬間被淹沒,無數(shù)百姓流離失所,到處都上演著一幕幕人間慘劇。
消息傳到京城,惹來了先帝震怒。
只因,先帝前幾年才撥了銀子命工部修整了長江流域的堤壩,按理說湖北境內(nèi)絕不該決堤才是,偏偏這不應(yīng)該發(fā)生的事就這樣發(fā)生了,還引發(fā)了如此嚴重的后果,先帝又如何能不怒?
可想而知,朝廷必定是生出了蛀蟲,先帝撥去修整堤壩的大筆銀子,也必定被人貪墨了,不然也不會如此。
天災(zāi)當(dāng)頭,先帝暫且將工部的貪墨案子壓了下去,火速命人去湖北賑災(zāi)。
而賑災(zāi),不僅需要銀子,還需要調(diào)集糧草。
大安朝的幾大糧倉里常年都儲備有足夠的糧草,先帝下令從最近的糧倉調(diào)集糧草用以賑災(zāi),并欲派遣太子與端王之一主持賑災(zāi)之事。
當(dāng)時太子黨與端王黨早已勢同水火,賑災(zāi)之事也算是一個機會,若是做得好,自然也就能讓先帝看到太子或者端王的才能,是以為了替太子和端王爭取這次機會,朝中眾臣又是一陣針鋒相對。
莞邇
大家元旦快樂~ 新的一年里,祝大家健康平安,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