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要教什么,怎么教,這是教的重點。
下者,把學生一籠統(tǒng)的放在教室里,陳讀書中文字,將教案中的意思按照自己的理解通過表達交給學生,學生不用多做思考,只要記住老師說的,即便不能考上八九十分,幾個總是沒問題。
這樣做雖然保證了所有學生最低的成績和最差所受到的教育,但也泯滅了兒童生好奇的天性。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從學校出來后仍要接受社會的教導,能否用得上所學的知識,和以后會活成什么樣子,全憑運氣。
這對學生來說,是極大不好的,可為什么仍然有人這么做?想必大家清楚,不多做考慮,至過,我也只能說一句,如果我是那些老師,我也會那么做。
中者,除了回把知識交學生之外,還會教導學生做人的道理,時候碰巧了,還會親自給學生示范,讓學生學到知識點時候,同樣也知道了要如何做人。
這樣做對學生有不小的好處,對老師的風險也比較小。這樣叫出來的學生,能夠快速適應社會上大多的問題,哪怕是再大的不利,也不至于突破法律的底線,對社會安定造成影響,但由于強大的環(huán)境影響,雖然他們可以短時間的進行一段免疫,時間長了仍舊會被社會同化,到時候會怎么樣尚不是個定數(shù)。
不過到時候,已經(jīng)沒了老師什么責任,而他自己也未必能泛起什么大風大浪,算是一個穩(wěn)定的方法。這種方法,如果有條件,我自然是愿意去做的。
上者,于人以理,教人與思。
教會學生道理,然后讓學生學會思考。正所謂每個人天分都是不一樣的,有人可以造出來大炮飛機,有人可以造出來飛船火箭,有人可以憫農(nóng)無數(shù),也有人洞悉古今,既然如此,那何不放棄叫他們具體的知識,而教他們?nèi)绾嗡伎?,如何獲得知識呢?
人生而無知,教而有知,踐而得之。
如果把事情的開始到你想要的結果連成一條直線,那么這條直線就是這件事情的過程。
我們做一件事的時候,能給我們指明大概方向的就是我們的老師,能走到重點的只有我們自己。
如果有人把尋找這個方向的方法告訴了我,我一定會把他當做我的貴人。因為只要知道了方向,那么我就會得到一個和我想要的相近的結果,之后再稍作修改就會得到我要的答案了。
以上述例子為準,學生往往都有很多開始,然后就沒有之后了,為什么呢?就是因為學生不知道方向,哪怕他有想要的結果,也會因為毫無頭緒而放棄。
如果有老師能叫他如何尋找方向,那我定要向他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