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寶雕弓,并不是什么特殊工藝制成的寶弓。而是在弓胎上雕刻上一些紋飾,再鏤嵌一些金銀加以點綴。其實和現(xiàn)代人定制個性LOGO手機殼差不多,完全就是裝飾作用。
當然,從另一個側面來講,也能看出鰲拜對他這張雕弓的喜愛程度,平日里不上陣的時候,他都會派手下的包衣奴才,將寶雕弓的弓弦卸下來進行烘烤、保養(yǎng),可以說弓力養(yǎng)得實足。
此時鰲拜見劉宗敏向自己沖來,估算了一下兩人之間的距離。感...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11-01/d80b6ca982d32f78dbde65fe88eaf43516t083wrSir6a2Q.jpg)
腦瘋
既然提到了李自成的三堵墻騎兵,那就稍微說一下吧。 《明史流賊傳》:列馬三萬,名三堵墻。前者返顧,后者殺之。戰(zhàn)久不勝,馬兵佯敗誘官兵,步卒長鎗三萬,擊刺如飛,馬兵回擊,無不大勝。 《紀事本末》、《國榷》、《平寇志》、《流寇志》也有類似的記載:賊前鋒名「三堵墻」,一紅、一白、一黑,各七千二百人來薄。官軍接戰(zhàn),陷賊伏中。 然而按照實際推算,李自成打孫傳庭的時候,根本沒有能力養(yǎng)得起這三萬騎兵。這需要的后勤太恐怖了。 但是我想既然書中這么記載了,即便是以訛傳訛,那“三堵墻”在歷史中應該也還是存在的。畢竟很多書中都記載了李自成最擅長騎兵作戰(zhàn)。 而且當年看灰熊貓的《伐清》,鄧名提督的“三堵墻”騎兵隊看得熱血沸騰。 所以還是把這個兵種保留了下來。只不過我把三萬騎兵,改成了三千騎兵。 沒啥依據(jù),就是個人主觀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