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宛汐有孕
翌日,早朝上商議了各部近些日子的大事,皇上一直十分重視軍務,下令太子和二皇子對京城周邊的駐軍進行考察,早朝過后,太子和二皇子便出發(fā)了,寧淑如往常一樣在門口相送。
午后寧淑進宮去給皇后和太后請安,去到寧孝殿時,恰巧錦云公主和三皇子妃都在,一番禮節(jié)過后太后開懷地招呼寧淑坐下,而后慈笑道:“哀家聽說翔兒和洋兒出城巡防去了,要三日后方歸,這三日你怕是要辛苦了,要是太忙就不必來請安了!”
寧淑洋裝不開心地答:“孫媳知道,自從有了三弟妹作陪之后皇祖母眼中便沒有我這位孫媳了,連請安都被嫌棄了!”
太后雖然知曉她在說笑,但還是著急地辯解:“哀家那是心疼你,你諸事繁忙,要是抽不開身便不必特意進宮來請安,就算你不來哀家也相信你心里是記掛著哀家的,你的孝心哀家心里都清楚!”
寧淑嫣然一笑柔聲回著:“謝皇祖母體諒!醫(yī)館近日病人不多,昊兒每日在書院廢寢忘食的,有先生教導著,孫媳想教導他也輪不上,自從太子殿下前些日子從嚴管教翰兒和昕兒之后,他們倆最近也懂事了不少,所以孫媳近日倒是要清閑些?!?p> 一旁的錦云公主聞言微笑開口調侃:“也是難得嫂嫂能清閑幾日了,這些年我都懷疑您是神人,還有太子哥哥竟然有空管孩子,也是難得!”
“你今日竟然得空進宮,不也難得嗎?”
“這幾年是我懈怠了,太子哥哥教訓得是,我當作出改變不讓太子哥哥操心?!?p> “再次當了娘親的人果真非同凡響,竟然聽得進你太子哥哥的話了。”
正當她們二人互相調侃得起勁之事,太后宮中的嬤嬤進來打斷了她們,原來是皇后命人送來了甜湯,此甜湯清嗓潤肺,秋日飲用最好不過。
太后聽完立刻命人盛開,一人一碗分給了她們,錦云公主雖然心中對皇后有芥蒂,但也不好回絕太后,接過甜湯喝了起來,確實爽口滋潤。
三皇子妃高興地接過甜湯嘗了一口滿意稱贊了句:“母后的手藝可比御膳房好多了!”她說著又舀起一勺正準備喝下,胃里卻突然一陣翻涌,剛喝下的那口甜湯涌上喉嚨欲破口而出,她猛地放下手中的碗直奔向偏殿的痰盂,一陣狂吐。
太后,寧淑以及錦云公主紛紛一驚,寧淑和錦云公主立刻上前查看她的情況。說來也奇怪,三皇子妃將方才喝下的那口甜湯吐出來后便沒事了,在侍女的伺候下漱過口之后便回了正殿。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對一臉疑惑和擔憂的太后說:“孫媳前兩日受了些寒,未曾好利索,驚擾了皇祖母,是孫媳的不是!”
“你今日的臉色確實不太好,既然不舒服,可有傳太醫(yī)瞧瞧?”
“不過受了些寒氣,胃不舒服,無礙的,孫媳命人煮了姜湯喝過了,已經好多了,皇祖母不必擔憂!”
“不宣太醫(yī)那就讓本宮給你瞧瞧吧,否則皇祖母不會放心的!”寧淑說著便上前替楊宛汐診脈。
太后也附和道:“對,淑兒的醫(yī)術不比太醫(yī)差,讓淑兒瞧瞧哀家也可放心些!”
楊宛汐不好拒絕便靜靜地讓寧淑替她診脈。寧淑把著她的脈臉色瞬間一驚隨即便換上了一抹喜色。
她認真地替楊宛汐診過脈后轉看向一旁擔憂地看著她們的太后緩緩開口:“皇祖母確實不必擔憂,三弟妹并無大礙,過些日子便好?!?p> “她的胃如此不舒服,不必用些藥嗎?”
“藥是要用的,但是風寒藥就別喝了,傷身,至于這宮中的安胎藥還需太醫(yī)來開才比較好?!?p> 眾人聽完頓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錦云公主高興地問:“嫂嫂的意思是,宛汐這是有身孕了?”
寧淑微笑著點了點頭答“是,從脈象上來看,有孕月余了,一切安好!”
太后聞言高興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握著一旁嬤嬤的手囔囔著:“太好了,哀家又要添曾孫了!”
寧淑轉頭卻見楊宛汐正一臉錯愕地坐著,似乎還未從震驚中反應過來,她握了握楊宛汐的玉手,溫柔地開口:“初次有孕難免會有些惶恐,你不必太擔心,太醫(yī)院的太醫(yī)和穩(wěn)婆都會幫助你的,本宮得空也會常進宮瞧瞧你,宮里皇祖母,母后,二嬸娘都是當過母親的人,你有什么疑慮都可以問她們。”
被她握著手楊宛汐才從驚愕中反應過來,聽完她的話之后有些慌亂地反握住她的手問:“嫂嫂,我這兩日只要吃東西就容易作嘔,以為自己同以前一樣,受了寒氣胃不舒服,所以就命人熬了兩碗姜湯喝下,會不會對孩子有所影響?”
“暫無大礙,不必擔心,但以后吃食要謹慎些,最好問過太醫(yī)先!你害喜這般嚴重,本宮不曾有過,待本宮查看過醫(yī)書之后再與太醫(yī)一起商議,給你開個食譜,這些日子你要辛苦了!”
“謝嫂嫂費心!”楊宛汐滿懷感激地答了謝。
太后命人傳了太醫(yī)之后又對著寧淑一頓囑咐,連錦云公主也被囑咐要常進宮與楊宛汐說說話。淑妃和太上皇妃聞聲也紛紛趕了過來,寧孝殿頓時就變得熱鬧了起來。太醫(yī)看診過后開了安胎的方子便退下了。太上皇妃便開始囑咐楊宛汐及其貼身婢女日常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
三皇子錦溢在一片熱鬧中姍姍來遲,進殿行過禮之后才湊到楊宛汐身邊關切地看著她溫柔地問:“現在可有難受?”楊宛汐柔和地目光回看向他,輕輕搖了搖頭。
寧淑見狀忍不住開口囑咐:“三弟還是先陪弟妹回去休息吧,她初次有孕萬事皆小心,該囑咐的皇祖母和二嬸娘都囑咐過了,她心中都有數,多休息,勿要太勞累了。另外就是她害喜太嚴重,近幾日怕是吃不下什么東西的了,本宮與太醫(yī)院會調配出食譜的,你得空需得好好陪陪她!”
“臣弟明白,辛苦嫂嫂了!諸位也都辛苦了!”他說著一一向諸位長輩點頭表示感謝,而后便扶著楊宛汐離開了。
眾人對著太后又是祝賀了一番,感嘆了一番才紛紛告退。寧淑離開寧孝殿時見天色尚早便直接去了太醫(yī)院與太醫(yī)一起給楊宛汐研究食譜去了。
寧淑在太醫(yī)院翻閱了大量的醫(yī)書,尋找出了幾種助楊宛汐緩解害喜之苦的方子,但還需要結合楊宛汐的情況作調整,所以還需與太醫(yī)商議以免與太醫(yī)開的安胎藥相斥??山袢仗焐淹恚柃s在鎖宮門前出宮,府中有些事還需要她處理。
她來到皇宮正門時天色已全然暗去,太子府的馬車正在宮門前候著,她快步上了馬車,剛欲放下車簾便見鄧青策馬來到馬車跟前關心地問:“娘娘今日怎會如此晚出宮?”
“三皇子妃有孕了,本宮在太醫(yī)院給她研究食譜,耽誤了時辰?!?p> “娘娘辛苦了!天色已晚,街上不安全,我護送你回府吧!”
寧淑出宮只要遇上鄧青,他都會護送她一程,寧淑也曾婉拒過,但他總是用小時候的情誼與她反駁,寧淑拗不過他,便由著他護送。
今日天色已晚,想到此前哲王世子與相陽王都遇到過此刻,寧淑便覺得由他護送也好,“那邊有勞兄長了!”
馬車緩緩向太子府行駛,鄧青策馬在一旁護送,寧淑也挑起一側的窗簾,便看著街上的行人趣事邊與他聊天。不知不覺馬車便停在了太子府門口,寧淑下了馬車感謝了鄧青的護送。
“娘娘不必與我客氣!”他說著又從懷中掏出一包東西道:“這是城西那家餅店的茶葉酥餅,我記得娘娘小時候最愛吃了,今日路過特意買了,娘娘試試看與小時候的味道是否一樣!”
他說完將整包酥餅往寧淑懷中一扔,緊接著便在寧淑滿臉的錯愕中策馬離開了,寧淑回過神來只能無奈地笑了笑。
城西的那家酥餅是小時候寧淑最愛吃的,但是父親殉國之后她便再也沒吃過了,因為不是父親買的都不是記憶中的那個味道,而且那家酥餅每日限量供應,需早早去排隊,寧淑不得空去買來吃了,久而久之都快要忘記那家酥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