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楓,還是這么早呢?年輕人就應(yīng)該早起,早睡早起精神好!”
三嬸正在斜對面的家門口清掃著地面,看到陳楓出來笑著說道。
“習(xí)慣了這個點,到點就醒,想睡也睡不著了?!标悧魑丝谛迈r空氣,笑著回了一句。
三嬸停下動作,走過來扶住輪椅推把手,邊推邊說道:“小鈴鐺昨天興奮地很晚才睡著,昨天還出動了直升機,沒什么事吧?”
“三嬸放心,沒什么事,昨天那個領(lǐng)導(dǎo)不是都解釋了嘛,而且小鈴鐺之所以興奮,是因為我要教她折紙?!?p> “少貧嘴!小鈴鐺根本就不喜歡折紙,她只喜歡你折出的東西,喜歡坐享其成?!?p> “嘿嘿,昨天她就喜歡了,你不信等下問她!”
聞言三嬸笑了笑,沒有再開口,她相信陳楓,既然確定了沒什么事,肯定就沒事,也就不需要多問。
有三嬸推輪椅,倒垃圾的速度比平時快了一些,路上仍舊是一天一次的小道消息,今天主要在談?wù)摓跎芥?zhèn)。
“聽說海生把他們家二層小樓租出去了,自己搬到了老家,租金可不低?!?p> “他不是兼職賣著大葉子茶嗎?生意不做了?我們這里還有人租房?租著干嘛?來開店?”
“當(dāng)然做,他說有時間來這里支個攤子賣,反正之前就是支的攤子,就是換個地方的問題?!?p> “租來應(yīng)該是開店吧?我也不清楚,海生也不知道,就是價格他很滿意。”
“這恐怕不是一般的滿意,租金一個月多少?老秦叔你偷偷和我說說?”
老秦叔是個五十多歲的大叔,平日消息很靈通,現(xiàn)在正神色夸張地比劃了了三根手指。
“呀!這么高?三千一個月!這都趕得上省城了!我們這里也能租出這個價?你說這些人是為了什么呢?”
“管他為了什么,老秦叔,您看還有沒有人租?我家也可以租,不要三千,就收兩千八一個月,我家老屋還新著呢!”
“對對,我家也能租!”
“好好,有消息我再和你們說,肯定介紹租戶和你們談!這都有人來烏山創(chuàng)業(yè),看來是有什么消息啊,我還要去打聽打聽,看要不要兒子回來?!?p> “也是,您去打聽看看,如果政策向烏山傾斜,我也讓我家那小子回來!”
今天的討論格外激烈,太陽出來,天光大亮了,還沒有結(jié)束,反而愈來愈激烈,三嬸也加入了其中,畢竟三千塊一個月真的很有吸引力。
如果不是了解內(nèi)情,知道這個租戶就是張誠,陳楓都想把自家二樓租出去了,不過想到昨天出現(xiàn)在烏山的遺跡,恐怕最近還真的會有人駐扎。
遺跡開啟的空間波動雖然被自己打碎,也只是延遲了遺跡開啟的時間,說不定什么時候遺跡還會開啟,特事中心應(yīng)該不會不管。
不過有張誠在,有自己這個修行萌新在這里,特事中心也可能會委托我們代為照看。
心底念頭流轉(zhuǎn),陳楓慢悠悠地將垃圾桶拿回家,然后自己做個頓早餐,吃完就又出了門。
張誠租的海生家離陳楓家很近,在同一排,中間就隔著三棟一模一樣的小樓,陳楓慢慢走過來的時候,張誠和張諾正在忙前忙后地擺攤子。
“這還沒過十五,攤子就擺起來了,準備開業(yè)?”陳楓笑著開口道。
“不是不是,就是擺出來熟悉熟悉?!睆堈\抹了抹汗,笑了笑說道:“等擺好之后,順便畫幾張畫,讓大家伙見識見識,拉拉人氣!”
“那就要看你的技藝了,烏山鎮(zhèn)雖然不大,但老一輩中還是有讀書人的,他們畫畫書法都不差,也看得出好壞,他們覺得好,人氣就沒問題?!?p> “那我盡力爭取,說不定這些老前輩看我畫的新穎,就喜歡上了呢?!?p> 不一會兒,張誠就搭好了攤子,他也沒有多耽擱,直接鋪開宣紙,用鎮(zhèn)尺壓在攤子上,拿起毛筆,蘸著墨汁,就開始畫了起來。
墨是張諾剛剛研磨出來的,陳楓分不清好壞,不過聞著有股獨特的墨香味,想必也不差,因為紙確實是好紙。
這應(yīng)該是經(jīng)過靈力搓揉的宣紙,本身的韌性和柔性被靈氣激發(fā)提升,不僅能有效地鎖住墨印,也能讓墨游走在上面時更加順暢。
陳楓不懂畫畫,但他會折紙,旁類觸通之下也看得出架勢的好壞,張誠的架勢就很好,筆墨揮灑,有種獨立于天地的出塵之感。
沒出塵多久,他整個人又慢慢地落在實處,變得真實起來,真實感漸強,又逐漸普通,這個過程中筆墨逐漸豪放,氣質(zhì)卻慢慢內(nèi)斂。
陳楓沒有走近看,因為只看張誠姿態(tài)和筆墨間這種矛盾的變換,他就知道這幅畫不會差。
筆墨的豪放和出塵的意境,隨著時間流逝漸漸融合成畫卷,而張誠本人卻像一塊被溪流沖刷的巖石,沉淀出了最圓融的最內(nèi)斂的華光。
一幅畫,是一種心境,一幅畫,也是一份體悟,而畫本身,卻是一片帶給人無限遐想的世界。
陳楓突然有些興奮,這是一種看到同道中人,看見道友的興奮。
他想象過其他修行者的模樣,各種各樣的性格都有,無數(shù)畫面閃現(xiàn),都不太清晰,而此刻真正看到了,才發(fā)現(xiàn)修行者本該如此。
修行說起來,只有兩頭,一頭是人,一頭是道。人求道,人悟道,人明道,人得道。每個過程都不同,但有一個貫穿始終的核心,便是怎么修道。
陳楓修道體現(xiàn)在折紙,一折紙,他的心自然清凈,感悟順其自然,不刻意,也不隨意,想到什么就是什么,最后總有一些靈光一閃的體悟。
而張誠修道的方式就是畫畫,通過筆墨揮灑,畫出具體畫面,引動心境變換,然后融入各種此時此刻由畫卷畫面延伸而出的心境,完善畫卷,周而復(fù)始,而自身洗去鉛華。
正統(tǒng)修行者雖然有功法,但功法只能修靈力,而提升境界的根本——修道,則因人而異,每個人感悟的方式都不同,又有一種殊途同歸的和諧感。
陳楓突然很期待畫的是什么,很期待畫中的世界,因為這是一位道友最真實的修行體悟。
觀畫,某種意義上來說,或許應(yīng)該叫論道?
想到這里,陳楓笑了笑,就應(yīng)該叫論道,不論道算什么修行者,這是作為修行者的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