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家》·趙悼襄王·龐煖合縱
趙悼襄王執(zhí)政十年,期間最為重要的便是瓦解秦燕的聯盟。天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齊燕遠在東方,秦國意欲東進,采取了遠交近攻的戰(zhàn)略,結交齊燕,蠶食韓魏趙。齊國在戰(zhàn)國后期實力堪憂,土地也被趙魏楚占據了不少,已經沒有能力在列國中逞強,這要拜五國伐齊所賜。
從此后,齊國懶得與列國合縱,不跟你們玩了,老子太傷心了,差不多是閉關鎖國的狀態(tài)。秦人最喜歡看到這樣,于是與齊國達成聯盟,齊國被東方六國一頓殘虐,直接接受了秦國的示好。你們愛怎么打怎么打,不關老子的事,后來五國滅,秦國長驅直入,齊人放棄抵抗降秦。齊國這是被傷害的有多慘呢。
趙國自長平HD后,盡管還保存著一定數量的精銳,但是整體上已經不足以抗衡秦國了。趙國弱下來,楚魏又漸漸復蘇。秦人東進開始不斷的侵擾趙國,采取的方略是秦燕合擊。燕國擾于東,秦國犯于西,趙國陷入腹背受敵的態(tài)勢。
趙悼襄王即位又發(fā)生內亂,廉頗奔魏,樂乘失蹤,一下子損失了兩員大將。趙國的確是出軍事人才的地方,龐煖和李牧開始執(zhí)掌趙國軍事大權。這兩位看起來比廉頗更加威風。
二年,李牧將,攻燕,拔武遂、方城。
三年,龐暖將,攻燕,禽其將劇辛。
龐煖的軍事才華不可小覷,燕將劇辛曾經在趙國淹留,后返燕,燕國在秦人的指示下侵犯趙國。當時燕王曾經征詢劇辛的意見,趙國現在內亂,大將跑了倆,現在龐煖掌軍,能不能打?劇辛說“龐煖易于也”,龐煖沒啥本事,打他小意思。結果裝逼失敗,劇辛慘敗自殺。龐煖聲威大震。燕國被趙國暴揍,不得不聽從趙國建議參加合縱伐秦。
四年,龐暖將趙、楚、魏、燕之銳師,攻秦蕞,不拔;移攻齊,取饒安。
這應該是東方國家最后一次合縱攻秦。龐煖指揮。這一次直逼秦都咸陽,一直打到咸陽城外,在蕞這個地方相持不下,被秦人反擊,合縱失敗。這次合縱失敗,其中的原因眾說紛紜,趙楚魏燕,燕國是被脅迫的,出工不出力,韓國已是茍延殘喘直接沒有參加。趙楚魏三國作為中堅力量,趙國式微,魏楚漸漸露出爭霸的鋒芒。矛盾出現在魏楚之間。換句話說,秦人正竭力在蕞這個地方固守防御,正擔憂呢,對面的陣營卻自動分化,楚國打著打著回頭干了魏國一票,導致合縱失敗,剩下秦人在蕞城一臉懵逼,打著打著他們自己搞起來了。
龐煖不甘心,特么的秦國打我們,我們就去打齊,合縱失敗,龐煖扭頭去揍了齊國一頓,撈到饒安城,總算沒白出征。后人的《六國論》完全是紙面上的空談,不切實際。悼襄王卒,子幽繆王遷立。趙悼襄王玩了十年,雖說發(fā)生了政治排擠事件,廉頗出奔走了樂乘,好在還有名將龐煖李牧,趙悼襄王卒,趙遷即位,又玩了十來年,趙國滅亡??梢哉f趙國自從趙惠文王后,一代不如一代,趙國滅,秦一統(tǒng)天下的日子就不遠了。